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文史论文 >> 中国史论文 >> 正文

政治化思维与三十年代中国文学论争


社,1992年,第24页。),身处特定的政治文化环境中,政治心理的积存越来越丰厚,  在政治心理的潜在支配下进行活动,久而久之便成了一种自觉的行为。从30年代文学论  争中的表现来看,多数作家未能避免成为“政治文化人”。许多作家在一系列的文学论  争中,其政治意识不断加强,甚至对自己的文学见解等也表现出一种“今是而昨非”的  态度,以不断适应政治形势发展的需要。这方面就连茅盾、鲁迅也不例外。例如茅盾,  他在与创造社、太阳社进行论争中坚持的许多观点,在其后的一些论争中不仅不再坚持  ,反而给予了相当程度的否定。在对待“五四”的评价上,观点明显发生的变化,其中  就可以看出其政治意识的迅速加强。他的《“五四”运动的检讨》,是向“左联”的“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会”提交的一份政治性很强的报告,无论是从政治理论的运用  ,鲜明的政治见解的阐释和从政治角度发言的口吻,都可以看出作者对于政治的投入。
  再如鲁迅,他在与创造社、太阳社的论争中受到“围攻”,曾产生非常愤激的不满情  绪,认为创造社、太阳社作家们“摆着一种极左倾的凶恶面貌,好似革命一到,一切非  革命者就都得死,令人对革命只抱着恐怖”。(注:鲁迅:《二心集·上海文艺界之一  瞥》,《鲁迅全集》第4卷,第297页。)尽管如此,鲁迅多年之后却是从政治、革命的  高度来认识这场论争的,他说:“革命者为达目的,可用任何手段的话,我是以为不错  的,所以即使因为我罪孽深重,革命文学的第一步,必须拿我来开刀,我也敢于咬着牙  关忍受。”(注:鲁迅:《南腔北调集·答杨cūn@①人先生公开信的公开信》,《鲁  迅全集》第4卷,第628页。)这种态度和认识表明的是一种政治文化人的胸襟。在30年  代一系列的论争中,我们明显感觉到鲁迅的许多见解是出于政治的考虑,这种出于政治  的考虑且越来越明显。例如在关于大众化问题的几次讨论中,鲁迅就有一个由担心大众  化“容易流为迎合大众,媚悦大众”,到终于完全站在大众文艺立场上的过程,最终甚  至不惜拔高一些通俗文艺形式的意义(如连环画等等)。尤其是在“两个口号”的论争中  ,鲁迅坚持在“国防文学”口号之外再提出“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更表明了他  敏锐的政治眼光:与“国防文学”口号相比,“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口号,在  关注民族矛盾的同时也注意到了阶级矛盾,这里包含了对抗日统一战线中无产阶级领导  权的重视。这显出鲁迅作为政治文化人的政治远见。
  “政治文化人”的特点集中体现为思维的政治化。普遍的政治化思维弥漫在30年代的  一系列文学论争中,成为30年代文学论争的显著标识。
  政治化思维的表现形式之一是,论争中的实用主义。借用霍布豪斯《自由主义》中的  话来说,那些实现一场革命的人,“他们需要一种社会理论,……理论来自他们感觉到  的实际需要,故而容易赋予仅仅有暂时性价值的思想以永恒真理的性质”(注:霍布豪  斯:《自由主义》,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25页。)。在30年代文学论争中,双方的  目的常常是仅在表达自己的政治意愿和阐释自己的政治价值观,因而并不注意去寻找大  家普遍能接受的某种真理。所以,没有一次论争最后是哪一方通过讲清道理,以其自身  理论的真理性使对手真正心服口服的。更值得注意的是,有些论争的兴起、结束,大家  所依据、所服从的也不是学理性的规则,而是政治的需要。例如“革命文学”论争,双  方的开战,从创造社、太阳社联合提倡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到联合对鲁迅的批评,是一  种有组织的政治行动。(注:参见朱晓进《论三十年代文学群体的“亚政治文化”特征  ——以“左联”的政治文化性质为例》,《求是学刊》2002年第2期。)而创造社、太阳  社与鲁迅双方的最终握手,也是服从了共同的政治目标,服从了政治的需要。据冯乃超  讲,“为什么停止围攻鲁迅,好像听潘汉年讲,李立三(当时中央宣传部长)转达过党的  意见,不同意攻击鲁迅”。(注:冯乃超:《左联成立前后的一些情况》,见《冯乃超  文集》(上卷),中山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379页。)也就是说论争的当事人不管在论  争中表现如何,使用什么样的言词,有什么理论的阐发,但决定论争进程和结果的,并  不是论争的内容和理论探讨的深度,也不在于谁真正完全掌握了绝对的真理,而在于政  治的需要。左翼作家与“第三种人”的论争有类似的情况,当论争刚进入白热化的时候  ,是因为张闻天化名哥特发表了《文艺战线上的关门主义》,文中对左翼文坛排斥“同  路人”的“关门主义”错误进行了批评。此文一出,左翼文坛的调子便马上翻转过来,  多数言论立即从团结“同路人”的角度来重新看待“第三种人”,直到“第三种人”正  式“揭起小资产阶级革命文学之旗”之前,左翼文坛与“第三种人”的论争其实已接近  收场。这一论争的发展过程,同样可以看出,论争的走向,并不是依据是非观点的是否  明确,不在于理论探讨的进展。与理论的正确与否相比,当时的人们也许更相信、更愿  意服从的是政治权威,是人们政治化思维中的政治实用主义支配着人们在论争中的行为  。
  30年代文学群体是以政治倾向的同一性来划分的,各群体内部统一性高,且具有较强  的组织性意识,在重大问题上,尤其是涉及政治的问题上,往往一致对外,处处以本群  体为是,以非本群体为非。夏衍就曾谈起过自己在无产阶级文学论争中的这种群体性意  识:“我没有参加过任何文艺社团”,但这“并不等于中立,无可讳言,由于思想作风  上和组织上的大原因,我是站在创造社、太阳社这一边的”。(注:夏衍:《懒寻旧梦  录》,三联书店,1985年,第141页。)也就是说,这种群体性意识并不依据形式上是否  参加某个社团,而是依据政治上的倾向,自觉地给自己划线,决定政治立场上的归属。  对群体性的强调,在左翼作家

《政治化思维与三十年代中国文学论争(第3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208953.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中国史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