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化思维与三十年代中国文学论争
;的,它必然地呈现了旧社会的矛盾的状态,而且必然地暗示了解决这矛盾的出路在于旧 社会的毁灭,因为这才是唯一的真实。”①这两段话就其基本观点而言,有合理的方面 。同样的意思,鲁迅也曾在多处谈到过。鲁迅曾说过:作家创作,“能写什么就写什么 ,不必趋时。”鲁迅肯定了那种与其去写自己不熟悉的、缺少情感体验的“大时代潮流 冲击圈”内的生活,“把一些虚构的人物使其翻一个身就革起命来”,还不如就写自己 所“熟悉的小资产阶级的青年”的生活,揭示小资产阶级青年“在现时代所显现和潜伏 的一般弱点”的创作选择。②鲁迅认为,应该看各个作家的具体条件,作家“倘不在什 么旋涡中,那么,只表现些所见的平常的社会状态也好”。③鲁迅的这些观点与上述梁 实秋、苏汶的观点有相似处,当然,鲁迅说得比他们更深刻、更透彻。鲁迅的这些见解 ,并未遭到任何非议,相反,却得到了许多左翼作家的首肯与认同。相比之下,梁实秋 、苏汶在表述上述观点时,非但未得到左翼作家的肯定,反而被一些左翼作家指认其动 机是反对革命文学、反对文学作为无产阶级的工具等等。这种因人而异的评价标准之所 以会出现,关键还在于论争中的人们,在评判一些具体文学观点时,其关注的重心常常 不是观点本身的正确与否,更受重视的是说话人整体的政治态度和政治文化立场。
这里,我们通过分析30年代重要文学论争中各方的政治态度、政治情绪尤其是成为某 种惯性的政治化思维,以及这些因素到底在多大程度和以什么方式,最终支配着文学论 争的过程与结果,由此不仅突现了30年代文学论争的一些基本的和重要的特征,而且多 少找到了这些特征得以形成的重要根源。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左屯右阝
《政治化思维与三十年代中国文学论争(第8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208953.html
这里,我们通过分析30年代重要文学论争中各方的政治态度、政治情绪尤其是成为某 种惯性的政治化思维,以及这些因素到底在多大程度和以什么方式,最终支配着文学论 争的过程与结果,由此不仅突现了30年代文学论争的一些基本的和重要的特征,而且多 少找到了这些特征得以形成的重要根源。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左屯右阝
《政治化思维与三十年代中国文学论争(第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