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教案大全 >> 生物教案 >> 初三生物教案 >> 正文

第三章第二节生态系统 教学设计


第三章第二节生态系统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

  2.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以及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等概念。

  3.通过对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分析,理解生态平衡的概念以及保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

  4.在对有关实例分析的基础上,认识人类的各种活动必须尊重生态系统的客观规律。

重点、难点分析

  1.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是本小节的学习重点,对于初中学生,生态系统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这一概念,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分析一个具体生态系统中各类生物的相互关系。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然后总结生态系统的概念。对于生态系统的概念特别要强调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生态系统是生物与环境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环境包括所有生态因素,即生物因素与非生物因素。教学中要强调生物因素以及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但对于生态系统中的无机环境所包含的非生物因素及其作用也不能忽略。所以,教师可以利用教材P.151[看一看,想一想],在了解了图中各种生物相互关系后,引导学生分析生物的生存还需要什么条件?这些条件对生物生存有什么影响?通过学习,建立生态系统是生物个体生存的最基本的环境,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是生物生存的必须条件的观点。

  关于生态系统的组成,仍然可以以教材P.151[看一看,想一想]中的草原生态系统为例,对图中各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认识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和建立在营养关系基础上生物之间的联系——食物链、食物网。

2.生态平衡的概念和意义是这一小节学习的另一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教学中,可以通过对一条典型的食物链(捕食链)的讨论,分析其中各种生物数量变化的关系,以食物链中各种生物数量的变化及其动态平衡说明自然界中存在的生态平衡的现象,理解生态平衡的概念。然后进一步分析可能引起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数量变化的因素以及这种变化发展到一定程度会产生的后果,认识生态平衡的意义,以及人类按生态规律办事对于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各种系统的挂图,生态平衡破坏后对环境影响的录像。

参考课时

本节参考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1.课前准备:

  分小组调查校园中的生物。尽自己所能认识校园中的生物并记录它们的生存环境和主要特点。调查时应注意,观察对象不仅为地面上生长或栖息的生物,还包括地下生活的各种生物以及依附其它生物而生存的各种生物。调查结果整理后供上课时讨论。

  2.复习上一节课教学内容:

  以教材P.150图V-14为例提问,图中老鼠生存的环境因素有哪些?图中的各种生物之间有什么关系?

  3.引入新课,讨论什么是生态系统。

  为了进一步了解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请学生看教材P.151[看一看,想一想],根据教材的要求,考虑以下几个问题并进行讨论。

  (1)这些生物各有什么特点?

  (2)这些生物之间是否有关系?

  (3)在这个环境中,生物要生存,还需要哪些条件?

  (4)在小麦成熟时,为了防止鸟吃小麦的种子,对这些田地加网,会出现什么新的问题?

  小结:从讨论的结果可以看到,一个环境中有各种生物。各种生物之间有着一定的关系。一些生物在自然界中是相互制约的。除此之外,生物要生存下去,环境中还要满足生物所需要的各种非生物因素。所以,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生态系统的概念:我们将在一定地域中,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整体,称为生态系统。

  根据地域不同,生态系统可以分为各种类型,如草原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等等。

  4.关于“生态系统的组成”:

  讨论:(1)各小组介绍本小组在校园观察时看到的生物。教师可以将学生看到的生物根据其营养方式写在黑板上。如:

  (2)校园中这些生物的营养方式是否相同?若不同,说明各类生物的特点。

  (3)以校园为一定的地域,在校园这个生态系统中,各类生物发挥的作用是否相同?若不同,各类生物各具有什么作用?

  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在生态系统中被称为生产者。

  各类动物不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只能吃现成的,因此称为消费者。

  细菌、真菌能把动物、植物的遗体分解成无机物,所以叫做分解者。

  讨论中,学生可能会提到蚯蚓这种动物,蚯蚓是属于消费者还是分解者,理由是什么。

  (4)有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等生物,是不是可以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缺少什么因素?

  (5)分析教材P.152图v-l5“湖泊生态系统”、P.153图V-17“森林生态系统”有哪些成分组成。

  生态系统中各种成分可以用P.153图V-16表示。

  小结:生态系统的成分应该包括

   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分、温度、土壤等

   生物部分: 生产者(如绿色植物)

         消费者(各种动物)

         分解者(细菌、真菌等)

  5.“食物链与食物网”:

  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存在着吃与被吃的关系,请学生将P.151图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用箭头表示出来。如:

   植物→昆虫→食虫鸟→鹰

   植物→吃草籽的鸟→鹰

   植物→兔→鹰

  小结: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这种关系,叫做“食物链”。

  一个生态系统中,有许多条食物链,这些食物链之间往往相互关联,形成网状联系,称为“食物网”。如P.153图V-l7森林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提问:人类在生态系统中也占有一定位置。根据我们知道的人类的生物学特点,人类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是什么角色?

  6.关于“生态平衡”内容的教学:

  教师可以利用以上的食物链中几种生物的数量的变化来介绍生态平衡的概念。

  如食物链:植物→昆虫→食虫鸟→鹰,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几个问题:

  (1)这条食物链中的各种生物的相对数量关系如何?为什么?从总体的量上看,植物多于草食动物,草食动物多于肉食动物。

  (2)如果有人大量捕杀鹰,食物链中的其它生物的数量会发生什么变化?若大量捕杀食虫鸟,食物链中的其它生物的数量会不会发生变化?为什么?

  (3)这几种生物是什么关系?

  (4)P.153图V-17森林生态系统中,狐和蛇大量迁出,会不会影响该生态系统中其它生物的数量?为什么?

  小结:生态平衡的概念:在生态系统发展的过程中,各种生物的数量是在不断变化的。生物的生与死,迁人与迁出都会影响生物数量的变化。但是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的阶段,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称为生态平衡。

  读书P.154~155,讨论:

  (1)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2)这种平衡关系会不会被破坏?

  结合录像说明生态平衡被破坏后对环境的影响,特别是人类在生活与生产过程中造成的生态平衡的破坏。一旦生态平衡被破坏,即生物之间的相对稳定的关系被破坏,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关系被破坏,就会带来不良后果,生活在该生态系统的各种生物以及人类自己将失去赖以生存的环境。

  提问:人类在与自然界的交往中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7.本课小结:生态系统是生物生存的基本环境,生态系统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以及各种非生物因素组成。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整体,其中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关系即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人类也是其中的一个成员。人类的各种活动必须尊重生态系统这一规律,树立维持生态平衡的观点。

小资料

  1.食物链的几种类型:

  (1)捕食链:捕食链是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食物链形式。它是由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通过捕禽与被捕食的关系形成的。如植物→昆虫→蛙→蛇。

  (2)寄生链:寄生链是指生态系统中一些营寄生生活的生物之间存在的营养关系。哺乳动物为营寄生生活的昆虫寄生,寄生的昆虫又可能成为原生动物的寄主。如鹿→蚤→原生动物→细菌→病毒。

  (3)腐生链:腐生链在生态系统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不可缺少的部分。腐生链指营腐生生活的生物通过分解作用在不同生物尸体的分解过程中形成的相互联系。如动植物尸体为土壤中蚯蚓分解,蚯蚓死后可被营腐生生活的真菌或细菌分解。

  2.澳大利亚的“三害”:

  澳大利亚的三害是指野兔、蛙和仙人掌。这三种生物如何成为澳大利亚的“害”?

  先谈谈野兔。在二百多年前,澳洲大陆没有什么家畜和家禽,也没有兔子。兔子和其它家畜一样是从国外引进的。1859年,墨尔本动物园引进了24只欧洲家兔供人欣赏。1863年,动物园遭到火灾,关兔子的木笼被烧,幸存的兔子逃窜于旷野,在澳洲优越的自然条件下迅速繁殖,最后变为野兔。五六十年后,野兔破坏庄稼,危害牧场,成为澳大利亚的一害。

  澳大利亚种有大量甘蔗。为消灭危害甘蔗的一种甲虫,澳大利亚从国外引进了一种体重可达三四斤重的蛙。未曾想到,这种人类的朋友在澳大利亚这片土地上却成为人类的敌人。这种“新移民”很快帮助农民消灭了甘蔗田里的甲虫。但是,消灭了害虫后,这种蛙就大吃起益虫。除了益虫,它们还吃纸团、硬纸板、烟头等等。它们还能从肛门喷出一种毒汁,这种毒汁不仅伤害人,还会使猫、狗、小牛、小羊毙命。

  仙人掌,一种观赏植物,在非洲它是大自然的宠儿,它可以在贫瘠的土地上顽强的生长。当它们被引进澳大利亚这块土地上时,它们到处蔓延,侵占土地,以至一些肥沃的土地被它们侵占不能种植牧草和庄稼,被农民称为“恶魔”。

   所以,人类处在生态系统中,要特别注意维持生态平衡。任意的破坏,盲目的“引进”,管理的失当,都会造成巨大的损失。

《第三章第二节生态系统 教学设计》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208974.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初三生物教案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