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文史论文 >> 中国史论文 >> 正文

冈底斯神山崇拜及其周边的古代文化


殊胜一筹而选择了佛教,返回后兄弟俩各自撰写了《伟胜倾》和《殊神颂》来歌颂佛祖释迦牟尼的伟大及其殊胜于诸神之处。紧接着,用问答形式说明并非人人如此,许多人仍然放弃佛教,皈依其它宗派的事实。就是他们的皈依佛门也并非意味着完全放弃自在神派,弟弟德杰达布的《殊神倾》中有这么一偈:“吾非只持佛义,不嗔异道他见;谁能教予真谛,此乃吾之导师”,足见大自在神的崇拜的影响。 

  关于大自在神派的教义,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情器世间皆自在神所为,就此,还有所谓八殊胜(yon tan brgyad)颂之,即为众生及其生灭之精细;为情器世间及其生灭之广宏;为情器及其众生生灭之主;主宰众生之生灭;遍至所想之处;有情众生皆供奉之;能获所思之物;自在于涅或神身。还有从自在天阳具之端灌顶并与妇人交媾得安乐为道之说。另一种教义则出自时轮经籍,以自我为永恒,以六根贯注,口诵om字而修即可视自在天神而得道。但这仅仅是一种极简单的表述,从大量的佛教文献中可知,在古印度,自在神派及其它所谓外道曾与佛教进行过无数次辩论,并且互有胜负,也正因为这无数次的辩论,才使佛教徒不厌其烦地描述了这些宗派的源流和教义,给后人留下了大量的珍贵的资料。然而是,这个曾长期与博大精深的佛教经论抗衡的宗派的教义远非上述几句话所能概括,因其庞杂,只好另文究其竟。 

  除了大自在神派以外,另一个引人注目的与冈底斯山有密切联系的印度宗教派别是耆那教(Jaina)其教主耆那在藏文文献中被译为Rgyal ba,因而耆那教被称为Rgyal baba;又因其教主行裸修, 藏文文献更多地将其称为Gcerbu ba 或Rjenba即裸修派。关于这个宗教产生的年代,佛教文献明确无误地认为远在释迦牟尼之前。从其创始人至第二十五位教主玛哈吾(mahawir)时,释迦牟尼才降生人间,并且认为玛哈吾和释迦牟尼产生过某种接触和联系。此派主苦修、裸修,虽然在晚期派生出着白衣的支派,但其主张、观点,尤其是苦修程度依然如故。居耆那教历史上著名的二十五个教主之首的耆那(又译大雄)本人,就因曾长年在冈底斯山苦修得道而创立此教。他苦修的具体地点在今天冈底斯山上绛扎寺附近的佛座岩(brag gnas sangs rgyas bzhugs khri)。梵文中将其称为八层岩,因此岩中之佛座有八层而得名。耆那之长了巴热达(Bharata),前半生曾是个威震四方的小国王,但后半生带领其十九个弟兄一起出家,在冈底斯山苦修度过了余生。耆那教第二十位教主穆尼索热那塔(Munisuranata),带领他的信徒万余,在冈底斯山苦修至得道。还有楞伽魔王等神祗来此修练的许多传说。此外,更引人注目的还是该宗教的一些主要教义。耆那教主张灵魂不灭,轮回转世的学说,笃信因果报应。这些同样是佛教教义的基础和核心部分,显而易见,佛教受到了它的影响。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是,耆那教许多教主修习和成就于冈底斯山,尤其是耆那本人终生苦修冈底斯山而得道,几乎可以说耆那教就起源于冈底斯山。那末,耆那教的上述主要教义是否同样起源于冈底斯山呢?如果回答是肯定的,那么佛教中灵魂不灭、轮回转 世和因果报应等主要教义就成为冈底斯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南传印度直至影响了佛教,也就是说,灵魂不灭、轮回转世和因果报应等著名的观念在吐蕃的存在不仅早于佛教的传入,而且早于佛教的产生。极有可能的是,这些观念属于冈底斯文化独有的内容,是吐蕃先民对人类历史的一大贡献。此外,耆那教不杀生,无论僧俗绝不食肉,过着非常严格的苦行僧生活。渥德尔说:“耆那教是印度所有宗教中对于遵守不杀生、过完全善行生活的道德原则最认真、最顾忌多端的。”这同样与佛教的精神不谋而合。至今,耆那教信徒们仍将冈底斯山和玛旁雍湖作为他们最神圣的神山和神湖来朝拜,他们坚定地认为朝拜神山和神湖不仅可以使今生平安如意,而且可以为来世的解脱广结善缘。 

  不管怎么样,印度古代文化中之大自在神派、梵天派、遍入派和耆那教等一些重要宗教派别均不同程度地与冈底斯山有过联系,这种联系充分证明了印度古代文化作为冈底斯文化的一个组织部分与冈底斯山的文化联系。这是对佛教文献和佛教徒的著述进行分析后得出的结论。 

  那末,从本教文献中表现出来的古藏人对上述问题的看法如何呢?《本教源流宏扬明灯》称自在神为“南方雍仲本教之王大自在,”显而易见,是将大自在神派归入了“本”的文化范畴。此说并非毫无根据,虽然“本”(Bon)字最早的含义是念诵之义,但在后来,“本”指的是曾奉行吐蕃及其周边地区原始宗教的一个文化概念,这个概念即是本文所指出的冈底斯文化。此外,一个更引人注目的记载是,在《世间本教源流》中,大自在神和雅拉达珠(yab bla bdal drug)是同一个神,这个神还繁衍出其它许多神祗。众所周知,雅拉达珠最藏文文献普遍记载的藏族最古老的神祗之一,有些文献还认为藏族先民繁衍自雅拉达珠。《世间本教源流》甚至明确记载:“印度民族繁衍自吐蕃”;《弟吾宗教源流》还说“众奉王(mang pos bkur ba)死后转生为大自在神。”这些记载都充分说明了印度的大自在神崇拜和吐蕃先民的古代文化是同出一辙的。如果大自在神是雅拉达珠的说法可以成立的话,那末可以认为大自在神崇拜不仅源自吐蕃,而且是古代吐蕃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世间本教源流》还记载了五位印度人在吐蕃修习本教的活动,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吐蕃文化南传的事实。 

  大自在神崇拜及古代印度宗教与冈底斯文化的联系,还可以从另一个事实得到佐证,由于大自在神派的许多观念类似于本教,所以藏传佛教学者在谈到本教时总认为本教接受了大自在神派的内容。佛教学者们只看到了本教和大自在神派在某些教义的一致性,却忽视了大自在神派起源于冈底斯山的事实和这些观念起源于吐蕃的可能性。 

  三、冈底斯山与藏传佛教 

  佛教对冈底斯山的最初认识仍然离不开大自在神。我们在这里无法详细叙述胜乐各续中讲述的各种有关大自在和胜乐与冈底斯山的故事,只能略述一二。 

  在斗争时期,从天界下凡的四神和四寻香神占领了瞻部洲的空行八处(mkhav spyod kyi gnas brgyad),四夜叉和四罗刹占领了冈底斯山在内的地政八处(sa spyod kyi gngs brgyad),四鲁(klu)和四阿修罗占领了地下八处(sa vog gi gnas brgyad),四人非人和四魔女占领了二十四圣地和八葬场。他们均邀请大自在神之化身大威德神去供奉,但大威德未亲自赴邀,而变出二十四个石头阳县分赠。因神鬼们杀生祭祀大威德之阳具,使这睦地方的生灵们变得更加凶恶、贪心/充满仇恨,冈底斯山就是其中之一。对此,居于色究竟天的金刚持佛大发慈悲心,

《冈底斯神山崇拜及其周边的古代文化(第4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209009.html

  • 上一篇范文: 烽燧考辨
  • 下一篇范文: 鲧禹故事演变引出的启示

  •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中国史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