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文史论文 >> 中国史论文 >> 正文

冈底斯神山崇拜及其周边的古代文化


用其威猛之相征服了居于二十四圣地的神鬼,加持胜乐佛前往,至于石头阳具,也以二十四个胜乐佛塑像取而代之。从此,冈底斯成为胜乐佛圣地。关于冈底斯山和玛旁雍湖名称的梵藏对译及其地理位置,在藏族历史上曾有过争论。萨班·贡噶坚赞曾认为佛经中的kailashi不是冈底斯山,噶举派学者对此提出批评。事实上,《华严经》(mdo sde phal mo che)和《正法念处经》(dran pa nye bar bzhag pavi mdo)等佛经中的细节描写,足以说明kailashi所描写的就是冈底斯山,这是不应有疑问的。在藏传佛教的传统中,冈底斯山主要被作为胜乐佛的圣地,同时还跟许多其它佛、菩萨有过程度不同的联系,相传冈底斯山上至今犹存的许多圣迹就是他们留下的。晚期藏文文献中,从莲花生大师的《预言秘要》(lung bstan bkav rgya ma)和《五部遗教》到许多经释、山志文献均不厌其烦地描述了冈底斯山崇拜的历史沿革和神话传说。在公元8世纪初赤德祖丹赞普时,著名的印度佛教大师桑杰桑巴(sang rgyas gsang pa)曾到冈底斯山苦修得道。后来另一位印度佛教大师达尔玛巴拉(Dharma pala)因患痼疾前往冈底斯山修炼,结果病愈返回。再后还有阿义峡大师和第四世班禅在冈底斯山亲眼目睹各市地多奇异景观的记载。在藏传佛教的传统中,跟冈底斯山关系最密切的还是噶举派,这种关系又是从米拉日巴和本教师斗法的著名的故事开始的。根据《米拉日巴传》记载,米拉日巴按照其导师玛尔巴大译师的预言前往冈底斯山苦修,路遇本教师那若本琼(na ro bon chung)兄妹,本教师认为冈底斯山是本教神山,除非米拉日巴修行本教,否则他不能在冈底斯山修炼。米拉日巴则认为冈底斯山是佛祖预言过的神山,尤其是他的导师玛尔巴让他苦修的神山,除非那若本琼改修佛教,否则他不让那若本琼上山苦修,最后两个商议:以斗法论胜败,胜者上山修炼,败者弃山离开。二位法师经过跨湖、搬山岩等几个回合,米拉日巴始终占有上风,最终那若本琼提出依法力比上山,他按本教传统的法力骑鼓而上,但米拉日巴还是以他高超的法力捷足先登,最后,以那若本琼败北而告终。随着后世乳毕坚瑾撰写的著名的《米拉日巴传》在藏区的流传,这个佛本斗法的故事在西藏家喻户晓,现在随着这个传记译成几十种文字在全世界流传,这个斗法的故事也同样走向世界了。但是,有人对这个佛本斗法的故事的真实性提出了疑问,旅居意大利的著名学者南喀诺布教授曾亲自对笔者谈到他在看到的早期的米拉日巴的传记中均没有这个佛本斗法的情节,这可能是作者乳毕坚瑾的杜撰。本教学者贝旦次成也对此提出了严厉的批评,他也说在四百多年以前的米拉日巴传中根本没有这个情节,这个情节只有二三百年的历史,最后人加进去的。虽然,在没有充分地占有资料之前,尚无法断定这个情节的真实性,并且类似的情节在藏族宗教史上时有出现,为了表现一位大师或学者的高明,总会出现一位对立面来进行斗法或辩论,以全胜的结局来表达作者对主人公的敬仰。但是,这个情节的典型意义却是不能抹煞的,它是藏族历史舞台上的佛本斗争在冈底斯山的一种表现和缩影响。在米拉日巴之后,在公元11世纪末,12世纪初,他的弟子岗波巴·索南仁钦曾建议止贡·玖丹贡布和林热巴肖遣弟子去冈底斯山修静,他们派遣的弟子中,林热巴的弟了嘉热巴益西多杰(rgya ras pa ye shes rdo rje)最为著名,他长年在冈底斯山苦修,熟悉山上的第五处圣迹,他继承噶举派主修冈底斯山的传统,为噶举派在冈底斯山的修习和发展做出了贡献。而后就是他的弟子郭仓哇·贡布多杰(rgod tshang ba mgon po rdo rje)在冈底斯山苦修,是他开辟了冈底斯山的转山路。他的弟子沃金贝桑(Orgyan dpal bsang)等同样继承了他的事业。到了12世纪下半叶,止贡噶举派的创始人止贡·玖丹贡布(vbri gung vjig rten mgon po)派遣三批弟子去冈底斯山、拉齐(la phyi)和杂日(tsa ri)三大神山苦修,并严格规定在没有获得证悟境界之前不得返回。以格西·阿普巴(dge bshes ngad phu pa)为首的第一批八十人,第二批以格西聂钦布(dge bshes gnyos chen po)和噶尔巴羌(gar pa byang rdor)为首的二千七百人分别去三大神山修炼,第三次遣修的人更多,这就是噶举派历史上著名的三次遣修(ri ba brdzang ba)。据说他们中的许多苦修得道虹化而去。其中大北子曲杰古雅冈巴(chos rje ghu ya sgang pa)苦修二十五年,并创建了姜扎(rgyang grags)寺。此后又有聂拉囊巴(gnyos lha nang pa)和止贡·西绕峻乃(shes rab vbyung gnas)等均为在冈底斯山宏扬噶举派做出了各自的贡献。古雅冈巴的弟子和继承者均被称为多杰增巴即持金刚者。在持金刚者达玛坚赞(dar ma rgyal mtshan)时期,冈底斯山有上千个修行者,阿里上部的山洞中均有修行者,姜扎寺也有了祖楚普(rdzu vphrul phug)寺等十几个子寺。冈底斯山周围的噶举派的发展不仅是遣修者增多,而且寺院增多,并且各寺院争相派遣僧人上山苦修,还受到地方政府势力的大力扶持。如古格王玫拉达克王均曾为噶举派在冈底斯山周围地区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势力。后来,寺院派遣僧人上山修行的做法虽然中断,但去冈底斯山修行的仍络绎不绝,并且不局限于噶举派,僧源也不局限于卫藏地区,到19世纪初,安多热贡的著名的宁玛派修行者夏噶尔巴·措噶让卓(zhabs dkar ba tshogs drug rang gol)曾到冈底斯山修行。至今,冈底斯山周围的山中仍有藏传佛教的修行者。 

  四、简单的结论 

  由于年代久远,我们已无法知道本教的三界宇宙观究竟产生于何时,不过,将冈底斯山作为三界宇宙观的中心的看法可能产生相对较晚。但不管怎么样,在冈底斯山周边民族的古代文化里,这二者是早就融为一体的。在这个基础上,加上本教鼻祖辛绕米保以前在冈底斯山周边地区的各种原始的“本”文化的发展,形成了一个以三界宇宙观为载体、以冈底斯山为崇拜对象、以各种原始“本”文

《冈底斯神山崇拜及其周边的古代文化(第5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209009.html

  • 上一篇范文: 烽燧考辨
  • 下一篇范文: 鲧禹故事演变引出的启示

  •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中国史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