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韩关系史的一段内幕
吴大chéng@①所著文字。该印本亦为铅印线装本,所用活字与上述《吴清卿献策论》相同,惟使用单面印刷,于一大张分左右两面,中间版心部分标注一、二、三页码,共4张8页,全文计1193字。原文分辨党论上与辨党论下之两篇,与吴大chéng@①本人作“辨党论二篇”之记载恰相符合。根据其书志事项以及收藏印等情况,“辨党论”上下两篇之印刷及收藏过程应与《吴清卿献策论》大体相同,即由朝鲜王朝官方印刷并保存于宫中,后经大韩帝国帝室及朝鲜总督府而最终收藏于国立汉城大学奎章阁。
吴大chéng@①与金允植笔谈记录,则以写本形式见于韩国精神文化研究院藏书阁藏“李鸿章等书牍”之中。全文两张4页,于“李鸿章等书牍”件内列为第10~11两张,共计36行291字。该笔谈记录于“国王”、“朝廷”等字样均用抬头格式,语及朝鲜国王高宗时亦于“病”、“来”字前空出一格,应是笔谈原件之抄本,惟其内容似非完全结束,疑为原记录之片断,笔谈各句前吴大chéng@①、金允植之题,系笔者所加。至于该笔谈记录应单独整理而不应收入“李鸿章等书牍”件之中,则自不待言。该三件史料原无标点,并由笔者加以断句、标点,其中涉及朝鲜历史人物或事件者亦加以简单注释,至有关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内容则不另注,以省篇幅。
《吴清卿献策论》
一.求贤论
自古国家之盛衰,视乎贤才之消长。天地交泰之时,内君子而外小人,有拔茅连茹之象焉。然必上以实求斯,下以实应。商汤建国,立贤无方,诗美周文,济济多士。汉高大度,下诏求贤,文帝即位,右贤左戚,诏举贤良直言极谏之士。武帝诏曰,进贤受上赏,蔽贤蒙显戮。载之史书,传为盛德。知古之圣帝明王,思贤如渴,在下不遗,未尝拘一格以用人。以齐桓之霸主,犹曰:士无世官,官事无摄,取士必得,何也?盖世禄之家,未必尽贤,不得不广其途以罗致之。醴泉无源,芝草无根,魁奇特出之士,大都从艰难困苦中来。若谓草茅无豪杰,岩穴无英俊,则傅说终于版筑之野,胶鬲没于鱼盐之中,吕尚老于渭滨而周文无王佐,诸葛卧于隆中而蜀主无良相。使积行之君子壅于上闻,天下又安有崛起之士哉?
魏晋之时,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吏部不能核天下之才,一凭诸诠次等级而奸弊日滋。刘毅所谓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者,诚以大臣子弟多列高叙,寒素真才不获上考,专以权势用人,不以优劣取士。此汉以后万季之风,不可以为训也。考朝鲜故国川王(注:故国川王,指朝鲜第9代国王,在位期间为公元179年至197年。)十三年,王命群臣曰:近者官以宠授,位非德进,毒流百姓,动我王家,此寡人不明所致,汝四部各举贤良在下者。于是,共举东都晏留(注:晏留,朝鲜大臣,生卒年则不详。),留言于王曰:臣庸愚不足以参大政,西鸭绿谷左勿村有乙巴素(注:乙巴素:朝鲜国相,生年不详,203年卒。)者,性质刚毅,智虑渊深,不见用于世,力田自给,大王欲理国政,非此人不可。王卑辞重礼以聘之,拜中畏大夫,旋除国相,大臣宗戚皆疾之,王独信之笃任之专。巴素感王知遇,明政教,慎赏罚,人民以安,内外无事。王以为荐贤当受赏,拜晏留为大使者,其犹有古先王之遗风欤。
今朝鲜自壬午之变(注:指1882年7月23日发生于朝鲜汉城之壬午兵变。),不三年而祸乱复萌,辅国大臣多被戕害,邻邦交谪,朝野群疑。欲御外侮,必先修明内政,亟宜下诏求贤,以广登进之路,勿拘资级,勿限门第,勿尚词华,则延揽广而人才出焉。国无以为宝,惟善为宝,为善不同,同归于治。今日当务之亟,莫先于此矣,爰作求贤论以备采择。
二.育才论
荆山之璞,不雕不可以为器;峄阳之桐,不琢不可以为琴。山川钟毓之灵,磅礴郁积数十年而后发,其根茂者其实繁,而培植之玉成之,其功得于父兄者半,得于师友者亦半,故天下无不可学之才。不学之才非才也,无本之学非学也,独学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乡曲之士,目不睹汉唐以后之书,耳不闻名师益友劝善规过之言,终其身碌碌无所短长,岂造物主之生才有厚薄哉?或限于所生之地,或限于所处之境,或限于所见所闻之偏狭而不广,上之人无以启迪而鼓舞之,人才亦终于寥落而不足以供国家之用。昔宋胡瑗为苏湖教授,设经义斋、治事斋,诸生各有所成就,远近学者翕然从之,称为安定先生。仁宗皇佑四年,以瑗为国子监直讲,瑗居太学,其徒至,不能容,取旁官舍处之。礼部所得士,瑗弟子十居其四五,衣服容止往往相类,人遇之不问可知为瑗弟子也。
今苏州、湖州及各省大都会皆有书院,延请绅士之有乡望者为主讲席,名曰山长,院中别举斋长数人分理其事。如京师之金台书院、苏州之正谊书院、杭州之诂经精舍、上海之龙门书院、天津之问津书院,诸生住院者最多,虽与安定先生之教授不可同日语,而规模、课艺皆有可观。书院之设,实与学校相辅而行者也。但须山长得人,循循善诱,造就人才,其效甚速。小成大成,课功于三五年之间,而学问、文章、经济各有师承,收效在数十年以后,不亦培养人才之一助哉?
朝鲜为礼教之邦,文人学士与中华风气相近,切磋砥砺之益不限于方隅,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特无人导之先路耳。兹拟于朝鲜国都设一大书院,请由中朝简派翰林中博通古今、有体有用之编检官一员为大教习,别选举人、秀才有文学者五六人为分教习,处以宾师之位,不干预朝鲜国政,免滋流弊,似亦卫文公敬教劝学之意。三韩士大夫闻之,当必有欣然乐从者矣。酌拟规条数则,分列于后:
一 拟于汉城建造书院一所,名曰友仁书院,分经义、治事、格致为三斋。每斋约可容生徒百人,愿学经义者,于四书五经、周礼、仪经、尔雅各经中专习一经,或于本经之外兼习一经;愿学治事者,于水利、农田、刑律、兵制及经世文编各书,或专习一事,或专读一书,不得流观泛览,博而不精;愿求格致之学者,先由算学入门,推而至于天文、舆图、海道、制造、轮船、枪炮之法及各国语言文字,皆可循序渐进,各随其才之高下,专力讲求,而诗赋词章之学无裨实用者不与焉。
一 拟请国王咨请礼部,奏请简派翰林中博学能文、通达时务之编检官一员为书院大教习,略仿中国各省山长之例,专司讲席,不得干预地方政事。准由该员随带举人、秀才五六人,分置经义、治事、格致各斋为分教习。国王有所咨访,亦可由政府与大教习随时问答,如该员等有请托公事、在外招摇、行谊不端、士论不洽等情,由国王咨明礼部请旨更换。
一 送院肄业之士,以三百人为定额。由八道观察使挑选聪颖之资、不拘门第、曾读四书五经、粗通文义者,年在十八九岁以上三十岁左右,造册咨送书院。一道以三十人为率,其余六十名或由诸生中援引同志,呈请大教习考试补录,或有乡僻之士好学不倦而不在咨送之列,由大教习随时采访招致院中,以补八道观察使见闻之所不及。
一 大教习、分教习薪水、公费,由中国筹款支给,毋庸由朝鲜津贴。如国王雅意,每年酌送米若干石,亦可不辞,仍不得需索供应,致滋纷扰。在院生徒应给膏火之资,每名每月约给钱五六千文,由朝鲜户部拨款,按月给领,以示体恤。
一 书院规条及应购各种书籍,俟大教习到院后自行拟定。三年以内,诸生有学业精进、经明行修者,可由大教习照会朝鲜礼部,以备录用。如大教习尽心启@③,为诸生所信服,三年以后由国王咨明礼部,奏请降旨再留三年。如无请留之咨,由礼部仿照各省学政三年更换之例,请 《近代中韩关系史的一段内幕(第3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209259.html
吴大chéng@①与金允植笔谈记录,则以写本形式见于韩国精神文化研究院藏书阁藏“李鸿章等书牍”之中。全文两张4页,于“李鸿章等书牍”件内列为第10~11两张,共计36行291字。该笔谈记录于“国王”、“朝廷”等字样均用抬头格式,语及朝鲜国王高宗时亦于“病”、“来”字前空出一格,应是笔谈原件之抄本,惟其内容似非完全结束,疑为原记录之片断,笔谈各句前吴大chéng@①、金允植之题,系笔者所加。至于该笔谈记录应单独整理而不应收入“李鸿章等书牍”件之中,则自不待言。该三件史料原无标点,并由笔者加以断句、标点,其中涉及朝鲜历史人物或事件者亦加以简单注释,至有关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内容则不另注,以省篇幅。
《吴清卿献策论》
一.求贤论
自古国家之盛衰,视乎贤才之消长。天地交泰之时,内君子而外小人,有拔茅连茹之象焉。然必上以实求斯,下以实应。商汤建国,立贤无方,诗美周文,济济多士。汉高大度,下诏求贤,文帝即位,右贤左戚,诏举贤良直言极谏之士。武帝诏曰,进贤受上赏,蔽贤蒙显戮。载之史书,传为盛德。知古之圣帝明王,思贤如渴,在下不遗,未尝拘一格以用人。以齐桓之霸主,犹曰:士无世官,官事无摄,取士必得,何也?盖世禄之家,未必尽贤,不得不广其途以罗致之。醴泉无源,芝草无根,魁奇特出之士,大都从艰难困苦中来。若谓草茅无豪杰,岩穴无英俊,则傅说终于版筑之野,胶鬲没于鱼盐之中,吕尚老于渭滨而周文无王佐,诸葛卧于隆中而蜀主无良相。使积行之君子壅于上闻,天下又安有崛起之士哉?
魏晋之时,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吏部不能核天下之才,一凭诸诠次等级而奸弊日滋。刘毅所谓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者,诚以大臣子弟多列高叙,寒素真才不获上考,专以权势用人,不以优劣取士。此汉以后万季之风,不可以为训也。考朝鲜故国川王(注:故国川王,指朝鲜第9代国王,在位期间为公元179年至197年。)十三年,王命群臣曰:近者官以宠授,位非德进,毒流百姓,动我王家,此寡人不明所致,汝四部各举贤良在下者。于是,共举东都晏留(注:晏留,朝鲜大臣,生卒年则不详。),留言于王曰:臣庸愚不足以参大政,西鸭绿谷左勿村有乙巴素(注:乙巴素:朝鲜国相,生年不详,203年卒。)者,性质刚毅,智虑渊深,不见用于世,力田自给,大王欲理国政,非此人不可。王卑辞重礼以聘之,拜中畏大夫,旋除国相,大臣宗戚皆疾之,王独信之笃任之专。巴素感王知遇,明政教,慎赏罚,人民以安,内外无事。王以为荐贤当受赏,拜晏留为大使者,其犹有古先王之遗风欤。
今朝鲜自壬午之变(注:指1882年7月23日发生于朝鲜汉城之壬午兵变。),不三年而祸乱复萌,辅国大臣多被戕害,邻邦交谪,朝野群疑。欲御外侮,必先修明内政,亟宜下诏求贤,以广登进之路,勿拘资级,勿限门第,勿尚词华,则延揽广而人才出焉。国无以为宝,惟善为宝,为善不同,同归于治。今日当务之亟,莫先于此矣,爰作求贤论以备采择。
二.育才论
荆山之璞,不雕不可以为器;峄阳之桐,不琢不可以为琴。山川钟毓之灵,磅礴郁积数十年而后发,其根茂者其实繁,而培植之玉成之,其功得于父兄者半,得于师友者亦半,故天下无不可学之才。不学之才非才也,无本之学非学也,独学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乡曲之士,目不睹汉唐以后之书,耳不闻名师益友劝善规过之言,终其身碌碌无所短长,岂造物主之生才有厚薄哉?或限于所生之地,或限于所处之境,或限于所见所闻之偏狭而不广,上之人无以启迪而鼓舞之,人才亦终于寥落而不足以供国家之用。昔宋胡瑗为苏湖教授,设经义斋、治事斋,诸生各有所成就,远近学者翕然从之,称为安定先生。仁宗皇佑四年,以瑗为国子监直讲,瑗居太学,其徒至,不能容,取旁官舍处之。礼部所得士,瑗弟子十居其四五,衣服容止往往相类,人遇之不问可知为瑗弟子也。
今苏州、湖州及各省大都会皆有书院,延请绅士之有乡望者为主讲席,名曰山长,院中别举斋长数人分理其事。如京师之金台书院、苏州之正谊书院、杭州之诂经精舍、上海之龙门书院、天津之问津书院,诸生住院者最多,虽与安定先生之教授不可同日语,而规模、课艺皆有可观。书院之设,实与学校相辅而行者也。但须山长得人,循循善诱,造就人才,其效甚速。小成大成,课功于三五年之间,而学问、文章、经济各有师承,收效在数十年以后,不亦培养人才之一助哉?
朝鲜为礼教之邦,文人学士与中华风气相近,切磋砥砺之益不限于方隅,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特无人导之先路耳。兹拟于朝鲜国都设一大书院,请由中朝简派翰林中博通古今、有体有用之编检官一员为大教习,别选举人、秀才有文学者五六人为分教习,处以宾师之位,不干预朝鲜国政,免滋流弊,似亦卫文公敬教劝学之意。三韩士大夫闻之,当必有欣然乐从者矣。酌拟规条数则,分列于后:
一 拟于汉城建造书院一所,名曰友仁书院,分经义、治事、格致为三斋。每斋约可容生徒百人,愿学经义者,于四书五经、周礼、仪经、尔雅各经中专习一经,或于本经之外兼习一经;愿学治事者,于水利、农田、刑律、兵制及经世文编各书,或专习一事,或专读一书,不得流观泛览,博而不精;愿求格致之学者,先由算学入门,推而至于天文、舆图、海道、制造、轮船、枪炮之法及各国语言文字,皆可循序渐进,各随其才之高下,专力讲求,而诗赋词章之学无裨实用者不与焉。
一 拟请国王咨请礼部,奏请简派翰林中博学能文、通达时务之编检官一员为书院大教习,略仿中国各省山长之例,专司讲席,不得干预地方政事。准由该员随带举人、秀才五六人,分置经义、治事、格致各斋为分教习。国王有所咨访,亦可由政府与大教习随时问答,如该员等有请托公事、在外招摇、行谊不端、士论不洽等情,由国王咨明礼部请旨更换。
一 送院肄业之士,以三百人为定额。由八道观察使挑选聪颖之资、不拘门第、曾读四书五经、粗通文义者,年在十八九岁以上三十岁左右,造册咨送书院。一道以三十人为率,其余六十名或由诸生中援引同志,呈请大教习考试补录,或有乡僻之士好学不倦而不在咨送之列,由大教习随时采访招致院中,以补八道观察使见闻之所不及。
一 大教习、分教习薪水、公费,由中国筹款支给,毋庸由朝鲜津贴。如国王雅意,每年酌送米若干石,亦可不辞,仍不得需索供应,致滋纷扰。在院生徒应给膏火之资,每名每月约给钱五六千文,由朝鲜户部拨款,按月给领,以示体恤。
一 书院规条及应购各种书籍,俟大教习到院后自行拟定。三年以内,诸生有学业精进、经明行修者,可由大教习照会朝鲜礼部,以备录用。如大教习尽心启@③,为诸生所信服,三年以后由国王咨明礼部,奏请降旨再留三年。如无请留之咨,由礼部仿照各省学政三年更换之例,请 《近代中韩关系史的一段内幕(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