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教案大全 >> 生物教案 >> 初一生物教案 >> 正文

自然教案-第一册 3、1蝗虫


;            

       腹部:腹部有气门8对,是代谢和生殖中心。                           

生殖

 方式:体外受精

 过程: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属不完全变态发育

二、习题与解析

1.随堂练习

(1) 一只蝗虫和一只螳螂共有足(  )

(A)9对 (B)6对    (C)4对  (D)5对

(2) 蝗虫的取食器官是(    )

(A)舌   (B)上颚   (C) 口   (D) 咀嚼式口器

(3) 气体进出蝗虫身体的门户是(    )

(A)鳃   (B)气门   (C)气管   (D)体壁

2.课后作业

(4)蝉蜕来自蝉的哪一部分?一只蝗虫的四龄虫已蜕了几次皮?

(5)在阳光的照耀下,为什么蚯蚓容易死,而蝗虫却不怕晒?

(6)俗话说:“旱了蝗虫(多),涝了鱼(多)。”这是什么原因?

3.参考答案

 (1)(B)  (2)(D)  (3)(B)  (4) 蝉蜕是蝉的外骨胳,一只蝗虫的四龄虫已蜕了四次皮。(5)蚯蚓体壁湿润有粘液,具有呼吸作用。在阳光照耀下,体壁逐渐干燥,失去呼吸功能,因而死亡。蝗虫用气管呼吸,气门是气体进出的门户,阳光照耀不影响它的呼吸,所以不怕晒。 (6)由于蝗虫的形态结构适于陆地生活,鱼适于水中生活,所以干旱时蝗虫数量会增加,水涝时,鱼的数量会增加。即“旱了蝗虫,涝了鱼”。

3.简要分析

(2)蝗虫以禾本科植物的茎叶为食,而遭受蝗虫的植物往往只剩一些茎杆。说明蝗虫的取食器官  口器非常发达,从结构上看,适于切碎和咀嚼食物的上颚特别坚硬。还有上唇、下唇等共同组成了蝗虫的取食器官  咀嚼式口器。

第三章  动物世界

第一节 蝗虫

教材分析

 

本节是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开端。研究对象    蝗虫个体较大,分布很广,易得到实物进行观察实验,同时,蝗虫又是在我国历史上造成严重灾害的农业害虫,人们对它的研究比较详尽。蝗虫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知识是学生学习昆虫知识的基础,也是学习节肢动物的基础。教师应尽力创造条件,引导学生探索蝗虫的形态、结构、生理与其生活习性相适应的特点;再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使学生认识到了解形态结构、生理特点对防治害虫的意义。

教法指导

一、授课思路与方法

充分利用模型、实物等教学资源进行辅助教学。教师针对性地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和讨论,归纳出相关知识。

设计实验,探究蝗虫单眼、复眼的功能及气门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学生探究自然的兴趣。

二、课时安排

本节共安排1课时

《自然教案-第一册 3、1蝗虫(第3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209692.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初一生物教案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