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多:从国家主义到民主主义
之中 ,对人民的处境有了深切的了解和感受。与此同时,他也看到劳苦大众身上的“刚性” ,感受到蕴含在人民群众之中的无尽力量,思想上受到极大鼓舞。此时,他才觉得自己 是真正“发现了人民”,“接近了人民”。
抗战后期,闻一多的思想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他开始反思和批判原先崇奉的国家主义 ,认为那完全是不切实际,想通过提倡国家主义以改造中国,振兴中华,实无异于“缘 木求鱼”。他之所以能够有此转变,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更多的是实际的教育,真正 接近了人民,也因为学习了先进的科学理论。他在读了一些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著作后曾 十分激动地说:“我们一向说爱国、爱国,爱的国家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自己也不明白 ,只是一个‘乌托邦’的影子,读了这些书,对中国前途渐渐有信心了。”[10]抗战胜 利前夜,闻一多即毅然投身于反对国民党独裁专制的争民主、争自由的实际政治斗争。 1943年,他即加入中国民主同盟,担任该盟中央委员与云南支部委员,并与著名学者、 战士李公朴一道创办《自由论坛》,参与编辑《民主周刊》,很快成为具有很大影响和 号召力的著名的民主斗士。1945年12月,抗战胜利后不久,昆明爆发了大规模民主运动 。闻一多所在的西南联大首当其冲。闻一多在这次运动中积极地走在最前面。国民党军 警特务出动大批人马进行残酷镇压,打死学生4人,许多师生受伤,酿成震惊全国的“ 一二·一”流血事件。这次激烈的政治斗争给闻一多很大刺激和影响。他在《一二·一 运动始末记》中悲愤地写道:“愿四烈士的血是给新中国历史写下了最新的一页,愿它 已经给民主的中国奠定永久的基石!如果愿望不能立即实现的话,那么,就让未死的战 士们踏着四烈士的血迹,再继续前进!”而为四烈士写的挽词更为十分醒目,“民不畏 死,奈何以死惧之!”表明了他为争民主自由与反动派血战到底的决心。
闻一多之所以能表现出如此大无畏的战斗精神,力量的源泉即来自人民。这时的闻一 多已清楚认识到人民的力量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简言之,即他从原先崇奉的以国家为 本位的国家主义彻底转到了以人民为本位的民主主义的立场,一切从人民的立场出发, 一切从人民的利益考虑。1945年5月,他在《大路周刊》创刊号上发表文章《人民的世 纪》,副标题就标出:“今天只有‘人民至上’才是正确的口号”。显然,这是针对当 时国民党政府极力鼓吹的“国家至上”的口号而提出的。闻一多在文章中说:“假如国 家不能替人民谋一点利益,便失去了它的意义。老实说,国家有时候是特权阶级用以巩 固并扩大他们的特权的机构。”又说:“国家并不等于人民”,国家与人民是对立的, 因此,“国家至上”实际上就是统治阶级至上。这说明,此时的闻一多已经弄清楚了“ 国”与“国家”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他深刻地反省道:“我们觉悟了,我们昨天那种 严守中立,不闻不问的超然态度,不是受人欺骗便是自欺欺人。昨天如果我们是因为被 人捧为超然的学者专家,超然起来了,那么我们今天确是觉悟了,知道那样捧是不怀好 意的灌米汤。因为只有我们超然,老爷们才更好放手干他们那套卑鄙的吃人勾当。如果 我们昨天的超然,是掩饰自身的怯弱、无能和自私自利的美丽的幌子,那便是比自己干 着吃人勾当更为卑鄙的卑鄙行为,我们今天更应该忏悔。”[11]
对于人民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闻一多在《战后的文艺道路》、《艾青和田间》、 《给西南联大的从军回校同学讲话》等文章和讲演记录中,还有许多很好的论述。但是 ,他也并未因为突出和强调人民而忽视和看轻知识分子。他从自己的体会出发,说明知 识分子和人民大众的关系,说“不要以为有了知识分子就有了力量,真正的力量在人民 。我们应该把自己的知识配合他们的力量。没有知识是不成的,但是知识不配合人民的 力量,决无用处!我们知识分子常常夸大,以为很了不起,却没有想到人民一觉醒,一 发动起来,真正的力量就在他们身上。”“而我们自己的力量……如果善于发挥,善于 利用,是不可想象的强大呀!”[12]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此时的闻一多的思想认识,确 实达到辩证唯物主义的高度。
然而,就在闻一多的思想发展日益成熟,战斗力的发挥越来越猛烈之时,他终于为国 民党反动派所不容。就在著名民主斗士李公朴被反动派暗杀后不几日,闻一多也倒在了 国民党特务罪恶的枪口下。就在他倒下去的当日,他在追悼李公朴的大会上还发表了彪 炳史册的《最后一次讲演》,义正词严地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专制独裁的流氓本质。他 讲演的每句话、每个字,都如同子弹射向敌人,他说:“(国民党)这样疯狂的来制造恐 怖,正是他们自己在慌啊!特务们,你们想想,你们还有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你们 以为打伤几个,杀死几个就可以了事,就可以把人民吓倒吗?其实广大的人民是打不尽 杀不完的,要是这样可以的话,世界上早就没有人了。……我们有这个信心:人民的力 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 …我们的光明就要出现了。我们看,光明就在我们眼前,而现在正是黎明之前那个最黑 暗的时候。我们有力量打破这个黑暗,争到光明!我们的光明,就是反动派的末日!(热 烈的鼓掌)”几十年过去了,当我们读着这些铿锵有声的战斗话语时,还是会被讲演者 的激情打动。是的,历史已经证明了闻一多的预言,还将继续证明他用血阐明的真理!
三
闻一多的思想历程典型地说明了五四以来中国真正的爱国知识分子的道路。他热爱祖 国,热爱人民,要求民主,追求真理,不仅是经过五四的洗礼,而且可以说是五四的产 儿。他是最勇敢、最忠实的五四精神的继承者和捍卫者。不但在他的思想中时时闪耀五 四精神的光芒,他自己也明确宣称他是从五四运动开始懂得为人和为学的基本原则。因 此,也只有从五四精神和五四原则考察,才能真正认识闻一多,理解闻一多。
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民主运动,也是一次深刻的从根本上撼动千 百年来旧传统(旧文化旧道德)的新的思想文化运动。这次运动不但在政治上表现出前所 未有的民主革命的特质,而且在思想文化战线上向着帝国主义文化和封建文化展开了英 勇的进攻。上文已经说到,闻一多在这一伟大运动中受到很大教育,表现也非常积极。 他自己后来也说:“五四时代我受到思想影响是爱国的,民主的,觉得我们中国人应该 如何团结起来救国。”[13]自然,那时他还比较年轻,对运动理解的深度和表现的战斗 力也毕竟有限。应该说,以自己的言行推动五四运动进展的,鲁迅是最突出的代表。
鲁迅的确不愧为五四文化新军“最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他在五四运动发生的前夜 即大声“呐喊”,以求儆醒沉睡在“黑暗的铁屋子里”的人们,起而砸烂这“铁屋子” ,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而在五四运动发生后,他更以小说和杂文为武器揭发批判 封建宗法社会家族制度对人民的统治和毒害,剖析我们民族长期形成的痼疾,号召青年 “敢笑,敢哭,敢怒,敢骂,敢打,在这可诅咒的地方击退了可诅咒的时代。”[14]然 而,历史的发展不可能是直进的,特别是在我们这样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古老的中国,历 史包袱是那样沉重,习惯势力是那样顽固,时代前进必然有许多曲折回旋。五四运动虽 然开创了我国近现代历史的新纪元,旧势力却不可能如人们所愿那样痛快干脆退出历史 《闻一多:从国家主义到民主主义(第3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210164.html
抗战后期,闻一多的思想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他开始反思和批判原先崇奉的国家主义 ,认为那完全是不切实际,想通过提倡国家主义以改造中国,振兴中华,实无异于“缘 木求鱼”。他之所以能够有此转变,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更多的是实际的教育,真正 接近了人民,也因为学习了先进的科学理论。他在读了一些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著作后曾 十分激动地说:“我们一向说爱国、爱国,爱的国家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自己也不明白 ,只是一个‘乌托邦’的影子,读了这些书,对中国前途渐渐有信心了。”[10]抗战胜 利前夜,闻一多即毅然投身于反对国民党独裁专制的争民主、争自由的实际政治斗争。 1943年,他即加入中国民主同盟,担任该盟中央委员与云南支部委员,并与著名学者、 战士李公朴一道创办《自由论坛》,参与编辑《民主周刊》,很快成为具有很大影响和 号召力的著名的民主斗士。1945年12月,抗战胜利后不久,昆明爆发了大规模民主运动 。闻一多所在的西南联大首当其冲。闻一多在这次运动中积极地走在最前面。国民党军 警特务出动大批人马进行残酷镇压,打死学生4人,许多师生受伤,酿成震惊全国的“ 一二·一”流血事件。这次激烈的政治斗争给闻一多很大刺激和影响。他在《一二·一 运动始末记》中悲愤地写道:“愿四烈士的血是给新中国历史写下了最新的一页,愿它 已经给民主的中国奠定永久的基石!如果愿望不能立即实现的话,那么,就让未死的战 士们踏着四烈士的血迹,再继续前进!”而为四烈士写的挽词更为十分醒目,“民不畏 死,奈何以死惧之!”表明了他为争民主自由与反动派血战到底的决心。
闻一多之所以能表现出如此大无畏的战斗精神,力量的源泉即来自人民。这时的闻一 多已清楚认识到人民的力量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简言之,即他从原先崇奉的以国家为 本位的国家主义彻底转到了以人民为本位的民主主义的立场,一切从人民的立场出发, 一切从人民的利益考虑。1945年5月,他在《大路周刊》创刊号上发表文章《人民的世 纪》,副标题就标出:“今天只有‘人民至上’才是正确的口号”。显然,这是针对当 时国民党政府极力鼓吹的“国家至上”的口号而提出的。闻一多在文章中说:“假如国 家不能替人民谋一点利益,便失去了它的意义。老实说,国家有时候是特权阶级用以巩 固并扩大他们的特权的机构。”又说:“国家并不等于人民”,国家与人民是对立的, 因此,“国家至上”实际上就是统治阶级至上。这说明,此时的闻一多已经弄清楚了“ 国”与“国家”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他深刻地反省道:“我们觉悟了,我们昨天那种 严守中立,不闻不问的超然态度,不是受人欺骗便是自欺欺人。昨天如果我们是因为被 人捧为超然的学者专家,超然起来了,那么我们今天确是觉悟了,知道那样捧是不怀好 意的灌米汤。因为只有我们超然,老爷们才更好放手干他们那套卑鄙的吃人勾当。如果 我们昨天的超然,是掩饰自身的怯弱、无能和自私自利的美丽的幌子,那便是比自己干 着吃人勾当更为卑鄙的卑鄙行为,我们今天更应该忏悔。”[11]
对于人民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闻一多在《战后的文艺道路》、《艾青和田间》、 《给西南联大的从军回校同学讲话》等文章和讲演记录中,还有许多很好的论述。但是 ,他也并未因为突出和强调人民而忽视和看轻知识分子。他从自己的体会出发,说明知 识分子和人民大众的关系,说“不要以为有了知识分子就有了力量,真正的力量在人民 。我们应该把自己的知识配合他们的力量。没有知识是不成的,但是知识不配合人民的 力量,决无用处!我们知识分子常常夸大,以为很了不起,却没有想到人民一觉醒,一 发动起来,真正的力量就在他们身上。”“而我们自己的力量……如果善于发挥,善于 利用,是不可想象的强大呀!”[12]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此时的闻一多的思想认识,确 实达到辩证唯物主义的高度。
然而,就在闻一多的思想发展日益成熟,战斗力的发挥越来越猛烈之时,他终于为国 民党反动派所不容。就在著名民主斗士李公朴被反动派暗杀后不几日,闻一多也倒在了 国民党特务罪恶的枪口下。就在他倒下去的当日,他在追悼李公朴的大会上还发表了彪 炳史册的《最后一次讲演》,义正词严地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专制独裁的流氓本质。他 讲演的每句话、每个字,都如同子弹射向敌人,他说:“(国民党)这样疯狂的来制造恐 怖,正是他们自己在慌啊!特务们,你们想想,你们还有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你们 以为打伤几个,杀死几个就可以了事,就可以把人民吓倒吗?其实广大的人民是打不尽 杀不完的,要是这样可以的话,世界上早就没有人了。……我们有这个信心:人民的力 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 …我们的光明就要出现了。我们看,光明就在我们眼前,而现在正是黎明之前那个最黑 暗的时候。我们有力量打破这个黑暗,争到光明!我们的光明,就是反动派的末日!(热 烈的鼓掌)”几十年过去了,当我们读着这些铿锵有声的战斗话语时,还是会被讲演者 的激情打动。是的,历史已经证明了闻一多的预言,还将继续证明他用血阐明的真理!
三
闻一多的思想历程典型地说明了五四以来中国真正的爱国知识分子的道路。他热爱祖 国,热爱人民,要求民主,追求真理,不仅是经过五四的洗礼,而且可以说是五四的产 儿。他是最勇敢、最忠实的五四精神的继承者和捍卫者。不但在他的思想中时时闪耀五 四精神的光芒,他自己也明确宣称他是从五四运动开始懂得为人和为学的基本原则。因 此,也只有从五四精神和五四原则考察,才能真正认识闻一多,理解闻一多。
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民主运动,也是一次深刻的从根本上撼动千 百年来旧传统(旧文化旧道德)的新的思想文化运动。这次运动不但在政治上表现出前所 未有的民主革命的特质,而且在思想文化战线上向着帝国主义文化和封建文化展开了英 勇的进攻。上文已经说到,闻一多在这一伟大运动中受到很大教育,表现也非常积极。 他自己后来也说:“五四时代我受到思想影响是爱国的,民主的,觉得我们中国人应该 如何团结起来救国。”[13]自然,那时他还比较年轻,对运动理解的深度和表现的战斗 力也毕竟有限。应该说,以自己的言行推动五四运动进展的,鲁迅是最突出的代表。
鲁迅的确不愧为五四文化新军“最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他在五四运动发生的前夜 即大声“呐喊”,以求儆醒沉睡在“黑暗的铁屋子里”的人们,起而砸烂这“铁屋子” ,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而在五四运动发生后,他更以小说和杂文为武器揭发批判 封建宗法社会家族制度对人民的统治和毒害,剖析我们民族长期形成的痼疾,号召青年 “敢笑,敢哭,敢怒,敢骂,敢打,在这可诅咒的地方击退了可诅咒的时代。”[14]然 而,历史的发展不可能是直进的,特别是在我们这样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古老的中国,历 史包袱是那样沉重,习惯势力是那样顽固,时代前进必然有许多曲折回旋。五四运动虽 然开创了我国近现代历史的新纪元,旧势力却不可能如人们所愿那样痛快干脆退出历史 《闻一多:从国家主义到民主主义(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