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文史论文 >> 中国史论文 >> 正文

知识分子转型与新文学的两种思潮


上是很典型的。
  当现代社会发生转型,传统士大夫的经国济世的抱负无以施展、然而又不仅仅满足于 自己的民间岗位的时候,知识分子必然要在这中间开辟一个渠道,让他们能发挥对社会 对国家的责任与热情。这样一种发挥热情的价值取向,我把它称为“广场”。“广场” 是个空间的象征,传统庙堂的对象是国君或者说统治者,那么,现代“广场”的对象是 什么呢?当然是民众。“广场”里熙熙攘攘的都是老百姓。然后,“广场”需要英雄, 需要能人,需要知识分子来告诉老百姓:什么是真理,什么是中国的出路。这样一个过 程就是“启蒙”。“广场”与庙堂在价值取向上是联系在一起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很 有成就的理论家冯雪峰曾有一个说法:知识分子实际上像一个门神。门神是贴在大门上 的,门开了他是站在庙堂的门口;门关了他就面对民众,成了民众的导师。这个比喻非 常有意思。门神是贴在门上的,如果庙堂接纳他,他就在为国家服务的行列里;如果庙 堂不需要他,门关掉了,他在门外面倒变成导师了。这当然是一个自嘲,但用来理解20 世纪初士大夫阶级到知识分子形成的过程很深刻。我觉得中国士大夫阶级在转型为现代 知识分子的初期阶段,通常就扮演了这种双重的角色。
  中国20世纪文化跟中国古代文化的最大区别,就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中国古代社会 和古代文化是在一个自成一体的封闭体系里运作的,士大夫的道统、学统、政统是完全 融合一体的,是非常和谐的。可是到了现代社会,由于西方的介入,这样一个自成一体 的东方社会运作机制被打破。知识分子从这个打破的裂缝里面走出去了,学到了西方的 一套所谓现代化的东西,就是说,中国要向世界学习,要跟世界同步发展,也就意味着 必须要向西方学习,吸收甚至模仿他们的东西才行。
  在这样一个现代化过程中,我们原来治国平天下的“道”被淘汰了,再去讲什么君君 臣臣,跟这个现代化毫无关系。中国那么大,没有了原来的道统,中国人又没有恒定的 宗教传统,不像西方,社会虽然变来变去,但上帝是不变的。中国原来讲究天不变道也 不变,现在是明明白白地变天了,再去拿什么东西作为民族凝聚力,使这个国家能够重 新凝聚起来?这个问题一百年来一直是中国知识分子所思考的。我们变来变去,好多次 了,拿来的都是各种各样西方的学术思想和社会实践,除了新儒家企图重返儒家传统以 外,一般来说,中国的传统文化已经没有人谈了,日本的“脱亚入欧”获得成功就是一 个极端的例子。整个现代中国要走向世界,成为一个现代性的中国,必须要从西方引进 一个适合中国走向现代化的道统来凝聚中国。我们可以看到,尽管20世纪流行的思想学 术内涵不太一样,它们的根源都是从西方引进的;其根源都是跟西方的现代化有关的。 我们总是引进最先进的,过去是英国、法国和德国,现在是美国,它的生产力最先进, 文明程度最高,总是把这样一个标准作为我们未来发展的方向。而这个标准我们用一个 概念来概括,就是“现代性”,这也可以说是一个新道统吧。到现在还是这样。
  那么,从追求、学习到整合、探索这样一套来自于西方的新道统,实际上也就是成了 这部分知识分子的专利。其实也不是他们的专利,只是因为在“五四”的时候,他们这 批人最早出国,用毛泽东的话说是“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他们到国外,首先看到了 西方先进国家是怎么一回事。他们也不见得都学好,就是一知半解,有的学点技术回来 ,有的学点制度回来,有的学点文化风俗回来,实在没有的就学点语言回来,他们觉得 这些东西对中国的现代化有用。这就成为当时知识分子有资格在“广场”上启蒙民众的 一个资本。这种资本也可以称作是在营造一个新的道统。当然,很难说真的有一个什么 新的道统,但是有关这个新的道统的幻觉强烈地吸引着知识分子。这是启蒙知识分子引 以为骄傲的资本。
  知识分子的启蒙自觉是在戊戌变法以后逐步建立起来的。19世纪末还是延续着庙堂的 传统,比如康有为等人的公车上书,希望通过君权来实现治国平天下。戊戌变法失败以 后,知识界就开始有了从士大夫到现代知识分子的转型自觉。康有为、梁启超等人都转 向了对民众的思想文化教育。梁启超办了《新小说》,提出“今日欲改良群治,必自小 说界革命始。欲新民,必自新小说始”(注: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新 小说》第1号,1902年。)的口号,呼吁小说界革命,中国的现代文学在某种意义上也是 在这个时候开始的。当时,梁启超目的非常清楚,他提倡小说界革命就是为了“新民” 。康有为说得更加赤裸裸,他说:“仅识字之人,有不读经,无有不读小说者,故《六 经》不能教,当以小说教之;正史不能入,当以小说入之;语录不能谕,当以小说谕之 ;律例不能治,当以小说治之。”(注:康有为:《日本书目志识语》,《日本书目志 》,大同译书局,1897年。)康有为说得非常具体,他们要传播新的思想,就要通过小 说来完成。为什么不通过诗歌?因为诗歌比较艰深,小说是讲故事的,比较通俗。这个 思潮以后就慢慢吸引了一大批知识分子从事通俗文学的创作。所以,我们现代文学其实 起点是不高的。它不像什么唯美主义,一开始就把艺术搞得很崇高很神秘,中国的现代 小说一开始就是通俗文学。“通俗文学”是我们今天的理解,那时候没有这个概念;因 为小说和戏剧从来就是通俗的,他们就把它看成是一种向民众传播思想教育的工具。
  当时的士大夫开始明显地意识到他们对国家社会所负的责任,今后不能再指望国家了 ,他们要把力量放在对老百姓的教育上面,就是所谓“开民智”。最典型的是严复。严 复原来也是参与维新的,但这时他认为:“民智不开,则守旧维新,两无一可。”所以 ,他就说自己以后“惟以译书自课”(注:严复致张元济书,转引自商务印书馆编辑部 编印《论严复与严译名著》,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3页。)。严复后半辈子没有做 过什么官,就是做过几个大学的校长,还有就是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翻译著作,从靠朝廷 奉禄转换为一个靠版税来生活的职业翻译家。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从一个士大夫变成 了一个现代知识分子。知识分子不再有可能通过获得政治权力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与梦想 ,他们只有利用民间岗位来发表自己的言论,表达对治国平天下的热情。这个民间岗位 ,就不仅仅是一个职业的岗位,而是具有两层意义,一层是职业,一层是思想。知识分 子的岗位跟一般的民间岗位是不一样的。比如,一个鞋匠,也有一个岗位,这个岗位就 是为人家做好鞋,一个厨师的岗位就是把菜烧好。可是,知识分子的岗位通常既是一个 谋生的手段,同时,他会超越自己的岗位,超越自己的职业,成为一种思想。教师是知 识分子的岗位,一个教师在讲坛上讲课,他讲的东西除了传授知识以外,还有一种超越 知识的能力,鼓励大家从精神上去追求对人生的认识高度。一个报社的记者或者出版社 的编辑,写新闻稿或者编书是他的职业岗位,但他通过自己的工作,可以创造出一种精 神财富,这种财富为全社会所有。
  “五四”新文化运动实际上就是知识分子第一次在“广场”上操练,第一次通过自己 的民间岗位的形式,而不是通过庙堂的形式,来履行一个现代知识分子的职责。你看, “五四”新文化运动是通过什么渠道的?一个是北大的讲台,另外一个是《新青年》杂 志,第三就是学生社团,如新潮社等,把知识分子的阵地——也就是岗位,把它

《知识分子转型与新文学的两种思潮(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210315.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中国史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