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象应该怎样分析?就连王蒙自己当时也没有真正理解这个人物,这只是他在当时生活中 感觉到的一种现象,所以作家主体在小说里就有很多困惑和迷茫。刘世吾绝不是一般意 义上的官僚主义者,当你读了韦君宜后来写的《露莎的路》后,就会深感到露莎就是刘 世吾形象的延伸。如果把80年代韦君宜的《露莎的路》重新纳入历史的叙述链条中,甚 至与《青春之歌》、《血色黄昏》联系起来理解,就可以把思想与价值流变的脉络梳理 得更清楚,就会对作品的审美和思想内涵有一种全新的理解。
作为一部中国当代文学史,如果没有对与之同属一国的台湾和香港、澳门文学的总体 扫描,它将是一部残缺的文学史。
在20世纪50年代末,“中国当代文学”这一提法开始出现在大学教材和著作中。当时 它的所指有三:一是文学的时段性,指1949年以来的文学;二是文学的政治性,指中国 共产党所领导的“新中国文学”,又叫“社会主义文学”;三是文学的地域性,仅限于 共产党掌握政权的大陆的文学。80年代以来出版的多种《中国当代文学史》,虽然结构 框架与价值判断各有不同,但大都延续了这一视角。在人类进入21世纪、“全球化”思 潮被普遍认同的今天,如果仍然用这种封闭而单一的视角来观察中国当代文学,显然是 已经远远不够了。事实上,只要不是单纯从党派和政治的视角,而是从文化、语言、民 族的统一性来考察和阐释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史”就不应该仅仅是限于大陆社会主 义文学的“一元化”文学,而应包括大陆文学、台湾文学、香港与澳门文学这三个组成 部分。“一个中国”的思想也应该体现在文学史的研究上。这三个文学“板块”不仅从 地理上同属一国,而且从文化、语言、民族的统一性(同一性)来说也有着有机的内在联 系。首先,它们都是5000年中华文明的继承者,有着共同的历史背景与文化渊源。其次 ,它们是共同使用一种语言——华语进行思维与写作的。再者,它们有着共同的民族性 。当中国文化接受外来异质文化的挑战而作出历史性回应的时候,从中国人民民族意识 和现代意识的交叉、起伏,文学的进退、得失,都可看出它们有着那种发自文化之根的 相通之处。特别是1949年之后大陆和台湾两地文学运动与文学思潮,在文学与政治的关 系上,在文学的现代化的曲折历程中,在作家思维模式和文学观念的转变上,虽然有轻 重、先后之异,但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另外,即使从某些非常具体的作家作品来说 ,也难以将中国当代文学的三个“板块”完全割裂开来。例如,有不少作家在1917-194 9年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都是有其历史的一席地位的,不能因为去了台湾就不算中国作 家了。如果承认他们是中国作家,为什么不能进入“中国当代文学史”?如果中国当代 文学只讲大陆,那么两者的文化同一性就难以说清。尤其应该指出的是,这一种文学的 三个“板块”的格局也不是1949年以后才从天而降的,它本身就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的 延续。人们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从地域上说,中国现代文学就是由三个“板块”组成 的:一块是以重庆、桂林、昆明为重要基地的所谓“国统区文学”;一块是由北京、上 海、南京、东三省等“沦陷区”以及香港、澳门等外国势力统治区的文学;还有一块就 是以延安为中心的所谓“解放区文学”。1949年以后的大陆文学,主要就是“解放区文 学”的直接的继承与发展。当年的所谓“国统区文学”,由于国共合作的破裂而产生了 分化,一部分作家加入了“解放区文学”队伍,一部分作家随国民党入台,形成了新一 轮的“国统区文学”,即台湾文学。如果承认这一事实,那么,既然“中国现代文学史 ”无一例外地包括这三个“板块”,为什么到了“中国当代文学史”(1949-2000年)就 偏偏只能讲一个“板块”了呢?因此,“中国当代文学史”的视野应该摒弃单纯从党派 和政治的视角来考察与解释文学史现象的原则,突破多年延续的“社会主义一元”的狭 窄思路,从文化、语言、民族等角度综合考察这一历史时段的文学现象,从而将大陆文 学、台湾文学、港澳文学统一纳入评述的视野。
其衡量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学作品的标准仍然是以共通的人性为恒定基准。
我们尽力按照上述的思想和原则去构造这部中国当代文学史,但是,由于种种主客观 的原因,或许还距离撰写的理想境界相距甚远,我们期望在不断的修订中,得以进一步 的完善。
收稿日期:2002-11-14
【参考文献】
[1]约翰·杜威.逻辑:探究的理论[M].转引自美国文学的周期,ROBERT E.SPILLER著. 王长荣译.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0.
[2]罗伯特·魏曼.美国文学的周期,中译本序.
[3]C.赖特·米尔斯.转引自反潮流:观念史论文集[C].伯林[英]著.冯克利译.南京: 译林出版社,2002.
[4]弗莱德里克.R.卡尔[美].现代与现代主义[M].陈永国、傅景川译.长春:吉林教育 出版社,1995.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第5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210345.html
作为一部中国当代文学史,如果没有对与之同属一国的台湾和香港、澳门文学的总体 扫描,它将是一部残缺的文学史。
在20世纪50年代末,“中国当代文学”这一提法开始出现在大学教材和著作中。当时 它的所指有三:一是文学的时段性,指1949年以来的文学;二是文学的政治性,指中国 共产党所领导的“新中国文学”,又叫“社会主义文学”;三是文学的地域性,仅限于 共产党掌握政权的大陆的文学。80年代以来出版的多种《中国当代文学史》,虽然结构 框架与价值判断各有不同,但大都延续了这一视角。在人类进入21世纪、“全球化”思 潮被普遍认同的今天,如果仍然用这种封闭而单一的视角来观察中国当代文学,显然是 已经远远不够了。事实上,只要不是单纯从党派和政治的视角,而是从文化、语言、民 族的统一性来考察和阐释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史”就不应该仅仅是限于大陆社会主 义文学的“一元化”文学,而应包括大陆文学、台湾文学、香港与澳门文学这三个组成 部分。“一个中国”的思想也应该体现在文学史的研究上。这三个文学“板块”不仅从 地理上同属一国,而且从文化、语言、民族的统一性(同一性)来说也有着有机的内在联 系。首先,它们都是5000年中华文明的继承者,有着共同的历史背景与文化渊源。其次 ,它们是共同使用一种语言——华语进行思维与写作的。再者,它们有着共同的民族性 。当中国文化接受外来异质文化的挑战而作出历史性回应的时候,从中国人民民族意识 和现代意识的交叉、起伏,文学的进退、得失,都可看出它们有着那种发自文化之根的 相通之处。特别是1949年之后大陆和台湾两地文学运动与文学思潮,在文学与政治的关 系上,在文学的现代化的曲折历程中,在作家思维模式和文学观念的转变上,虽然有轻 重、先后之异,但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另外,即使从某些非常具体的作家作品来说 ,也难以将中国当代文学的三个“板块”完全割裂开来。例如,有不少作家在1917-194 9年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都是有其历史的一席地位的,不能因为去了台湾就不算中国作 家了。如果承认他们是中国作家,为什么不能进入“中国当代文学史”?如果中国当代 文学只讲大陆,那么两者的文化同一性就难以说清。尤其应该指出的是,这一种文学的 三个“板块”的格局也不是1949年以后才从天而降的,它本身就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的 延续。人们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从地域上说,中国现代文学就是由三个“板块”组成 的:一块是以重庆、桂林、昆明为重要基地的所谓“国统区文学”;一块是由北京、上 海、南京、东三省等“沦陷区”以及香港、澳门等外国势力统治区的文学;还有一块就 是以延安为中心的所谓“解放区文学”。1949年以后的大陆文学,主要就是“解放区文 学”的直接的继承与发展。当年的所谓“国统区文学”,由于国共合作的破裂而产生了 分化,一部分作家加入了“解放区文学”队伍,一部分作家随国民党入台,形成了新一 轮的“国统区文学”,即台湾文学。如果承认这一事实,那么,既然“中国现代文学史 ”无一例外地包括这三个“板块”,为什么到了“中国当代文学史”(1949-2000年)就 偏偏只能讲一个“板块”了呢?因此,“中国当代文学史”的视野应该摒弃单纯从党派 和政治的视角来考察与解释文学史现象的原则,突破多年延续的“社会主义一元”的狭 窄思路,从文化、语言、民族等角度综合考察这一历史时段的文学现象,从而将大陆文 学、台湾文学、港澳文学统一纳入评述的视野。
其衡量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学作品的标准仍然是以共通的人性为恒定基准。
我们尽力按照上述的思想和原则去构造这部中国当代文学史,但是,由于种种主客观 的原因,或许还距离撰写的理想境界相距甚远,我们期望在不断的修订中,得以进一步 的完善。
收稿日期:2002-11-14
【参考文献】
[1]约翰·杜威.逻辑:探究的理论[M].转引自美国文学的周期,ROBERT E.SPILLER著. 王长荣译.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0.
[2]罗伯特·魏曼.美国文学的周期,中译本序.
[3]C.赖特·米尔斯.转引自反潮流:观念史论文集[C].伯林[英]著.冯克利译.南京: 译林出版社,2002.
[4]弗莱德里克.R.卡尔[美].现代与现代主义[M].陈永国、傅景川译.长春:吉林教育 出版社,1995.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第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