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教案大全 >> 语文教案 >> 初中语文教案 >> 正文

第二册(愚公移山)


《愚公移山》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的实词,了解文中“之”、“焉”等虚词的用法,懂得句意。

2.领会这则寓言丰富深刻的内涵,认识愚公精神之可贵。

二、难点、重点分析

《愚公移山》难句解析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万仞”的“万”是约数,“七百里”的“七百”能够是实数么?看来不可能。《孟子·离娄上》:“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七”表多数,“三”也表多数。平明有“三分军事,七分政治”、“三分用药,七分治疗”等说法,“七”也是虚表多数。“七”的十倍数“七十”也可以表多数,《汉书·萧何传》:“平阳侯曹参身被七十创。”《文选·李康(运命论)》:“应聘七十国,而不一获其主。”“七”的百倍数“七百”也可以虚表多数,东方朔《答成难》:“太公封于齐七百岁而不绝。”《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现在计算起来,这条路只有四百多里。《三峡》中又有“其间千二百里”,“干二百里”也是虚表多数。

译文:“太行、王屋两座山,纵横好几百里,高度竟有万仞。”古代数词直接连着名词,很少加量词。译成现代汉语,既加量词,又把“十”以下的“二”换成“两”。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跟上句讲数一样,“冀州”既然是确切地点,“河阳”能够不是确切地点吗?看来也不可能。“河阳”在黄河北岸。古代是县名,秦秋时是晋国的城邑,汉朝才设置县治,在河南省孟县的西部。杜甫《石壕吏》“急应河阳役”的“河阳”也在孟县一带。《课本》注“河阳”为“黄河北岸”,言犹未尽。现在西安到河阳有汽车直达。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惩”,可能有两种解释:①不及物动词增加意动用法,就是“以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为惩”;②增加为动用法,“为山北之塞,出入之迂而惩”。古文训释几种说法常常可以并存。当然,在有的语言环境下又有优劣之别。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课本》没有给“河曲”作注。“河曲”本来指河流的一连串迂回曲折的地段,地段常常由泛称转为专称,这里的“河曲”不是指现在山西跟内蒙古自治区之间的“河曲”,而是指山西芮城西部风陵渡一带,因为这里跟孟县成一东西直线,太行王屋两座山横着,河曲一带也受阻,因此智叟也发言。

曾不若孀妻弱子。

①《课本》注“曾”为“并”,是加重肯定语气的副词。“曾”有作“并”讲的,但这里不是。“曾”作“乃”讲,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就是”,它兼有夸张语气的作用。当“曾”这样用的时候,多半跟“不”配搭。又如:“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史记·赵世家》)“他自立为帝,曾无一介之使报者。”(《史记·南赵传》)疑问的用“何曾”:“尔何曾比予于管仲?”(《孟子·公孙丑上》)上文有“曾不能毁魁父之丘。”

②“孀妻弱子”是偏正词组还是联合词组?据下文“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当是联合词组,“弱于”也有积极行动。“弱子”并非疲弱的孩子,而是“孺子”的异写,“弱”、“孺”同在“泥”纽;“弱”在“药”部,“孺”在“侯”部,主要元音近似。”“弱子”可能来自《韩非子》。《韩非子》的“弱子”凡六次,都跟“慈母”并见;如:“慈母之于弱子也。”(《解老》)“慈母逃弱子。”(《说林下》)这样,“孀妻弱子”看成联合词组好些。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教师:愚公移山这个故事同学们知道吗?听说过吗?知道的,听说过的,请举手J(同学举手毕)好,这么多同学都知道。的确,愚公移山的故事,在我们国家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现在,请一个同学把这个故事讲一讲。(同学讲毕,教师酌情讲评)。

下面,我要请同学们来回答两个问题:①愚公这位老人具有哪些可贵的思想精神?②为什么说他的这些思想精神是可贵的?(叫几名同学回答。酌情讲评。不忙在此作出答案。)

愚公移山这个故事就出自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则寓言,它选自《列子》这部书。等我们把这篇文章学完,懂得了它的文意,掌握了它的内容,领会到其中的涵义,再来看看这两个问题该如何回答,心中就会更加清楚了。

(二)教师范读一遍课文。

(三)正音(可先写在小黑板或大卡片上)。

(四)同学朗读课文

叫两名同学朗读课文。朗读毕,教师讲评,强调除注意字音,还要注意句读。如:“方/七百里”,“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投诸/渤海之尾”,“始/一反焉”,“曾不若/孀妻弱子”,“河曲智叟/亡(wo)/以应”“无/陇断焉”。

(五)讲解课文

第一段

1.学生齐读第一段。

2.词语、句子。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①之南,河阳②之北。”“方七百里”:四周各七百里;“方”,方圆,指面积。“仞”:古代以七尺或八尺为一仞。“本”:原本。①②“之”:的。“河”:黄河。“阳”: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叫做阳,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叫做阴。

3.内容。

提问一“方七百里,高万仞”,这两句写什么?其用意何在?

讲解 这两句写太行、王屋两座山异常高大。写此二句,用意在于说明要挖掉这两座山简直是太难了,这件事非平常人所敢想、所敢为。这两句为后面写愚公作了铺垫。

提问二“本在冀州之南”中的“本”,去掉行不行?为何要有此字?

讲解 有此“本”字,说明了这两座山原先的位置所在,这就为山被移走打下伏笔。若无“本”字,这句就失去此意,无此作用。

提间三 从寓言故事这个角度看,先写这段有一个作用,是什么?此作用在哪个词上特别有体现?

讲解 这段是愚公移山故事的前奏。先写这段是要为故事制造一个“悬念”:这么高大的两座山已经不在原先的地方,这是怎么回事呢?是什么原因,是什么力量使这两座山变动了位置呢?有此悬念,增加了故事的吸引力,激起读者探求答案,乐读文章的兴趣。这个悬念在“本”字上特别有体现。

第二段

教师启发提问:愚公为什么要发起移山呢?愚公召集的“家庭会议”开得怎么样?

(1)引导学生学习“北山愚公者……聚室而谋曰”,重点学习“且”(将)、“惩”(苦)、“之”(主谓之间助词)等词的解释。

(2)分析”家庭会议”。

①愚公提出的“移山” 目标代表了“北山”人的共同愿望,首先就是“杂然相许”。

②愚公妻“献疑”是:第一,出于对丈夫的关心。学习“以君之力”句,重点掌握:“以”(凭)、“曾”(并)、“如—…·何?”(把—…·怎么样?)、“焉”(哪里);第二,提出“移山”的具体问题,完全是为了更好地完成“移山”任务。

③意见一致,立即行动。重点掌握:“诸”(之于)、“遂”(于是)表示立即付之行动、“箕畚”(用箕畚装石)。

(3)教师发问:参加“移山”的一共有几个人?启发学生回答。学生可能回答“四个人”。(三夫加一“遗男”)把“愚公”漏掉了,说明:在“遂率子孙……”句的句首省略了主语,主语应该是“愚公”。

(4)教师继续发问:写愚公及其子孙们移山,为什么要穿插京城氏之孀妻弱子“跳往助之”的情节?

启发学生讨论,教师归纳明确:①“遗男”“跳往助之”,表示得到了邻居的支持,连小孩子都来了,说明是“北山”人的共同愿望;②从表达上看,增加了文章的生动性,避免了单调,“跳往助之”四字,把孩子欣欣然的神态写出来了。(这一段文字中,着重掌握:跳,动词,换牙;始,才,说明路程之长;“反”同“返”)

(5)归纳第2段,回答预习时提出的问题。课文第2段一开头的两句话是故事的开端,提出了“移山”的问题;第2段的最后三句话写了“移山”劳动,这是与自然界的斗争。至于“移山”中的与人斗争,则要在下面第3段讲到。

(6)总结

提问一 第二段的内容包含哪两层意思?

讲解 故事从这段开始。这一段包含两层意思:①“北山愚公者……隐士之北。”写老愚公决心铲平这两座大山,除去进出道上的阻碍,他的打算得到家人的赞同。②“遂率子孙……始一反焉。”写老愚公领着家人投入开山除障,运土搬石的艰巨劳作,邻人孀妻的小孩子也跑去和他们一同干起来。

提问二 这一段写了愚公的什么思想精神?

讲解,这一段写愚公具有崇高的思想、宏远的志向、坚强的决心。愚公要开山除障的打算是为子孙后人着想,泽及后人,他的思想是崇高的;愚公要子孙们和他一起“毕力平险”,开出一条通豫南,达汉阴的道路,亲自领着子孙坚韧不拔地挖山运石,其志向之宏远、决心之坚强可知。

提问三 这段写“其妻献疑”,用意何在?

讲解 写“其妻献疑”,用意有二:①突出愚公具有宏大的心愿、坚强的意志。其妻认为开山平险一事太难,不仅挖掉这两座大山非愚公之力所能及,而且挖出的土石放到何处也是一大难题。其妻的这些顾虑,愚公当然是考虑了的。但是,愚公为了子孙后人出入不受阻碍,他以宏大的心愿、坚强的意志下决心要开山平险。②突出愚公对人和自然的关系问题有正确的认识。他知道仅凭自己“曾不能损魁父之丘”的这点力量是完成不了这件事的,但他相信他的子子孙孙“无穷匮”,“而山不加增,何若而不平?”他有征服自然的信念。

第三段

1.词语、句子。

“河曲智叟笑而止(1)之曰:‘甚矣,汝(2)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3)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叟:老年人。而:连词,并且。止:阻止。(二)之:代词,代愚公。“甚矣,汝之不惠”:倒装句,意思是你太不聪明了。甚:形容词,厉害。(2)之:取消句子独立性;惠:通假慧,聪明。以:凭。残年:余年,指人的晚年。残:剩余,将尽。(3)之:的。毛:草。其:表反诸,相当于“难道”。如—…·何:对(把)……怎么样。

“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1)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第二册(愚公移山)》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210694.html

  • 上一篇范文: 八年级下册 全集
  • 下一篇范文: 《白兔和月亮》教学案例

  •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初中语文教案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