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教案大全 >> 语文教案 >> 初中语文教案 >> 正文

第六册:陌上桑


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进一步了解诗歌朗读的技巧,并运用朗读知识反复读这首民歌。

  2.通过咀嚼民歌的语言,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3.掌握“汉乐府”常识。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对“汉乐府”常识的了解和语言文字的品味,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

  2.通过对诗歌意境的再加工,培养学生一定的想象能力。

  3.通过诗歌的诵读,培养提高对语言美的感知能力。

  (三)情感目标

  1.通过诗歌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赞美我国古代劳动妇女对封建官吏的卑劣可耻行为的憎恨。

  2.通过领会诗歌的语言,培养学生对祖国文学的感情。

扩展资料:

  一、乐府诗简介

  乐府原是汉代掌管配制乐谱、收集歌词的专门官署,后人将汉代乐府机关所采编并演唱的诗简称作乐府。汉乐府最具思想意义和文学价值的部分是从民间搜集的歌词,我们所说的汉乐府,一般是指汉乐府民歌。汉乐府民歌的创作精神,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归结为八个字:“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唐五代以前的乐府诗主要收录在宋人郭茂倩所编《乐府诗集》中,这是一部收录乐府诗最为完备的诗歌总集。汉乐府中两篇最著名的五言叙事诗是《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并序》和《陌上桑》,其中《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并序》是长篇叙事诗。

  二、汉乐府的艺术特色

  (1)汉乐府在艺术表现上的最突出特色,是叙事成分的增强。首先,汉乐府中出现了《陌上桑》、《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并序》等完整的叙事诗,对我国叙事诗的发展起了有力的推动作用,标志着我国叙事诗的一个新的、更趋成熟的发展阶段的出现。其次,汉乐府中某些抒情诗,也带有很强的叙事性;这些诗歌往往抓住富有特征的生活片断来即事即景进行抒情,具有生动真切的艺术效果。

  (2)汉乐府艺术上的又一特点是。在叙事或带有叙事性的作品中,对话描写大量出现,还时常出现对人物动作的细节描写,都对塑造人物形象、展开故事情节和表现作品主题起了很好作用。

  (3)汉乐府的语言率直自然,表现出民歌民谣特有的清新质朴的风格。

  三、《陌上桑》三解

  一曰《艳歌罗敷行》。《古今乐录》曰:“《陌上桑》歌瑟调。古辞《艳歌罗敷行》《日出东南隅篇》。”崔豹《古今注》曰:“《陌上桑》者,出秦氏女子。秦氏,邯郸人有女名罗敷,为邑人千乘王仁妻。王仁后为赵王家令。罗敷出采桑於陌上,赵王登台见而悦之,因置酒欲夺焉。罗敷巧弹筝,乃作《陌上桑》之歌以自明,赵王乃止。”《乐府解题》曰:“古辞言罗敷采桑,为使君所邀,盛夸其夫为侍中郎以拒之。”与前说不同。若陆机“扶桑升朝晖”,但歌美人好合,与古词始同而未异。又有《采桑》,亦出於此。

  四、关于《陌上桑》思想意义的讨论

  汉乐府名篇《陌上桑》,作为传统的语文教材,历来被认为是一个“采桑少妇严词拒绝太守调戏的故事”(人教版初中《语文》第六册《陌上桑》“阅读提示”)。

  《教师教学用书》(人教版初中语文第六册)中是这样分析的:

  “《陌上桑》采用戏剧手法来揭露统治阶级的荒淫无耻,同时塑造了一个坚贞美丽的农家女子形象。

  诗中反映的社会现实是颇为深刻的。封建社会里妇女地位低下,她们被视为男子的附属品,特别是有姿色的女子,往往成为权势者的猎物、玩物。本篇的主人公不畏权势,勇于斗争又善于斗争,战胜了对方,维护了妇女的尊严。全诗洋溢着乐观气息,结尾带有喜剧色彩。”

  不能说这种分析毫无道理,但这样的分析毫无疑问是沿用了我们长期以来习以为常的左倾思想,站在“阶级”的高度,戴着有色眼镜,来审视作品的。如果我们摘掉有色眼镜,换一个角度来分析,就会发现上面的分析过于牵强,甚至自相矛盾。

  第一,关于女主人公的身份。教材说“罗敷”是一位“少妇”有些武断。从诗中很难判断“罗敷”是姑娘还是少妇。尽管诗歌第三段中说“罗敷自有夫”,但那完全可以看作是“罗敷”拒绝太守求爱(或者斥责太守调戏)的托辞,不能作为判断其为少妇的理由。而从诗歌的第一段看,“罗敷”更像一位姑娘。“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非常的骄傲与自豪:“秦氏楼”出了这么一位美貌的姑娘,不仅是她本人的骄傲,更是我们全村人的骄傲。如果换成一位少妇,感情上恐怕就不是那么回事了。正如现在的流行歌曲所唱的“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如果换成“村里有个少妇叫小芳”,还能流行吗?所以,愚以为把诗中的女子看作一位姑娘,更符合诗的本意,也符合民歌的传唱心理:人们更希望美貌的女子是一位待嫁的姑娘,而不希望她是一位名花有主的少妇。

  第二,关于该诗的主旨。教材的“阅读提示”说是“采桑少妇严词拒绝太守调戏的故事”,教参说是“采用戏剧手法来揭露统治阶级的荒淫无耻,同时塑造了一个坚贞美丽的农家女子形象”。可是,纵观全诗却很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全诗共三段,第一段写罗敷的美貌,第三段写罗敷对“太守调戏”(实为求爱)的回答,涉及“使君”(即太守,相当于现在的市长)的只有第二段共6句话55个字。前五句说使君被罗敷的美貌所打动,停下车来不走了,并派手下去打听这么漂亮的姑娘是谁家的,年龄多大了。全诗表现“太守调戏采桑少妇”和“统治阶级荒淫无耻”的诗句只有第六句共10个字:“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这句诗能说明太守在调戏罗敷吗?顶多说明这位太守有些轻浮和草率,见了人家的漂亮姑娘,就贸然求爱。但一个“谢”字和“宁可共载不”的语气,足以说明这位太守的求爱方式还是很含蓄、很文雅、很有君子风度的。如果说“封建社会里妇女地位低下,她们被视为男子的附属品,特别是有姿色的女子,往往成为权势者的猎物、玩物”的话,那么,作为一郡之守,要娶一位毫无地位可言的民女,让手下直接抓走就是了,何必那么罗嗦、那么温文尔雅的“宁可共载不”?当然,笔者这样分析,并不是说太守就没有调戏民女的意图,更不是说统治阶级不荒淫无耻。(统治阶级的荒淫无耻是由其统治地位决定的,任何时代的统治阶级都有“荒淫无耻”的通病;至于太守是否调戏民女,则要看太守的个人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因为无论那个时代的统治阶级中,都不乏无耻之徒,也不乏谦谦君子,所以不能一概而论。)笔者想要说明的是,该诗的主旨,不是什么“采桑少妇严词拒绝太守调戏的故事”(太守真要调戏的话她拒绝的了吗!),更不是什么“揭露统治阶级的荒淫无耻”,而是塑造了一位民众理想的美女形象。这位美丽绝伦的姑娘,不仅容貌出众,而且聪慧幽默、品行高洁。她的美丽,不仅令行者“下担捋髭须”,让少年“脱帽著巾肖头”,使“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就连位高权重的“使君”都“五马立踟蹰”,甚至低声下气的请求“宁可共载不”。可以想象,行者、少年、耕者、锄者,也不是不想“共载”,而是自惭形秽,可望而不可及,只能看看而已;而作为一郡之守的“使君”,则自以为有“共载”的条件,所以才主动向前求爱。也正是由于“使君”的求爱(或曰调戏)才使姑娘的另一种美丽——心灵美得到充分的展现:面对“使君”求爱,她断然拒绝,而且拒绝得有理有力,机智中不乏幽默:你有老婆,我有丈夫。我的丈夫并不比你差,也是一位“市长”,而且长得很漂亮(言下之意:比你强多了)。很显然,姑娘的拒绝实为机智的敷衍之辞(真有这样的夫君,她还用采桑吗?),但已足以表明姑娘的不慕虚荣、不畏权贵和她的勇敢机智、幽默风趣。由此可见,“使君”的出现,使姑娘的形象更加完美,“使君”不过是诗作者塑造这位理想的美女的一个陪衬、一个道具而已。

  至于教参说的“本篇的主人公不畏权势,勇于斗争又善于斗争,战胜了对方,维护了妇女的尊严。全诗洋溢着乐观气息,结尾带有喜剧色彩。”则纯属主观臆断。诗歌以罗敷的致词戛然而止,并无下文。作为一首配乐歌唱的民歌,至此已完成了对理想姑娘的塑造,也无需下文。但就诗歌本身而言,我们不能说她“战胜了对方,维护了妇女的尊严”,更不能说“结尾带有喜剧色彩”。如果允许合理想象的话,那么,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得出罗敷的致词是没有多少威慑力的。假如“使君”是一位谦谦君子,也许会就此罢休;如果是一位“荒淫无耻”的好色之徒(这种可能性很大),后果则不堪设想。所以,仅凭罗敷的一段致辞,就妄言她“战胜了对方,维护了妇女的尊严”,并断言“结尾带有喜剧色彩”,是缺乏说服力的,而且与上文“封建社会里妇女地位低下……往往成为权势者的猎物、玩物”的分析自相矛盾。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材、教参编写者们由于受“传统思想”的束缚和“习惯势力”影响,对作品的介绍往往不是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进行客观的分析,而是根据“形势”的需要,把现时的政治思想观念和个人的态度强加在作品身上,贴上一些政治标签,使原作的主题思想、感情色彩、艺术趣味都走了调、变了味。而我们广大语文教师也习惯于照本宣科、人云亦云,把语文教学搞得僵化,生硬,干干巴巴,使语文教学失去了应有的情趣和魅力。这就难怪学生讨厌我们的语文课了。时代已进入二十一世纪,语文教学要与时俱进,该是抛弃“传统思想”和“习惯势力”,还作品以本来面目、还语文教学以应有魅力的时候了。

  薄见浅识,不知当否,请名家指教。

  四、扩展阅读

                    陌上桑
                    曹操
             驾虹霓,乘赤云,登彼九疑历玉门。
             济天汉,至昆仑,见西王母谒东君。
             交赤松,及羡门,受要秘道爱精神。
             食芝英,饮醴泉,柱杖桂枝佩秋兰。
《第六册:陌上桑》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210746.html

  • 上一篇范文: 《白杨》
  • 下一篇范文: 《墨池记 》

  •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初中语文教案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