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文史论文 >> 中国史论文 >> 正文

对后文革时期中国近代史学研究状况的反思


摘 要:后文革时期我国近代史学研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内容上的再生历史、盲点及史学取向与碎化等,二是理论上的铁律、范式、二元对立模式等,三是研究者素质上的视野不开阔、思维狭隘、书写话语欠规范及境界低下等,四是方法上的视角单一、讨论及宏观与创新不足等。总体来看,80年代流行的是自由主义,90年代是保守主义,这必将极大地影响着21世纪的史学走向。

关键词:后文革时期;中国近代史学;研究状况;反思

后文革时期(1976年至今)的中国史学对21世纪的史学走向影响很大。文革已经为80年代成长起来的新一代研究者所渐渐淡忘、淡化,它的影子越来越遥远、模糊,对它的反思渐渐失却听众,"文革情结"已经成为历史名词。

那么,如何评估后文革时期的中国史学(以狭义上的中国近代史学为主)呢?这牵涉到生存危机(subsistence crisis)问题。表现有二:其一,学界缺乏的是震撼力的成果(多是"承乏"之作),流露的往往是做作的苍凉。现今学界论著有如泉涌,但再过十年二十年后,还值得提及、纪念的,会不会廖若星辰?五十年呢?又有谁属于耀眼的晨星,隐没于另一个时代的曙光里?其二,许多问题研究不是清晰了而是糊涂了。有些问题本来可以说清楚,但就是说不清、道不明。

基于此,人们不禁会问:是什么束缚了历史?哪儿出了毛病?现在的学者在想什么?

有一点毫无疑问,一个必须变革、打烂一切的时刻已经到来,这是一个史学改革(甚至是革命)的前夜。

一、研究内容

对逝去如斯的历史遗迹,需要重新定位。

1、叠加--"再生"历史

我们在干什么?我们在研究什么?历史回收站是垃圾处理场还是知识精品廊?我们必须反思知识体系本身。

历史学就其内容而言可分为原生形态的历史与次生形态的历史,这其中,治史者本身感情的注入、认同标准起了很大作用。毕竟,历史记忆是按照一种历史积淀的标准(直感记录)和当下需要的价值来选择的。

金克木在《秦汉历史数学》一文中说:"历史确实是数学,虽是人所创造,但不知道人的感情爱憎和道德善恶,只按照自己的隐秘公式运行。"[1]这里说的是原滋原味的原生历史。

但是,展现在我们治史者眼前的往往不是原生的,而是后生的--膨胀性历史。鲁迅在《华盖集o忽然想起》中指出:历史上都写着中国的灵魂,指示着将来的命运,只因为涂饰太厚,废话太多,所以很不容易察出底细来。萨义德提出了"理论旅行"假说:一种理论在其流行之中形成的潮流,可以使文化、知识得以滋润,也会变异。近代历史被摆在现代屠案、祭坛上,任人宰割,近代的人们被当代史学导演们强行套上了与之身份不符的现代文化衫。

历史衍化为滑稽的历史、意念中的历史--不真实的历史,臆言--狗尾续貂,历史产生了分泌物--病料,连词语也被意识形态化了。这其中,意识架构、文化定势--解读的参照系、实用层面的效验--意识转换的关键等都起着作用,它们是史学中那"看不见的手"--上帝之手。

信史难求,假史化为信史时,错误就渐渐地生出美丽。治史者成了化妆师。

近代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内容就是经过一道道程序制作出来的。如琦善,先是宰辅大臣,接着变成奸臣,而后是卖国贼;洪仁玕,先是外国侵略者代理人,再是大英雄(气节上),后是改革家;又如缠足,先论美丑,依次论的是卫生话语、国运、祸水论。历史就是如此的叠加。

历史上存在有当事人都不知道但却实实在在的内容,如赵州桥所蕴含的拱桥力学原理、天坛回音壁所蕴含的声学原理,等等。阐述这些问题时,千万要小心,一不注意就衍化、生成人为历史。

传统封建思想严重的洪秀全,身上却挂满了反封建的花环。自发也同时化为自觉。

治史者不是在描述历史,而是在创造历史。治史者也是人民的组成部分,"当然"也有"权利"创造历史,因为历史是由人民创造的。所以,他们可以放大缠足时的呻吟,抹去放足时的呻吟。凭心而论,鸦片战争的影响有没有被过于放大?历史本来没有谜,谜乃后人的创造。

中国历史是双层的,官方层面与民间层面,二者之间的界限的模糊,演化为由个性化描述向集体狂欢的过渡,历史正是对这种集体狂欢的积淀成记忆--集体记忆。

一切历史之所以都是当代史,一代人之所以有一代人的史学,是基于价值观念的差异,而思想史的主要特征之一是观念史,这使得思想史有一些代相叠加的积淀,而渐渐衍化为历史,其中一部分化为学术史,一部分溶入历史本身。

对当下性影响的强调,使得今天看来大逆不道,可能就是历史的真实写照。

历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女孩子,不能需要什么就在历史上找些什么,全然不顾当时人话语的语境。

哥伦布想去印度,结果却发现了美洲,历史跟他开了个玩笑,历史研究又何尝不是常常如是啊!

治史者之所以常常犯错误,是因为他们常常企图驾驭历史。

我们需要反璞归真,重建史实,需要了解历史的底色、对比色……正如福柯在疯癫史研究中说:有必要试着追溯历史上疯癫发展历程的开端,在没有经过皴染和涂抹的历史时间中重走一趟,再度确定眼中之历史。 tcP1 .x0egT-U~~}.F+4gxHiC$EKU[wM电子商务毕业论文% 6_(v*kh.=!.7j81O3EsvFd

2、盲点--尘封的历史

近代中国的脚步太过匆忙,史学研究也随之浮光掠影,着意于表态的廓清层次--显性历史,从而留下了太多的空白--盲点,即历史记忆的缺失--忘却的历史、历史背后的历史。

潜规则--体制外运作,潜藏在被历史遗忘的角落。

感情记忆,即史学研究中的情感因素,它的丧失使得历史失掉了紧张和复杂,变成了可以由统计学替代的死知识。

中国近代史的主体是什么?不是对西方冲击的反应,而是中国历史自身的发展。鸦片战争像一把锋利的刀,但抽刀断水水更流,割不断有着数千年文化的中国历史。西学的影响极其有限,更多的是传统的正负面影响的交织。如张之洞,人们往往关注他的中体西用,而忽略了他的通经致用,死守底线。对复杂人物的诠释,单纯从西方影响一面来看,是无法自圆其说的。如洪秀全,基督教的三位一体,他理解么?传统社会伴有相契合(暗合)的文化,历史进入近代后传统的破坏伴随而来的是外来方法,水土不服。西学内化,谈何容易。论文对后文革时期中国近代史学研究状况的反思来自WWW.66WEN.COM免费论文网

爱国是近代一个核心观念,但是,近代国人的国家观念的原生形态究竟如何?

人们关注的是反缠足运动,而对妇女放足后的心理落差等却几乎无人问津。

制度与观念之间有一个先后,这是差序。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指出了人的观念与现行法治的冲突。理论上的"好现象"到了实践中却使人无法叫好,法律制订者的意愿与法律实际所产生的影响总是南辕北辙。但是,人们往往只是关注良好愿望,予以理论层次的肯定,而忽视实践层面上的结果。

审美观不过是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其水下那支撑这种观念的社会交往体制和社会方式,当然更为广阔深厚。审美与健康的关联次于与经济、政治的关联,如在20世纪初西欧人以胖为美,而今则以瘦、黑为美,以凸现个人为美,即为一例。

诉诸"性理名教",往往导致忽略"事实真情"与细节,及其中包含的启迪与意义。道德一旦上升到批判层面,细节就失去了原有的意义,至于细节中所蕴涵的信息、教训更是成了毫无用处的废物。

近代以前中国为什么没有大部头的人物传记?为什么没有影响大的女哲学家?

实际中先有社会史,后有社会学,而学科的形成却是先有社会学而后有社会史,这是为什么?

儿童史,贫苦文化、地主文化,更是无人问津。

近代自由分积极的自由与消极的自由,内在的自由要求与外在的自由空间。但这只是荒野上开放的寂寞的自由之花,无声无息,无人喝彩。

我们总是说工人+农民是天然联盟,事实上绅+商也是天然联盟。四民之首+四民之殿。士农工商被分解为士+商和农+工,近代社会被简单化了。

现今学者注重六七十年代的洋务运动,90年代的甲午战争、戊戌变法,但对80年代则重视不足,仅有的关注也只是西南少数中法战争史研究者。从研究商人的角度不可不重视80年代。值得注意的是,日本早期维新扶持的是政商,80年代则出售国有企业。日本成功了,成功就成功在80年代。清政府错过了对民族、国家甚而自身统治都十分有利的绝佳时机,我国也因此失去了一次宝贵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机遇。

太多太多的盲点,太多太多的遗珠……

是史学的魅力使以至此么?不是,是情感使然。

历史就像墓地一样,一进入就会动情,理性在墓地永远没有立足之地,不论你是唯物主义者与否。我们需要在现实的爱、恨与超脱的心中寻找一种恬淡,追求中性认识,以深入到历史的深处、阴影、黑幕里,减少盲点。

当然,尽管历史研究排斥感情的羼入,强调冷静

《对后文革时期中国近代史学研究状况的反思》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211031.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中国史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