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光与曙光——从明代宗教意识看中国近代文明的发端
步入了“衰世”。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211352.html
但是,近代化不等于西方化。同时,与欧洲的飞跃式发展相对应的,并不一定就是停滞或倒退。中国的社会经济仍然在发展着(只是这种发展相对于同时代的欧洲稍见迟缓),并且创造了中国农耕文明的鼎盛时期。[9]商品经济亦有较大发展,对社会生活各方面产生了强烈冲击。
明代农耕文明的鼎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明代,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经济全面高涨。宋应星《天工开物》广泛涉及30种工农业生产技术,基本上处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10]明太祖建国后,总结元亡教训,提出了“民富则亲,民贫则离;民之贫富,国家休戚系焉”[11]的思想,竭力主张发展农业生产,“阜民之财,息民之力”,给民以“实惠”。通过一系列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措施如实行屯田、鼓励垦荒、兴修水利工程、提倡种植经济作物,引进外国新的农作物品种等,使得农作物产量大幅度提高。到洪武二十六年,“米粟自输京师数百万石外,府、县仓廪蓄积甚丰。”[12]在生产发展的前提下,农产品得以被更多地投入市场。山东西部东昌府出产的棉花,“商人贸于四方”;[13]兖州府郓城县的棉花,“贾人转鬻江南”。[14]另一方面,经济作物和手工业品集中产地对粮食的需求,也促进了部分粮食的商品化。顾炎武记载松江、嘉定一带,“县不产米,仰食四方,夏麦方熟,秋禾既登,商人载米而来者,舳舻相衔。”[15]正是当时情况的写照。
《灵光与曙光——从明代宗教意识看中国近代文明的发端(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