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文史论文 >> 中国史论文 >> 正文

苍狼:《大公报》兴衰百年祭


一、"四不原则"

据新出版的《百年沧桑--王芸生与大公报》一书介绍,《大公报》创办于1902年 ,迄今将近100年,其创始人为当今闻人英若诚先生的父亲英敛之先生。所谓"大公",乃"忘己之为大,无私之谓公"之意,即无所不包,采纳群论,毫无偏心。在24年的惨淡经营之后,由吴鼎昌、胡政之和张季鸾以新记公司名义接手。他们将"大公"的涵义更具体化为"不党、不卖、不私、不盲"八字,张季鸾对此的解释是:"曰不党:纯以公民之地位,发表意见,此外无成见,无背景。凡其行为利于国者,拥护之;其害国者,纠弹之。曰不卖:声明不以言论作交易,不受一切带有政治性质之金钱补助,且不接受政治方面入股投资。是以吾人之言论,或不免囿于智识及感情,而断不以金钱所左右。曰不私:本社同人,除愿忠于报纸固有之职务外,并无他图。易言之,对于报纸并无私用,愿向全国开放,使为公众喉舌。曰不盲:夫随声附和,是谓盲动,评诋激烈、昧于事实,是谓盲争。吾人诚不明,而不愿限于盲。"正是这"四不原则",是上个世纪初中国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一种舆论理想,既铸就了《大公报》的辉煌,也导致了《大公报》的尴尬。

二、"大骂小帮忙"

吴鼎昌执掌《大公报》时期,除了以"四不原则"为社训外,还宣布《大公报》以文章报国 ,以"文人论政"为特征,但论政而不参政,经营不为赢利,代民众讲话。抗战期间,《大公报》辗展于津、沪、汉、桂、渝、港,六易其馆,颠沛流离,历尽艰危,坚持不在日本人统治下出版一天。1937年11月,日军占领上海,要求在租界里出版的《大公报》仍要送检。《大公报》拒绝送检,于限期前一天断然停刊。在停刊号上,王芸生撰写《不投降论》的社评:"我们是报人,生平深怀文章报国之志,在平时,我们对国家无所赞襄,对同胞无所贡 献,深感惭愧。到今天,我们所能自勉,兼为同胞勉者,惟有这三个字--不投降。"正因如此气节,1941年,美国著名的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将其最优异贡献奖授予《大公报》,后来联合国又推选《大公报》为全世界最具代表性的三份中文报纸之一。

1942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大公报》总经理胡政之陷落香港,情况危急。王芸生出面,陈布雷答应让胡乘机抵渝。王芸生去机场接人,直到最后一班飞机也未见胡的踪影,只见大批箱笼、几条洋狗和老妈子从飞机上下来,由身穿洋装戴墨镜的孔二小姐接去。王芸生愤怒已极,发表了一篇措词严厉的社评,曝光了"飞机洋狗事件",并揭露了外交部长郭泰祺利用公款购置私宅的丑行。文章发表后,引起巨大影响,蒋介石当即撤掉了郭泰祺的职务。但这仍未能平民愤,在遵义的浙大和昆明联大的学生先后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甚至喊出了打倒国民党的口号。此后,《大公报》还针对河南旱灾饿死几百万人的景象,连续发表了《豫灾实录》的长篇通讯及《看重庆,念中原!》的社评,社评说:"谁知道那三千万同胞,大都已深陷在饥谨死亡的地狱……吃杂草的毒发而死,吃干树皮的忍不住刺喉绞肠之苦。把妻女驮到遥远的人肉市场,未必能换到几斗粮食……忆童时读杜甫所咏叹的《石豪吏》辄为之掩卷太息,乃不意竟依稀见于今日的事实。"文章发表的当晚,国民党军委停刊三日的命令就送来了,结果销路大涨。1944年底,王芸生还发表过《最近的战局观》的时评,要求蒋介石亲自督战;针对国民党政治黑暗、仕途污浊、官场腐败,以至妨碍抗战的事实,王芸生还发表 了《为国家求饶》的社评,猛烈抨击官僚和国难商人,强烈要求罢免孔祥熙和何应钦,三呼 "请你们饶了国家吧!"当然,抗检和被停刊的事也多次发生,有力的驳斥了个别人污蔑《大公报》对国民党是"小骂大帮忙"的谬论。在一党独裁的天下,一份微弱的民间报纸能到 此已创造了奇迹,一点不妥协是绝对不可能的。笔者甚至认为,《大公报》对国民党是"大骂小帮忙"。

据《百年沧桑》一书介绍,《大公报》对国民党的帮忙只有两次:一次是"飞机洋狗事件"后,在阵布雷的再三请求下,王芸生发表了《青年与政治》的社论,劝学生不要闹事。另一次则是,在抗战的最艰难阶段的1943年春,《大公报》发起了著名的"爱悔恨"运动。《大公报》认为,耶稣济世是由于爱,马克思倡社会革命是由于恨,佛陀普渡众生由于悔。在题为《我们还需要加点劲!》的社评中,《大公报》呼吁:"我们要爱,爱国,爱族,爱人,爱事,爱理;凡我所爱,生死以之,爱护到底!我们要恨,恨敌人,恨汉奸,恨一切口是心非,损人利己,对人无情,对国无热爱,贪赃枉法,以及做事不尽职的人!我们要悔,要忏悔自己,上自各位领袖,下至庶民,人人都要低首于自己的良心面前,忏悔三天!省察自己的言行,检查自己的内心,痛切忏悔自己的大小一切过失!"这是一场狂飙运动,一洗人们胸中的萎靡和麻木,仿佛一把火种,"使人们的心灵深处冒起浓烟"。但是,国民党当局却大为不满,吴稚晖出面讲话:"《大公报》宣传爱恨悔,有些形迹可疑。因为孙中山先生的学说只讲仁爱,从不讲恨。恨是马克思的理论,大公报恐怕是替共产党做宣传。"当即命令停止"爱恨悔"的宣传。

《大公报》最得意的宣传是,重庆大轰炸后期,国民党束手无策,张季鸾希望报纸用空言安慰国人打击敌人,指使王芸生发表社评,"当敌机空袭我们时,《我们在割稻子》"。这一象征性用语,正如唐振常先生的评价,"代表了中国人民的坚毅精神",代表了中国知识分子不苟的气节。"

三、"这是委员长的意思"〖BQ]^i76T _v Bkn0dsx/5:yRc=`{O9@w)英语毕业论文aG?ZK^jq*ofc#4%# 5d9AO

大凡政治人物,对于舆论,虽刻意要求一致,但不等于他不重视舆论,甚至说重视过了头。蒋介石一再企图拉拢《大公报》,阴谋未能得逞,就千方百计加以钳制。《大公报》对国民党的批评,使他如芒刺在背,几次伺机除之,但碍于日寇当前和社会的力量未能成功。无论如何,读《大公报》却是他的必修课,据说,蒋的办公室、餐厅和卧室各放一份《大公报》。而毛泽东对《大公报》的重视就更不必说了。1944年"中外记者参观团"抵延安,毛不仅隆重宴请大公报记者,还发表了重要讲话,盛赞"只有大公报不称共产党为'匪'"。张季鸾死于重庆的防空洞,蒋介石以及国民政府都发来了唁电和褒扬令,毛泽东、周恩来、董必武、邓颖超、王明、博古、吴玉章、林伯渠也都发来了唁电,国共两党领导人的评价之高和悼念活动的隆重都创了"记录",甚至连流氓大亨杜月笙都抚棺痛哭,连呼"张四哥,四哥",悲痛至极。?论文苍狼:《大公报》兴衰百年祭来自WWW.66WEN.COM免费论文网

真正将《大公报》导入辉煌历程的报人,除了张季鸾,就是王芸生。王芸生自进入《大公报》后,生活清贪、孜孜以求,用高尚的人格和过硬的业务水平为中国新闻界树立了榜样。据其子王芝琛先生回忆:1938年,国民政府聘请王先生担任"军委会参议"。由于他有过多次拒绝当官的"前科",送来聘书的同时,陈布雷还亲自打了电话:"这是委员长的意思,请勉强收下吧,好在只是个空头衔。"到了月底,军委会竟送来了高额薪水。王芸生非常生气,将聘书和钱如数退还。陈诚将军当面对他说:"芸生先生,你不要太清高了!"王先生解释说,"我服从司马迁的一句话,'戴盆何能望天?'"意思说,头上已经戴上了新闻记者的盆子,便看不见别的了。?

另两则故事,更能体现王芸生的个性:?

其一,抗战期间,国民党中宣部每周都要举行例行招待会。正当长沙弃守时,例行的记者招待会由一位陆军少校主持,他对战局推测守口如瓶,答记者问,总是说:"军事秘密!"当时局势严重,记者更纳闷,鼓噪唏嘘,由在座的财政部长俞鸿钧出面解围,风波始平。突然,坐在前排的王芸生站了起来:"这是什么话?成什么体统?抗什么战?究竟机什么密呀?简直气死人。不听招待会了,走,大家都走,各位同仁跟我走。"会场气氛紧张,不欢而散,有人小声说:"王先生发脾气了,好家伙,除了他谁敢?有种有种!"?

其二,早在1940年夏,四川粮价暴涨,百姓叫苦不迭,王芸生发表了题为《天时人事之雨》的社评,呼吁用曹操借人头的办法,杀几个囤积居奇的奸商,以平抑粮价。第二年,针对国民党严重的贪污腐败现象,《大公报》发表了一系列社论,主张"收缩钞券"、"收缩信用"、"收缩事为",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行政院副院长孔祥熙坐不住了,一天,他专门邀请王芸生喝茶,并有六位部长陪同。入座之后,孔发言,就大公报的社论引用数字不确,表示抗议。场内气氛紧张,王芸生气定神闲,当即表示,若报上某点有差错,孔副院长或有关部门可致函大公报辩论或要求"更正"。?

建国前夕,天津《大公报》被改组为《进步日报》,虽号称"解放区第一家民间报纸",却有了党支部,并于6月17日发表了《新生宣言》;1948年,香港大公报复刊;1951年12月12日,重庆大公报公私合营,后改名为《重庆日报》;1953年初,上海大公报和天津《进步日报》合并,并宣布为公私合营;1957年,中国共产党中央正式发文,称《大公报》为分管财经报道的"党报";1966年,红卫兵查封《大公报》。?

值得庆幸的是,在1957年的"反右"斗争中,王芸生幸免于难。其后,他继续担任《大公报》社长,但不必管《大公报》的业务,专心修改《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一书。后奉毛主席的指示,与曹谷冰合写《1926-1949的旧大公报》一文,亲自忏悔《大公报》的历史。文革中,《大公报》被彻底砸烂,这次王芸生在劫难逃。据王芝琛回忆,王芸生蹲"牛棚"时, 偶尔可以回家。但回家时仍念念不忘"早请示"、"晚汇报",若不

《苍狼:《大公报》兴衰百年祭》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211721.html

  • 上一篇范文: 近代日本海军的崛起
  • 下一篇范文: 美国的宣战权

  •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中国史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