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劳动号子
课题
第二课:劳动号子
课时:3-1
序号:5
教学目标
一、了解民歌的起源及劳动号子的特点。
二、通过欣赏《打夯歌》,感受劳动号子的音调和风格特点。
重点难点
重点:激发学生对我国民歌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
板书、图片、录音。
教学过程
分步目标
预设活动过程
个性化思考
一、唱唱。
二、了解民歌。
三、欣赏《打夯歌》。
1、教师出示。(略)
2、听琴演奏旋律。
3、跟琴轻声唱。
4、指导运用气息,唱得有弹性,有力度,咬字要清楚。
提醒坐姿:坐前半张凳子。上身挺起。
气息:运用小腹的力量支持声音。轻,但不等于虚。
1、板书:民歌。学生说说自己对民歌的了解,自己知道哪些民歌。
2、教师介绍:民歌是由人民群众集体创作的歌曲,它往往通过人们口头世代传唱而流传于某些地区,有着明显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乡土气息。
3、板书民歌的类型:劳动号子、山歌、小调。
4、学生看书,学着老师的样子来介绍“劳动号子”:劳动号子是民歌的一种,产生于体力劳动的过程中,与劳动节奏紧密配合,曲调粗犷有力。
1、出示图片,了解什么叫打夯。
2、初听,感受。
3、讨论它的特点:
(1)、节奏:与劳动的节奏紧密配合。有点类似与劳动的吆喝。
(2)、音调:粗犷有力,起到一个“发力”的作用。
(3)、演唱形式:一领众和。
4、复听,再次感受劳动号子的以上特点。和着音乐做一做打夯的动作。
5、跟录音学唱。
比比谁学得最好。(有没有把打夯的力度与节奏表现出来,教师对感受得到位的同学予以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