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人眼中的日本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山河相连,故而很早以前就发生了联系。但是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和航海交通技术的局限,使这一联系十分有限,相互之间的交流也受到了很大影响。所以,两国之间的相互了解的加深的过程是一个缓慢的、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一变化发展的过程,均记载在相关的史料中。但是由于在八世纪以前,日本列岛仍处在原始社会末期或刚开化的时代,没有文字,当然也没有用文字记载的历史。虽然后来的《古事记》和《日本书记》等对日本的上古历史作了一些追记,但是却多是根据神话传说而来,不能作为信史。正因为这些原因,要比较真实的了解日本的古代,即“史前时代”或“大倭史阙时代”这一段时期的日本列岛情况,中国史籍的相关记载,就成了唯一可据的文献。
我泡了两个晚上的史料室,收集整理了一部分相关史料,加以整合,略为评述,摆上台来供大家参考参考。由于在下水平有限,错误疏漏之处在所难免,请各位不吝指正。
当然,这些史籍是中国古人写的,那么纵然是“用历史说话”,但仍不免带有作者的立场、观点,乃至于衡量事物的标准也是中国式的,所以我取题目不能叫“日本上古时代简况”,而只能叫作“中国古人眼中的日本”了。
(一)地理状况
《后汉书》载:“倭在韩东南大海中,依山岛为居,凡百余国。……其地大较在会稽。东冶之东,与朱崖、檐耳相近,故而法俗多同。”《魏志》载:“倭人在带方东南大海中,依山岛为国邑,旧百余国。……计其道里,当在会稽、东冶之东。”《隋书》载:“倭国在百济、新罗东南,水陆三千里,于大海之中,依山岛而居。……夷人不知里数,但记以日,其国境东西五月行,南北三月行,各至于海。其地势东高西下。”《旧唐书》曰:“……四面小岛,五十余国,皆附属焉。……又云其国境东西南北数千里,西界、南界咸至大海,东界、北界有大山为限,山外即毛人之国。”
由以上记载可知,中国古人对日本列岛的地理认识,大致有如下三点:
1.确认日本是个岛国,位于中国东南海中,多山,地势西高东低,这一点是基本正确的。古代中国文明中心在今黄河流域的中原一带,由山东半岛出发,前往日本,日本自然位于中国的东南了。
2.日本是个狭长的国家,且东西长,南北短。这一点在现在来看是明显不符合事实的,古人之所以得出这一结论,我估计大概是将东北方误认为了东方。而后来的史家就把这一记载当做了定论而附和,未加考证。这一错误一直延续了一千年,直到明朝的研究日本的专著《日本考》都还说“地势东高西下,东西数千里,南北数百里”,可见谬误的程度有多深。
3.日本由许许多多的小国组成,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家,这说明在当时,日本还出于部落联盟时期。所谓的“毛人之国”从历史和地理位置来推测大概指的是虾夷人的“国家”吧。《新唐书》曾记载:“明年使者与虾夷人皆朝,虾夷亦居海岛中,其使者须长四尺许……”
(二)风俗习惯
中国史书中关于日本历史的记载,一般都还比较准确,但是对于风俗习惯方面,却有很多和具体情况不同,甚至相去甚远的。这种情况是因为当时两国文化水平不同决定的,所以我们应该承认这一点,并由这一实际情况为出发点来进行考虑。
公元前后,日本人是“男子无大小,皆黯面文身”。文身的原因是“所以厌大鱼水禽”,以后才是作为装饰,并以文身来明确身份等级。《隋书.倭国传》载:“男女多黯臂点面文身。”这种习惯与古代中国吴越之人颇为相似,所以有日本人是吴太伯后裔一说。现在从日本列岛上出土的填轮等遗物中来看,这种描述是合乎史实的。
在服制方面,《魏志.倭人传》说:“男子皆露玠,以木棉招头,其衣横幅,但结束相连,略无缝。妇人被发曲玠,作衣如单被,穿其中央,贯头衣之。”到隋朝时,变成了“男子衣裙褥,其袖微笑;履如耧形,漆其上,系之于脚,人庶多跣足;不得用金银为饰,故时衣横幅,结束相连而无缝。头亦无冠,但束发于两耳上;至隋,其王始制冠,以锦采为之,以金银镂花为饰。妇人束发于后,亦衣裙褥,裳皆有撰。纤竹为梳,编草为荐”。唐代时,记载就更详细了,但大体上是差不多的。《旧唐书》说:“衣服之制,颇类新罗。”
在生活方面,《魏志.倭人传》说:“有屋室,父母兄弟卧息异处。……其会同坐起,父子男女无别。……其俗,国大人皆四五妇,下户或二三妇。”说明当时日本男女生活没有明显区别,处于对偶婚的保持阶段。隋代时,“婚嫁不取同姓,男女相悦者即为婚”,说明当时日本列岛已经完全脱离原始状态,在政策上不取同姓了,但从“男女相悦者即为婚”可知仍保留了某些原始的习俗。
在葬俗方面,《魏志.倭人传》说:“其死有棺无椁,封土作塚。始死停丧十余日,当时不食肉,丧主哭泣,他人就歌舞饮酒;已葬,举家诣水中澡浴,以为练沐。”有棺有椁,是中国人的葬俗,到了《隋书.倭国传》中就是“死者敛以棺椁”,说明日本那时候也有棺有椁了。
(三)国际地位
在中国正史的记载中,明显可见,日本在中国古人眼中属于四夷之一,因为与其相关的记载都归入蛮夷传,特别是东夷传中。在当时,“蛮夷戎狄”并不带有贬意,因为《后汉书》有云:“凡蛮夷戎狄,总名四夷者,犹公候伯子男皆是诸侯云。”所谓东夷,也是泛指中国本土以外的一些披发文身的民族而已。
既然古代中国将周边这些文明水平低于中国的国家成为蛮夷,那么,在国与国的交流中就不是平等的。实际上,在隋唐以前,却是如此,由下表历代对日本的称谓就可知一二。并且,在各种史籍中,都把日本使者来华称为“献见”、“朝
史籍名称 志传名 称谓
后汉书 东 夷 倭
三国志 东 夷 倭人
晋 书 东 夷 倭人
宋 书 夷 蛮 倭国
南齐书 东南夷 倭国
梁 书 东 夷 倭
南 史 夷眊下 倭国
北 史 四 夷 倭
隋 书 东 夷 倭国
旧唐书
东 夷
倭国、日本国
新唐书
东 夷
日本
贡”、“奉贡”、“遣使贡献”等。这种提法,直到满清天朝这个纸老虎被打扁之后才改变。
当时,日本也以蛮夷自居,如在一些史料中见到“倭王因使上表”、“答谢诏恩”、“我夷人僻在海隅”等字句。
但是到了后来,日本生产力发展了,有了统一的国家和一定程度的文明,于是民族自尊心也空前提高,不再满足于得到中国中央政府的册封了,而要求平起平坐。如《隋书》载,大业三年(607年)圣德太子派遣小野妹子来华所带国书上,就使用了对等的称呼,没有过去的“贡”、“献”等字眼,结果使“帝览之不悦,谓鸿胪卿曰,蛮夷书有无礼者,勿复以闻”。日本对中国观点改变也促使了中国人对日本看法的改变,从刚才的表中就可以观其大略。 综上所述,中国古人对日本的看法是基本客观的,尽管也在用中国的道德标准和价值取向来看日本,但是却较为准确的记载了日本蒙昧时代的历史,这一点是难能可贵的。
《中国古人眼中的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