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文史论文 >> 中国史论文 >> 正文

黄宝华:“清官”研究——羊续悬鱼,沽名钓誉?!


这个题目乍看有唐突先人的感觉,但笔者却认为这是的的确确的事实。

中华民族是一个热爱和崇敬清官的民族,这主要是几千年来专制制度所造就的刚正不阿、为民请命、廉洁奉公的人民父母官实在少之又少。他们的事迹以各种各样的形式为人民所广为传颂——这一点包公尤为突出。他甚直被人民尊奉为能降妖捉怪、无所不能的神仙。可见,人们对清官寄予太多的渴求与期望。

笔者并不是研究历史的,也并不想为早以盖棺定论的历史结论翻案,但是我们研究“清官”不能脱离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历史背景,这样才能得到一个比较全面和公正的结论。

羊续是东汉末年中国历史上一位为史书所极力称颂的清官,其事迹甚直被编为成语故事而广为人民所传颂。但笔者却难以苟同,现提出二、三疑点与大家共同探讨。

(1)江夏发生匪患,盗贼蜂起作乱,朝庭派羊续继江夏大守之职,居然迅速平息了匪乱。那么他依靠什么力量?首先应该是取得下层官僚的支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政令畅通,做到有令则行,有禁则止。但在东汉末年,皇帝公开买官鬻爵,贪污贿赂、腐败成风的社会环境下,他依靠什么来取得部下的信任和支持?那种环境下仅仅依靠自身的廉洁只会起到反作用,官僚阶级会把他当成“异端”而逐渐疏远与他的关系,甚直会把他架空。礼尚往来只能是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所以笔者认为“羊续悬鱼”只能是做些表面文章罢了。否则的话,他在江夏长久呆下去就很困难,更不用说平叛了。 (2)妻子、儿女来找他,因生活贫困不能供养而打发他们回了老家。据史载,羊续平时弊衣薄食、车马羸败,生活极其简朴。那么,他的俸禄哪里去了?笔者对历史的研究并不深刻,无法得知东汉时期的官俸到低有多少?但无论如何,作为地方大员、一方太守,养不起自己的妻子儿女,绝不是因为官俸太少。看来是另有他用,是救济百姓?还是官场应酬?史书上没有记载,我们不得而知。

(3)差点位列三公,居太慰之职,只是由于贿银拿不出,只好做罢。笔者就更加迷惑了:据《三国志》载,东汉末年,汉灵帝只知道卖官捞钱,“十常侍擅权,非亲不用,非仇不诛”。张让怎么选中了羊续居太尉之职呢?如果为了捞钱的话,就更不应该选象羊续这样不会投机钻营、巧取豪夺捞取好处的人。据《资政通鉴》——汉纪回十八载,中郎将张奂,平定境患,“奂论功当封,以不事宦官故不加封,唯赐钱十十万除家一人为郎”。既使张奂立下大功,因为不依附宦党,也得不到提升;而钜鹿太守司马直因拿不出贿银,又不忍心割剥百姓,于是就愤然服毒自杀(《后汉书、张让传》有详载)。我想司马直实在是被逼无奈,除非万不得一,绝不会走自杀这条路。而羊续竟然轻而易举的就回绝了。看来,羊续与十常侍关系至少不坏,才有可能被当选太尉之职,才不至于遭到祸患。而与他们搞好关系,单靠嘴皮子是不可能的,必须有实质的金钱贿赂。可见至少的官场应酬是必须做的,只是没有依此来搜刮老百姓罢了。好在当时没有受贿罪,否则的话,恐怕羊续也难以逃脱干系。

也许有人认为这是牵强附会、危言耸听,问题有那么严重吗?我们比较明代三大“阉党”势力集团,就可得出结论。王振是明英宗时最为显赫的权阉。据《守溪笔记》载,当时英宗不直呼其名,而呼其为“先生”,公候勋威呼其为“翁父”,文武百官见了王振“皆候拜”。“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这是王振的对人原则:国子监祭酒李时勉在王振生日不去拜访,王振逐以“砍文庙前古木为不敬”之名拘罪李时勉,并置百枷于李时勉身上,若不是皇太后出面干涉,李时勉必死无疑。监察御史李俨因仅见王振“不跪”遂被捕入锦衣狱,后谪戍铁岭卫。而武宗时权阉刘瑾更是擅作威福,骄横恣肆,朝庭大员和自己没关系的一律排斥,或勒令致仕或坐事罢免。又令各地镇守大监索取进俸,论地方大小,分等进献银两。对于索贿不成,或献银不足者,刘瑾往往“因中以法,欲置之死”(《明史纪事本末》卷四十三)。翰林学士吴俨,家资殷厚,刘瑾“尝有所求,俨不与”(同上),逐借故将其降职。平江伯陈熊,对刘瑾的公然索贿不理,刘瑾恼羞成怒,竟欲将其处死,后因其他大臣相求幸免于难,但刘瑾还是将其夺爵抄家,谪边充军。当时官史的任免原则就是以行贿多少而定,少者则贬斥,多者则擢升。而恶贯满盈,罪恶累累的魏中贤更是上至大学士九卿,下至郡县官吏,都是魏中贤清一色的私党。几乎一切异已,排斥净尽,真正做到“朝署一空”。魏中贤所掌东厂,骄横肆虐,所至动辄索金数千,索贿不成,滥兴大狱。故在魏中贤擅权时,朝庭上下、文武百官,往往以进献珍宝、金银自保,否则,就难免遭受其害。

张让残害忠良、为害朝堂、祸国殃民的劣迹并不比这三者逊色多少。

纵观中国历史,又有哪个朝代不存在十分严重的结党营私呢?无论宦官专权,藩镇割据还是朋党之争。朋党政治是历代王朝都深恶痛绝的事情,但最终都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其实专制制度下最大的党派就是皇帝党,只不过其利用掌握的权力把其特权从各个方面固定下来。由于其实质的和有效的监督和约束力量来自本阶级内部,这种自我监督和自我约束的方式促使了官吏们必须“结党”才能自保和发展,随着权力和势力的逐渐增大,监督和制约的力量就会愈来愈不起作用,势力膨胀到一定程度,就会无法控制。由于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来平衡这种行为,而权力中心只能有一个,于是残酷的争权斗争就成了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所以专制制度下朋党斗争始终是你死我活的生死斗争,最终结局只能是要么被消灭掉,要么变得更加强大。

可以看出专制制度下朋党政治的最主要特征就是权力的不可抑制性,其对社会造成的危害性可谓大矣。

首先容易造成恶性循环。一旦朋党政治形成,形势就很难逆转,因为一个党派的消失是以另一个或新的党派(也可能是皇帝党)的崛起为条件的,而且无论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正义的还是非正义的;明显的还是不明显的,只有这样才具备抗衡或消灭另一个党派的实力,所以朋党政治一旦形成,就会象单摆一样,权力中心在不同的新旧党派之间摆动(一朝天子一朝臣,不同的皇帝也会产生不同的权力中心)。一般情况下时间愈长,振动就愈激烈,危害就愈严重。在那种环境下,要保持中立是根本不可能的,不随波逐流的立刻就会遭到排斥。一旦“结党”成了官僚和政客生存的首要条件,所有的仁义道德、君臣大义、法律制度都会排在后边:“以德治国”几乎是历代王朝都身体力行的事,可惜却没有一个取得成效的。最后结果不都是官吏朋比为奸、以权谋私、贪污贿赂、腐败成风吗?%k% pnZ"'i=6&"=X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212867.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中国史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