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册24课峡江寺飞泉亭记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了解重要的文学文史常识。
2.掌握重要的文言词、句、熟练、准确流畅地诵读文言散文。3.体会课文率真自然,清新淡雅的艺术风格。
(=)能力训练点
1.学会抓重点词句分析整篇文章语言特点的方法。
2.能准确默读优美的古山水游记散文。
(三)德育渗透点
1.通过学习这篇优美的散文,加深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通过了解袁枚的文学主张,我们做人处事也应有自己的主见,不人云亦云。
(四)美育渗透点
1.体会祖国山河之美,进而陶冶情操。
2.通过作者清新淡雅的文风品味古散文文笔之美。
二、学法指导自学为主,教师稍作点拨,以读带动课文的学习。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通过文意,准确翻译,借助工具书以及书后注释,并同学之间讨论解决本文重点。
2.难点体会本文率真自然,清新淡雅的艺术风格,通过具体词句的分析理解,通过反复朗读课文,解决这一难点。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准备介绍清远县峡山的录像或图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学生借助工具书,阅读翻译全文,反复诵读至背诵。
2.教师适当点拨重点词句以及难译词句。3.通过图片或录像展示文中所学之景,让学生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表现的情感。
七、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疏通文意,准确翻译课文,解决书后练习。
2.掌握课文明白晓畅的语言特点,品评作者清新淡雅的艺术风格。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整体感知峡江寺,在广东清远县峡山上,山上有飞瀑,而寺中飞泉亭就是便于瀑布而受清代著名诗人袁枚称赞的。今天我们一同感受在亭中于“水声”“棋声”“松声”“鸟声”“吟咏之声”中观瀑的情趣。
(三)教学过程 .
首先介绍作者袁枚让学生初步了解袁枚的作品风格。
按着教师范读课文,注意正音,正字。
再者学生跟读课文,掌握句读。
下面借助工具书,学生边读边译,教师点拨重点词句。
接下来教师设计问题学生讨论。
1.本文所写的内容。
2.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本章结构上的特点。
4.本文语言风格,举例说明。
归纳得出答案。
[参考答案] 。
1.作者通过在峡江寺飞泉亭观赏美景时“目悦”‘‘体适”以及无限乐景与娱乐事融合抒写.表现了对飞泉亭的赞赏,让人们既领略到优美的风光也体会了作者率真自然的情感。
2.作品表现了作者对飞泉亭的称赞,对亭中所见美景的赞美之情。
3.课文开头设计悬念,“至峡江寺意难决舍”接着列举“天台之瀑”“雁客瀑”“匡庐”“罗浮“‘青田之石门”等。“其体不适势不能久留”为下文写峡山美景、奇景,以及飞泉亭中观赏瀑布“水声…‘棋声…‘松声…‘鸟声…‘吟咏之声”“参错并奏”别有情趣,作衬托、铺垫,更突出飞泉亭之功,解决开头所说悬念“意难决舍”皆因“亭功之大”赞美之情溢于字里行间,结尾再抒眷恋之情“‘惟他日系之魂梦”。最后交代作记缘由。
4.本文语言明白晓畅。(课后练习三)
(四).总结、扩晨
作者在这篇短小的文章中,虽写景不多但言虽简而意境顿出,抒情笔墨更少,但情感率真自然,环境之优美,观者之欢愉,全都写出来了。文笔更是清隽流畅、朴实淡雅。
(五)布置作业
1.书后练习一、练习二
2.文中找出4~8个难评且重点实词翻译。
3.从文中找出5—8句重点语句,翻译。
4.背诵3、4、5节。
(六)板书设计
24、峡江寺飞泉亭记
意难决舍:天台 雁客等—目悦体不适
峡山
亭中
赏景---目悦(奇己) 不能久留
观瀑---体适 对比 亭功之大
观奕—乐景,乐事融合 不得已下山
五册24课峡江寺飞泉亭记由凹丫丫范文网教案频道http://fanwen.oyaya.net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五册24课峡江寺飞泉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