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千古寸心知
文章千古寸心知
250099山东实验中学李笑然
在书店琳琅满目的“泡沫文学”的重重包围下,我有幸从众多封面光鲜亮丽的书籍中寻觅到了这本经典著作——《千秋一寸心:周汝昌讲唐诗宋词》。封面毫不张扬,清新脱俗,一幅淡雅到极致的水墨画,令我一见钟情。
以前只知道周汝昌先生是红学大家,在夜以继日地通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才发现周老在古典诗词方面的造诣竟也如此深厚。诗心沧海,千秋沉浮。我从中寻觅情志,深思细读。
书名为《千秋一寸心》,取义于“诗圣”杜少陵诗“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周汝昌先生正是以他的心去探求古人之心,竭力追求两个“寸心”的契合。周老一再强调,读诗说诗,要懂得字音字义,要懂格律音节,要懂文化典故,要懂历史环境,更要懂中华民族的诗性、诗心、诗境、诗音。潜心捧读此书,就好像是与古人彼此会心、会意的过程。这本书的魅力也正在于周老对古人诗心的体会和阐发,着重的是对文心及笔致的深层领略,而不拘泥于文字表层的意思。周老引导我们用心去理解诗人的心,不仅仅是读诗,他给的是一条路,而不是一个释义。
就如李商隐的代表作《锦瑟》,自宋元以来,诸多评论家对这首诗的意旨揣测诸多,莫衷一是。而周老避开诗的释义、意旨不谈,“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一句,周老读出的是诗人无限的悲戚、难言的悲愤,如闻杜鹃之凄音,送春归去。一种复杂的怅惘之情,溢于言表。这正是周老体会诗心达到了极高境界的表现。
书中选取的有脍炙人口的名篇,也有名不见经传的“冷篇”,但周老的讲解都是精彩纷呈。 (作文大全 fanwen.oyaya.net) 即使是被评论家多次评说的大家之作,周老的讲解也绝不千篇一律人云亦云,而是用他渊博的学识加其慧心灵性去诠释诗的本心,且毫无哗众取宠之嫌。在一些不为人知的篇目的讲解上,周老更能很好地阐释其精髓,读来令人有耳目一新之感。
如秦观《满庭芳》开头四个字“山抹微云”中的“抹”字实在是新奇别致,别有意趣。秦观也在这个字上享了盛名,就连东坡都赞一句“山抹微云秦学士,露花倒影柳屯田”。有些评论家认为接下来的“天连衰草”中的“连”字太平易,改成“黏”字最好。“黏”字虽听起来不同俗常,周老却不轻易苟同,从艺术和词义角度条理清晰地反驳了改为“黏”字的观点,认为“连”字十分妥当。
再如王实甫的《赏花时》。这是《西厢记》里的曲子,知者未必很多,但周老把此曲摘出来单独赏析。一句“花落水流红”被千古传诵,整首诗字字平常,语语常规,却好似道出了万端愁绪,难以排遣。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诚如老先生所说:“以我之诗心,鉴照古人之诗心,又以你之诗心,鉴照我之诗心,三心相映,真情斯见;虽隔千秋,欣如晤面。”周老,又有多少人谙知您的一寸心?
《文章千古寸心知》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21316.html
250099山东实验中学李笑然
在书店琳琅满目的“泡沫文学”的重重包围下,我有幸从众多封面光鲜亮丽的书籍中寻觅到了这本经典著作——《千秋一寸心:周汝昌讲唐诗宋词》。封面毫不张扬,清新脱俗,一幅淡雅到极致的水墨画,令我一见钟情。
以前只知道周汝昌先生是红学大家,在夜以继日地通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才发现周老在古典诗词方面的造诣竟也如此深厚。诗心沧海,千秋沉浮。我从中寻觅情志,深思细读。
书名为《千秋一寸心》,取义于“诗圣”杜少陵诗“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周汝昌先生正是以他的心去探求古人之心,竭力追求两个“寸心”的契合。周老一再强调,读诗说诗,要懂得字音字义,要懂格律音节,要懂文化典故,要懂历史环境,更要懂中华民族的诗性、诗心、诗境、诗音。潜心捧读此书,就好像是与古人彼此会心、会意的过程。这本书的魅力也正在于周老对古人诗心的体会和阐发,着重的是对文心及笔致的深层领略,而不拘泥于文字表层的意思。周老引导我们用心去理解诗人的心,不仅仅是读诗,他给的是一条路,而不是一个释义。
就如李商隐的代表作《锦瑟》,自宋元以来,诸多评论家对这首诗的意旨揣测诸多,莫衷一是。而周老避开诗的释义、意旨不谈,“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一句,周老读出的是诗人无限的悲戚、难言的悲愤,如闻杜鹃之凄音,送春归去。一种复杂的怅惘之情,溢于言表。这正是周老体会诗心达到了极高境界的表现。
书中选取的有脍炙人口的名篇,也有名不见经传的“冷篇”,但周老的讲解都是精彩纷呈。 (作文大全 fanwen.oyaya.net) 即使是被评论家多次评说的大家之作,周老的讲解也绝不千篇一律人云亦云,而是用他渊博的学识加其慧心灵性去诠释诗的本心,且毫无哗众取宠之嫌。在一些不为人知的篇目的讲解上,周老更能很好地阐释其精髓,读来令人有耳目一新之感。
如秦观《满庭芳》开头四个字“山抹微云”中的“抹”字实在是新奇别致,别有意趣。秦观也在这个字上享了盛名,就连东坡都赞一句“山抹微云秦学士,露花倒影柳屯田”。有些评论家认为接下来的“天连衰草”中的“连”字太平易,改成“黏”字最好。“黏”字虽听起来不同俗常,周老却不轻易苟同,从艺术和词义角度条理清晰地反驳了改为“黏”字的观点,认为“连”字十分妥当。
再如王实甫的《赏花时》。这是《西厢记》里的曲子,知者未必很多,但周老把此曲摘出来单独赏析。一句“花落水流红”被千古传诵,整首诗字字平常,语语常规,却好似道出了万端愁绪,难以排遣。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诚如老先生所说:“以我之诗心,鉴照古人之诗心,又以你之诗心,鉴照我之诗心,三心相映,真情斯见;虽隔千秋,欣如晤面。”周老,又有多少人谙知您的一寸心?
《文章千古寸心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