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文史论文 >> 中国史论文 >> 正文

论苏州的平民教育运动(1924-1928)


一次。宗旨是补充平民常识;灌输时事概要并加以分析及批评,使平民对政治观念有深切的了解及认识;平民文艺之陶冶。原则是民众化、革命化。包括的门类:时事评论约占十分之二,时事记要约占十分之三,常识约占十分之三,文艺约占十分之二。1928年一月正式出版第一期,“材料丰富、言论平正”,第四期于1925年2月15日出版,内容约分“小言论小言论、国内记载、本城记载、平民识库、民间等数栏”,其中“民间”一栏专载平民化的朴实文艺。每张仅收印刷费二十文,各送报人处均有出售,也可直接在吴县前市政筹备处教育科订阅。平民周刊的出版,丰富了平民学校之外的知识,又可以增加其对时事的了解及陶冶其文化情操。
  
  三、苏州平民教育运动的影响
  
  首先,在苏州城兴起了一股兴办平民教育的潮流,引起各界对平民教育的重视。自从苏州平民教育会成立并创办平民学校之后,各社会团体和学校也开始注重平民学校的开办。有的团体即使遇到费用困难的情形,也要想法设法继续筹款开办平校。谢衙前晏成中学公民学社,以普及平民教育为宗旨,历年所办之平民夜校相当有成绩,虽然经济支绌,社长冯教准先生仍决意继续开办,并向上海华剧各大影片公司订运最新国产名片来苏放映,每周一次,所筹之款,全数充当平民夜校之经费已完成该社普及平民教育的宗旨。桃坞中学的学生于暑假期间,将该校学生自五卅后所有的素食膳余费开设暑期义务学校四处:阊门泰伯庙内、旧学前、干将坊言子庙内、祥符寺巷纱缎学校,一时报名者甚众。可见当时的平民教育运动在社会上形成了一股潮流,得到社会各方的支持,具有一定的声势。
  
  其次,起到补充教育的作用,为失学平民提供了受教育的机会。当时苏州很多平民因为经济困难,难以接受学校教育,平民教育的运动的开展、平民学校的开办,不收学费,免费赠与书本,为不识字的平民提供了极好的受教育的机会。一时间报名人数众多,非常踊跃。平民学校的开办情况大都较好,新民社开办之平校“成绩斐然”,前谢衙前二高小学校友会所办平民夜校“颇受社会赞许”,市政筹备处所办平民夜校“成绩斐然、组织完美”。自1924年到1927年,平民教育开办六次毕业,约四千余人。虽然人数有限,但是打破了以往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使平民有机会接受教育,开阔眼界。
  
  再次,有利于促进苏州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市政筹备处平民夜校颇发达,泰伯庙桥第八学校、及中由吉巷第四学校更较发达,以附近铜、锡、砂、木、机工人为最多,男女并有,每处近百余人。平民学校招收的平民,包括儿童、妇女、学徒等,包括的职业广泛,多为手工业、商业的从业者,这和苏州的商业发达有关。这些人在平校受过教育之后,更有利于促进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另外平校的学生中还有无业者,市政筹备处平校对于从未缺课,并且成绩优异者,如果没有职业,为其介绍职业。这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苏州青年会为犯人开办了监狱学校,有益于服刑人员更好地改造思想。平民教育运动的开展使社会底层人民开始接受教育,社会风化会随之改善。
  
  总之,从1924年到1928年,苏州的平民教育是全国平民教育促进会在全国推行平民教育的缩影,顺应了时代的潮流,使更多的平民关注了教育,有利于打破“贵族教育”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平民的思想。但由于大都由民间力量筹资创办,经费有限,平校只限于城区,难于大面积普及,后来因为军阀战乱,经费难筹,无以为继而停办。到“1928年,吴县教育局将平民教育纳入社会教育渠道,平民学校更名为民众学校,由各区民众教育馆具体管理。”由吴县教育局扩充经费,广设民众学校,民众学校才开始扩展到乡村地区。
  
 

《论苏州的平民教育运动(1924-1928)(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213347.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中国史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