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文史论文 >> 中国史论文 >> 正文

浅析汉代《诗经》学与两汉时期汉中文化的关系


现的汉中文化特征
  
  1.关雎之道,礼乐之行,彰显女性之德行。观“二南”之诗《关雎》、《汉广》等十二篇皆言女性,《关雎》为国风之首,“‘《关雎》之事大矣哉!冯冯翊翊,自东自西,自北自南,无不思服。子其勉强之,思服之。天地之间,生民之属,王道之原,不外此矣。’……《诗》曰:‘钟鼓乐之。’”[12]165孔子将“关雎”提升到“生民”、“王道”的重要地位,足见其意义之重大;而良士求偶,因“钟鼓”礼乐之道为之,更著女性之尊,彰显女性之德行。“战国时代,是一个封建政治解体,大一统专制尚未建立起来的过渡时代,妇女的地位,有相对提高。……韩婴在上述各种背景之下,《诗传》中特别注意到女性在社会、人生中的意义”[13]42-43。故晋代常璩在《华阳国志》中记载:(两汉时期)“穆姜温仁,化继为亲。……泰瑛严明,世范厥训。……杜氏之教,父母是遵。……礼肃穆,言存典韵。……文姬敏,宗祀获歆。……陈氏二谦,或智或仁。……礼修顺姑,恩爱温润。……树南悼夫,轻死重信。……祈祈令姬,如玉如金。允矣淑媛,齐德姜、任。总赞此九人也。述汉中列女”[14]607-609。
  
  2.建功立业与宁静守虚。《周南·兔》:“肃肃兔,之丁丁。赳赳武夫,公侯干城。……赳赳武夫,公侯腹心。”汉地“武夫”为公侯之腹心,彰显了士人建功立业开拓进取之决心。故汉中张骞万里凿空,立功绝远之地,尽显汉中士人建功立业开拓进取之精神。东汉末年,老将黄忠刀劈夏侯渊,诸葛武侯屯兵汉中,锐意北伐均体现了两汉时期汉中文化中的“建功立业”的特征。汉中文化存在“建功立业”特征的同时,“宁静守虚”又为另一特色,汉初张良归隐紫柏山;郑子真,“褒中人也。玄静守道,履至德之行,……成帝元舅、大将军王凤备礼聘之,不应。家谷口,号谷口子真”[14]597上述材料展现了两汉时期汉中文化“建功立业与宁静守虚”共存的特征。
  
  3.忠诚正直勤政。《召南·采蘩》曰:“被之僮僮,夙夜在公”。《甘棠》歌颂召公勤于政务,故民怀之“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茏”,《小星》:“彼小星……夙夜在公,实命不同!”《诗》曰:“‘夙夜在公,实命不同’,又曰‘彼小星’,喻小人在朝也”[9]103,为讽刺之诗。反映“召南”之人鄙小人与君子同列于朝,颇见忠直之义,更见政风淳朴,为汉水流域忠直勤勉政风之开端,故屈原与张仪、靳尚等人抗辩于朝堂;延及两汉,汉中李固中正直行,与权贵、宦官抗争,为“北斗喉舌”,最后为正道献身;诸葛武侯,勤勤恳恳“夙兴夜叹”、“奔走驱迟,六出祁山”,告诫后主“亲贤臣,远小人”,更为历史上忠正勤劳之典范,乃汉中汉魂中正人格之源。
  
  4.多元兼容。“汉水流域位于我国南北方之间,是我国自然地理南北差异的过渡带,既是我国南北两大文化的结合部,又是南北文化交融、转换的轴心”[15]3,“产生于黄河流域的《诗经》和发轫于南国楚地的《楚辞》风格迥异,前者尚实质朴,后者浪漫华丽,极其生动地展示了两大地域文化风貌特质上的差异。但非常有意义的是,《诗经》和《楚辞》所描写的地域文化恰好在汉水流域重合”[15]3《汉广》与《楚辞》之风格甚近,汉水流域婚恋爱情诗亦多委婉,不似北方直率,而多南国柔和之美;而《楚辞·抽思》“有鸟自南兮,来集汉北”其气度甚大,视野更开阔,于南方阴柔之中多了一份阳刚之气。两汉时期,特别在高祖二年,关中饥荒,下令迁民蜀、汉就食。这从移民的角度为汉中文化发展奠定了多元兼容的基因,在这之后,特别在东汉末年,外籍人士大量入汉,张修、沛国曹操、张鲁、涿郡刘备、琅琊诸葛亮、荆州魏延、西凉马超、南阳黄忠、巴西宕渠王平等一大批外来人士均在汉中留下了辉煌的足迹,这对汉中“多元兼容”特征的形成与发展作用甚大。
  
  (二)《诗经》其他篇章所体现的汉水流域文化特征。在《诗经》“二南”篇章之外,《大雅》、《小雅》亦有关于汉水流域之记载,即汉水流域外对“二南”和汉中地域文化的观照
  
  1.敬天保民,天人合一。《大雅·旱》中记载周王,“瞻彼旱”,备“玉瓒、清酒、牡”祭祀旱山。其一体现了周人敬天,以敬天而求民之福禄,“周族世修后稷,公刘之业,太王、王季申以百福干禄”[9]840;其二祭祀地点在“旱”,今之汉中汉山,从另一层面体现汉中之汉山是祭祀中心。此处重祭山,具有楚地“重淫祀”的特点,故在两汉时期汉中“重祭祀”的文化背景下,五斗米道在汉中应运而生。抛开迷信成分,可以看出,人们“重祭祀”体现了此阶段汉中文化“敬天保民,天人合一”的观念。
  
  2.汉水汤汤,南国之纪,朝宗于海——礼乐隆盛。《大雅·江汉》:“江汉浔浔,武夫滔滔。江汉汤汤,武夫恍恍。”《大雅·常武》:“王旅,如飞如瀚,如江如汉。”以武夫与江汉相比,江汉气势之盛大以凸显周宣王南征之师旅斗志高昂,也反映出汉江威武盛大之貌。另一方面,《小雅·四月》曰:“滔滔江汉,南国之纪”,《传》曰:“滔滔,大水貌。其神足以纲纪一方”,汉水汹涌,其气势可威震南国,故可纲纪一方;《小雅·沔水》:“沔彼流水,朝宗于海”,“荆及衡扬惟荆州。江汉朝宗于海。注:郑康成曰:‘江水、汉水,其流湍疾,又合为一共赴海也。犹诸侯之同心,尊天子而朝事之’”[3]163,可见“江汉朝宗于海”更超越其本义而具诸侯朝宗天子之大义。从礼、乐的角度看,“江、汉”之形象大矣,天下江河不独“江、汉”,而以江汉喻之,足见其地位之隆尊。
  
  四、结论
  
  两汉时期汉中文化多姿多彩,然据汉代《诗经》学可看出其文化具有“尊崇女性德行”、“建功立业与宁静守虚并存”、“尚忠诚正直勤政”、“多元兼容”、“敬天保民,天人合一”及“礼乐隆盛”的地域文化特色。从文化发生学的角度看,首先汉代《诗经》学为两汉时期汉中文化特征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地理基础;其二,汉代《诗经》学与两汉时期汉中文化的关系进一步体现在汉代《诗经》的基本思想与汉中地域融合,从浅层次文化逐渐影响到两汉时期汉中文化的内在价值观念的形成与发展。先秦时期,《诗经》中“风”、“雅”、“颂”三部分保存了大量的地域文化信息,而在经历汉代儒家整理之后,则奠定了地域文化在汉代《诗经》学中的文化地理背景模式,便于人们充分发掘和研究地域文化。
  
  参考文献:
  
  [1]王政。《诗经》文化人类学[M].合肥:黄山书社,2010.
  
  [2]李勇五。《诗经》“周南”“召南”地域及时代考[D

《浅析汉代《诗经》学与两汉时期汉中文化的关系》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213348.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中国史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