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银圆的购买力
历史上银圆的购买力
口陈明远
在阅读清朝末年直到新中国成立前的文艺作品、文献资料时,我们经常遇到“银两、大洋、银圆、银角子、银毫子、铜元”这些现代早已不再使用的货币名称。特别是银圆、大洋等。
银圆(或称为大洋、银洋)是满清末年和中华民国前期,流通的主要货币(通货)。“圆”是白银铸造的扁圆体,而“钞票”则是兑换银圆的凭证即“兑换券”。以“白银”为基础的货币系统称为“银本位制”。
一、“银本位币”的购买力
从19世纪末到抗日战争爆发以前,我国流通的主要货币一直是银圆;国产四大银币为“龙洋”“袁币”“孙币”和“船洋”。到20世纪40年代纸币不断贬值,当时从经济学的角度,将不同年月的钞票的购买力做比较时,往往折合为“标准银圆”换算。这时银圆仍然在市面上流通,民间有所谓“大头小头、买进卖出”的谚语。所以,在法币和人民币时代以前,我国的社会经济生活时代可以称为“银圆时代”。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我国货币使用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形成了多元货币制度。我国在国民党中央政府推行“法币政策”以前,一直采用“银本位”,通行银两、银圆、铜币和银圆兑换券。银两与银圆皆作为货币的主体。
本文中,对于“银大洋…‘银圆”也就是“银本位”的货币单位,一律写为“圆”;而对于铜元以及后来的纸币、一直到现在人民币的货币单位,则一律写为“元”,以示区别。本文认为这个区别很重要,因为“银圆”的币值在几十年间一直很稳定,而铜元、兑换券和法币、金元券等纸币的“元”,则因通货膨胀而不断贬值。
那么,各时期银圆的购买力如何呢?我们可以参考历史上的物价来计算。
我们以抗战前一年或通行法币前夕(1936年)的l银圆折合1995年人民币30元,折合2009年人民币60元,作为换算的基准单元。
1.1900-1926年北京的最低生活费和物价水平
1918年(民国七年)清华学校的外国教员狄登麦(C.G.Dittmer)在北京西郊第一区调查居民195家,其中100家为汉族人、95家为满族人。从这个调查结果,狄登麦计算北京市郊平均五口的人家,每年至少需收入100银圆,才能维持最低生活。
狄登麦文章中说:“有了一百圆的生活费,食物虽粗而劣,总可以充饥;房虽不精致,总可以避风雨;此外每年还可以制两身新衣裳,买一点煤免到路上去拣去扒;更可以留余五圆,做零用。拿了这五圆可以在年节,买一点肉吃,常常喝喝茶,若没有病人及医药费,或者可以去近边山上去朝香。”这100银圆就是当时每个五口之家一年的最低生活费。
据史料分析,20世纪20年代北京“四口之家,每月12圆伙食费,足可维持小康水平”。又,按照《1918-1980年北京社会状况调查》,20年代初一个四五口人的劳动家庭(父母加两三个孩子,或老少三代)每年伙食费132.4圆,也即每月11圆就可以维持了。当时一个标准家庭的贫困线定为每月收入10圆之下。
又根据孟天培、甘布尔关于1900-1924年北京物价、工钱及生活程度的调查,1924年的生活费比1918年的生活费(以1913年为计算标准)高出23%以上,1924年底到1926年又涨价,北京市民每家每年最低生活费达到125-150银圆。
这二十五年之间物价指数的变化如下(以1912年即中华民国初年为100)——
可见,1912年至1919年之间,北京的物价还是比较稳定的。然而到了20年代,北京市生活费用不断上升,到1925-1926年,上升了三分之一以上。这就是说,在1925-1926年间北京市的银圆1圆,平均购买力只能相当于1912年的7角左右,或1901年银圆购买力的5角左右。
1922年戴乐仁教授及麦龙尔受“华洋义赈会”的委托,调查所得结果,中国华北一个五口之家,最低生活费是每年150银圆(相当于1995年人民币6640元),即每月12圆5角(相当于1995年人民币553元)。
1923年(民国十二年)清华学校和燕京大学对于北京西郊成府村的抽样调查(共计调查91家),查出这91家的每年实际用度平均为135银圆,即每月10圆2角。
1924年(民国十三年)李景汉和甘布尔对于北京市的抽样调查,北京贫民五口之家每月用费平均14圆2角5分,每年平均171银圆(相当于1995年人民币6780元)。同在1924年(民国十三年)陈达在清华学校对于人力车夫的调查,平均每个车夫自己每月花费5圆7角3分(相当于1995年人民币227元),计每年68圆7角6分(相当于1995年人民币2726元)。而他养家的生活费每月11圆6角2分,每年平均135圆8角4分。
根据1927-1929年的调查材料,当时北京的手工业者、木匠、人力车夫等,每个家庭每年消费约200圆,合每月17圆(合1995年人民币600元)左右。
2.华北、天津历年的银圆购买力(以1912年购买力为100)
根据银行学会编印《民国经济史》、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王廷谦编《我国近70年物价史料》和《中国物价史》的数据,以及天津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编制的《华北地区批发物价指数表》,又根据《国内主要城市历年来的批发物价指数的比较》,综合计算得到:民国以后华北、天津地区历年的银圆购买力(跟1912年标准的l银圆相比)涨落幅度如下:
3.1912-1940年上海物价水平和1930年的基本生活费
中华民国成立以后,在上海使用银圆和国币(国家指定的几大银行发行的纸币)。十几年间,银圆币值基本上是坚挺的,日用品物价基本上是稳定的,没有出现后来40年代法币和金圆券的通货膨胀和物价飞涨的恶性循环。
要深入研究知识阶层的经济状况,必须以当时市民日常生活的实际资料作为参照系。当时上海市的生活水平和一般收入要比内地高得多。
根据1928-1930年上海230户下层家庭状况的调查统计资料,当年一个五口人的贫苦劳动者之家平均年收入约国币400银圆。这五口 《历史上银圆的购买力》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213396.html
口陈明远
在阅读清朝末年直到新中国成立前的文艺作品、文献资料时,我们经常遇到“银两、大洋、银圆、银角子、银毫子、铜元”这些现代早已不再使用的货币名称。特别是银圆、大洋等。
银圆(或称为大洋、银洋)是满清末年和中华民国前期,流通的主要货币(通货)。“圆”是白银铸造的扁圆体,而“钞票”则是兑换银圆的凭证即“兑换券”。以“白银”为基础的货币系统称为“银本位制”。
一、“银本位币”的购买力
从19世纪末到抗日战争爆发以前,我国流通的主要货币一直是银圆;国产四大银币为“龙洋”“袁币”“孙币”和“船洋”。到20世纪40年代纸币不断贬值,当时从经济学的角度,将不同年月的钞票的购买力做比较时,往往折合为“标准银圆”换算。这时银圆仍然在市面上流通,民间有所谓“大头小头、买进卖出”的谚语。所以,在法币和人民币时代以前,我国的社会经济生活时代可以称为“银圆时代”。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我国货币使用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形成了多元货币制度。我国在国民党中央政府推行“法币政策”以前,一直采用“银本位”,通行银两、银圆、铜币和银圆兑换券。银两与银圆皆作为货币的主体。
本文中,对于“银大洋…‘银圆”也就是“银本位”的货币单位,一律写为“圆”;而对于铜元以及后来的纸币、一直到现在人民币的货币单位,则一律写为“元”,以示区别。本文认为这个区别很重要,因为“银圆”的币值在几十年间一直很稳定,而铜元、兑换券和法币、金元券等纸币的“元”,则因通货膨胀而不断贬值。
那么,各时期银圆的购买力如何呢?我们可以参考历史上的物价来计算。
我们以抗战前一年或通行法币前夕(1936年)的l银圆折合1995年人民币30元,折合2009年人民币60元,作为换算的基准单元。
1.1900-1926年北京的最低生活费和物价水平
1918年(民国七年)清华学校的外国教员狄登麦(C.G.Dittmer)在北京西郊第一区调查居民195家,其中100家为汉族人、95家为满族人。从这个调查结果,狄登麦计算北京市郊平均五口的人家,每年至少需收入100银圆,才能维持最低生活。
狄登麦文章中说:“有了一百圆的生活费,食物虽粗而劣,总可以充饥;房虽不精致,总可以避风雨;此外每年还可以制两身新衣裳,买一点煤免到路上去拣去扒;更可以留余五圆,做零用。拿了这五圆可以在年节,买一点肉吃,常常喝喝茶,若没有病人及医药费,或者可以去近边山上去朝香。”这100银圆就是当时每个五口之家一年的最低生活费。
据史料分析,20世纪20年代北京“四口之家,每月12圆伙食费,足可维持小康水平”。又,按照《1918-1980年北京社会状况调查》,20年代初一个四五口人的劳动家庭(父母加两三个孩子,或老少三代)每年伙食费132.4圆,也即每月11圆就可以维持了。当时一个标准家庭的贫困线定为每月收入10圆之下。
又根据孟天培、甘布尔关于1900-1924年北京物价、工钱及生活程度的调查,1924年的生活费比1918年的生活费(以1913年为计算标准)高出23%以上,1924年底到1926年又涨价,北京市民每家每年最低生活费达到125-150银圆。
这二十五年之间物价指数的变化如下(以1912年即中华民国初年为100)——
可见,1912年至1919年之间,北京的物价还是比较稳定的。然而到了20年代,北京市生活费用不断上升,到1925-1926年,上升了三分之一以上。这就是说,在1925-1926年间北京市的银圆1圆,平均购买力只能相当于1912年的7角左右,或1901年银圆购买力的5角左右。
1922年戴乐仁教授及麦龙尔受“华洋义赈会”的委托,调查所得结果,中国华北一个五口之家,最低生活费是每年150银圆(相当于1995年人民币6640元),即每月12圆5角(相当于1995年人民币553元)。
1923年(民国十二年)清华学校和燕京大学对于北京西郊成府村的抽样调查(共计调查91家),查出这91家的每年实际用度平均为135银圆,即每月10圆2角。
1924年(民国十三年)李景汉和甘布尔对于北京市的抽样调查,北京贫民五口之家每月用费平均14圆2角5分,每年平均171银圆(相当于1995年人民币6780元)。同在1924年(民国十三年)陈达在清华学校对于人力车夫的调查,平均每个车夫自己每月花费5圆7角3分(相当于1995年人民币227元),计每年68圆7角6分(相当于1995年人民币2726元)。而他养家的生活费每月11圆6角2分,每年平均135圆8角4分。
根据1927-1929年的调查材料,当时北京的手工业者、木匠、人力车夫等,每个家庭每年消费约200圆,合每月17圆(合1995年人民币600元)左右。
2.华北、天津历年的银圆购买力(以1912年购买力为100)
根据银行学会编印《民国经济史》、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王廷谦编《我国近70年物价史料》和《中国物价史》的数据,以及天津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编制的《华北地区批发物价指数表》,又根据《国内主要城市历年来的批发物价指数的比较》,综合计算得到:民国以后华北、天津地区历年的银圆购买力(跟1912年标准的l银圆相比)涨落幅度如下:
3.1912-1940年上海物价水平和1930年的基本生活费
中华民国成立以后,在上海使用银圆和国币(国家指定的几大银行发行的纸币)。十几年间,银圆币值基本上是坚挺的,日用品物价基本上是稳定的,没有出现后来40年代法币和金圆券的通货膨胀和物价飞涨的恶性循环。
要深入研究知识阶层的经济状况,必须以当时市民日常生活的实际资料作为参照系。当时上海市的生活水平和一般收入要比内地高得多。
根据1928-1930年上海230户下层家庭状况的调查统计资料,当年一个五口人的贫苦劳动者之家平均年收入约国币400银圆。这五口 《历史上银圆的购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