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他们怎样给官员送钱 86名行贿者九种策略曝光
受贿与行贿永远是相伴的一对概念。治理贪污贿赂,查处受贿案件,必须高度重视行贿这一重要链条。
在一起特殊的案件——江苏建湖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原主任梁武军、原副主任朱汉基受贿百万余元的串案中,行贿者竟然有86名。行贿者洪某自嘲地说:“我们是在送钱换牢坐。”
通过对86名行贿者调查,笔者发现他们大致有以下九种策略——
策略一:“过节送礼太正常,小小红包献吉祥。”
该案中,在中秋、春节两大节日里行贿的有20人次,合计行贿数额达14.8万元,占行贿总额的13.5%。他们认为,浓浓的节日氛围可以淡化受贿者对权钱交易的敏感,使之有名有义。马某原是某镇信用社信贷员,一直想担任镇信用社副主任,觉得平时送钱“师出无名”,于是在1997年的中秋节、1998年春节和中秋节,三次共送梁武军1.5万元,被一一笑纳。
策略二:“你家有事我捧场,沟通感情多来往。”
行贿者孙某是某镇信用社主任,为了感谢梁武军的“栽培”,在梁的二儿子结婚前夕,送去2万元人民币。持类似心态的行贿者在犯罪嫌疑人梁武军的女儿出嫁、儿子结婚、妻子过生日,在犯罪嫌疑人朱汉基的儿子上大学等事情上,以出人情的名义行贿共计人民币14万元。
策略三:“领导拍板单位支,公款送礼我无私。”
一些乡镇领导人,为了“政绩”,盲目上项目,缺资金的时候便通过行贿拿贷款,反正“羊毛出在羊身上”。
单某是某镇缫丝厂厂长,曾多次找到梁武军请求帮忙办贷款。有一次,梁拒绝了单某送来的1万元钱,单居然一下子跪了下来,几乎是声泪俱下地说:“你如果不收,我就不起来!”最终,梁同意出面打招呼,放了近400万元贷款给该厂。然而几年下来,信用联社本息无归。本案中,类似情形的有5家企业,他们共行贿16.5万元给信用社主任,却造成信用联社有800万元到期贷款无法收回。
策略四:“厂子如今属咱家,朋友送点算个啥?”
沈某是某镇帘子布厂厂长,为了使该厂200万元技改贷款尽快到位,他给梁武军送去了5000元钱。他说:“厂子现在改制是我个人的了,钱也是我自己的,你收下怕什么?”终于使梁收下。本案中,持这种心态者有18人,占行贿总人数的21%,行贿额10.5万元。
策略五:“你怕出事不要紧,送你家人照样行。”
一些与受贿者家庭成员熟悉的行贿者,怕直接送钱本人不肯收,甚至“遭到批评”,于是搞起了“曲线行贿”,即送钱给受贿者的家人。行贿人徐某原是某镇信用社的土地征用工,为了自己工作的变动,三次送钱到梁武军家,每次都是将钱交给梁的妻子。
策略六:“先送小来再送大,一步一步引诱他。”
有些行贿者采取“步步为营”策略,先送物,再送钱,然后逐步加码,使对方慢慢适应,最终达到目的。陈某是某镇服装厂厂长,为了请梁武军帮忙贷款,他先送上一件价值4000元的皮衣,梁简单客气了几句收下了。多日后,他又送去了5000元,以后便逐步加大金额,最后一次送了4万元给梁。当然,陈得到的贷款额也是逐步加码的。该案中,梁、朱两犯罪嫌疑人接受“步步为营”式的行贿16人次计11万元,占行贿总额的10%。
策略七:“亲情友情加交情,水到渠成事定成。”
行贿者中与两受贿人是同乡、亲戚、老同事关系的有9人,合计行贿额达8.5万元,占行贿总额的7.7%。这些行贿者与受贿人有这层“好说话、易办事”的特殊关系,加之金钱“点缀”,目的便轻易达到了。
策略八:“你真不要先用着,以后有了再还我。”
耿某是某装潢公司负责人,为了感谢朱汉基帮忙安排业务,专程为在外地学习的朱汉基送去1万元。见朱不收,耿说:“先借给你用,以后回去再还我。”朱学习回来后,向耿两次提出还钱的事,开始耿回答:“不着急,你先用”,第二次又说:“钱既然用掉,还还什么。”从此双方再也不提这1万元的事了。在梁、朱受贿串案中,采用“先借再拖”的手段行贿的共有7人,合计行贿额7.3万元,占行贿总额的6.6%。
策略九:“先有领导后自己,领导招呼放心里。”
有些行贿者担心直接行贿对方不接受,事情也办不成,于是先找受贿者的上级领导打招呼,待“招呼”过后再“行动”。行贿人徐某是一个体装潢业主,为了得到联社大楼中的部分装潢业务,先请了某领导向梁武军、朱汉基打招呼,梁、朱看上面的领导“说下来了”,积极协调安排了150万元的业务给徐某。此后不久,徐某到朱汉基家送去了1万元钱。该案中,类似的“顺水人情钱”计6.6万元,占行贿总额的6%。 《看他们怎样给官员送钱 86名行贿者九种策略曝光》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213954.html
在一起特殊的案件——江苏建湖县农村信用合作社原主任梁武军、原副主任朱汉基受贿百万余元的串案中,行贿者竟然有86名。行贿者洪某自嘲地说:“我们是在送钱换牢坐。”
通过对86名行贿者调查,笔者发现他们大致有以下九种策略——
策略一:“过节送礼太正常,小小红包献吉祥。”
该案中,在中秋、春节两大节日里行贿的有20人次,合计行贿数额达14.8万元,占行贿总额的13.5%。他们认为,浓浓的节日氛围可以淡化受贿者对权钱交易的敏感,使之有名有义。马某原是某镇信用社信贷员,一直想担任镇信用社副主任,觉得平时送钱“师出无名”,于是在1997年的中秋节、1998年春节和中秋节,三次共送梁武军1.5万元,被一一笑纳。
策略二:“你家有事我捧场,沟通感情多来往。”
行贿者孙某是某镇信用社主任,为了感谢梁武军的“栽培”,在梁的二儿子结婚前夕,送去2万元人民币。持类似心态的行贿者在犯罪嫌疑人梁武军的女儿出嫁、儿子结婚、妻子过生日,在犯罪嫌疑人朱汉基的儿子上大学等事情上,以出人情的名义行贿共计人民币14万元。
策略三:“领导拍板单位支,公款送礼我无私。”
一些乡镇领导人,为了“政绩”,盲目上项目,缺资金的时候便通过行贿拿贷款,反正“羊毛出在羊身上”。
单某是某镇缫丝厂厂长,曾多次找到梁武军请求帮忙办贷款。有一次,梁拒绝了单某送来的1万元钱,单居然一下子跪了下来,几乎是声泪俱下地说:“你如果不收,我就不起来!”最终,梁同意出面打招呼,放了近400万元贷款给该厂。然而几年下来,信用联社本息无归。本案中,类似情形的有5家企业,他们共行贿16.5万元给信用社主任,却造成信用联社有800万元到期贷款无法收回。
策略四:“厂子如今属咱家,朋友送点算个啥?”
沈某是某镇帘子布厂厂长,为了使该厂200万元技改贷款尽快到位,他给梁武军送去了5000元钱。他说:“厂子现在改制是我个人的了,钱也是我自己的,你收下怕什么?”终于使梁收下。本案中,持这种心态者有18人,占行贿总人数的21%,行贿额10.5万元。
策略五:“你怕出事不要紧,送你家人照样行。”
一些与受贿者家庭成员熟悉的行贿者,怕直接送钱本人不肯收,甚至“遭到批评”,于是搞起了“曲线行贿”,即送钱给受贿者的家人。行贿人徐某原是某镇信用社的土地征用工,为了自己工作的变动,三次送钱到梁武军家,每次都是将钱交给梁的妻子。
策略六:“先送小来再送大,一步一步引诱他。”
有些行贿者采取“步步为营”策略,先送物,再送钱,然后逐步加码,使对方慢慢适应,最终达到目的。陈某是某镇服装厂厂长,为了请梁武军帮忙贷款,他先送上一件价值4000元的皮衣,梁简单客气了几句收下了。多日后,他又送去了5000元,以后便逐步加大金额,最后一次送了4万元给梁。当然,陈得到的贷款额也是逐步加码的。该案中,梁、朱两犯罪嫌疑人接受“步步为营”式的行贿16人次计11万元,占行贿总额的10%。
策略七:“亲情友情加交情,水到渠成事定成。”
行贿者中与两受贿人是同乡、亲戚、老同事关系的有9人,合计行贿额达8.5万元,占行贿总额的7.7%。这些行贿者与受贿人有这层“好说话、易办事”的特殊关系,加之金钱“点缀”,目的便轻易达到了。
策略八:“你真不要先用着,以后有了再还我。”
耿某是某装潢公司负责人,为了感谢朱汉基帮忙安排业务,专程为在外地学习的朱汉基送去1万元。见朱不收,耿说:“先借给你用,以后回去再还我。”朱学习回来后,向耿两次提出还钱的事,开始耿回答:“不着急,你先用”,第二次又说:“钱既然用掉,还还什么。”从此双方再也不提这1万元的事了。在梁、朱受贿串案中,采用“先借再拖”的手段行贿的共有7人,合计行贿额7.3万元,占行贿总额的6.6%。
策略九:“先有领导后自己,领导招呼放心里。”
有些行贿者担心直接行贿对方不接受,事情也办不成,于是先找受贿者的上级领导打招呼,待“招呼”过后再“行动”。行贿人徐某是一个体装潢业主,为了得到联社大楼中的部分装潢业务,先请了某领导向梁武军、朱汉基打招呼,梁、朱看上面的领导“说下来了”,积极协调安排了150万元的业务给徐某。此后不久,徐某到朱汉基家送去了1万元钱。该案中,类似的“顺水人情钱”计6.6万元,占行贿总额的6%。 《看他们怎样给官员送钱 86名行贿者九种策略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