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揭开了瑞安腐败串案的“盖子”
——浙江省瑞安市原纪委书记陈逸峰的办案故事
自1999年夏天开始,浙江省瑞安市刮起了一股“反腐风云”。被这股“风云”卷倒的干部有:县处级干部9人,乡科级干部19人,其他党员干部53人。揭开这一串案“盖子”的,就是时任瑞安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现任温州市规划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的陈逸峰。
1999年6月1日,陈逸峰到瑞安任职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上任伊始,他即把大量的时间用在悄悄的走访调查上。在走访中,他查到了一个名叫“阿太”的人。“阿太”真名陈仕松,曾做过巫师,被称为瑞安市的“地下组织部长”。
陈逸峰感到吃惊:一个地痞流氓似的小人,竟然成为瑞安政界的“核心”人物,可见瑞安这个地方的腐败现象已蔓延到何其严重的地步? 然而,留给他思考的时间不多,他时刻牢记着临行前温州市纪委领导对他的叮嘱,他不能愧对118万瑞安百姓。
在秘密查“阿太”的同时,另一个人的名字也进入了他的视野,引起了他的警觉。
张叶生是瑞安市的又一个风云人物。此人公关能力极强,关系网深厚。当时,张叶生系瑞安市经委副主任兼市三电办主任、市电力开发公司总经理、华瑞电厂董事长、总经理。关于张叶生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的举报不少,但纪委和检察机关没有掌握确凿的证据,因此,一直奈何不了他。
当时,也有人对纪委、检察院介入的时机是否成熟表示怀疑。因为张叶生在瑞安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如果时机把握得不准,一“斧头”砍空了,纪委、检察院的工作将非常被动。为了把握办案时机,陈逸峰当机立断:市纪委立即介入此案,将张叶生“两规”。张叶生被“两规”后,办案条件是好了,但案件调查却遇到了阻力:张叶生在华瑞电厂“挪用公款”问题很快查清——获得水泥差价款40万余元虽是事实,但这笔款已经作为公司配股全部分给了职工。此时,有的办案人员打起了退堂鼓。
陈逸峰认真听取了各方意见后,说:“如果华瑞电厂没有什么进展,可以换个角度,从三电办去找一找缺口。”
这一招果然灵验。办案人员查出了张叶生在三电办挪用公款370万元借给两个朋友做生意的问题。案子打开了缺口,办案人员长出了一口气。
但是,陈逸峰却给大家泼了一盆冷水,他说:“这只不过是冰山一角。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努力。”“要进一步努力”,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办案人员很快发现,除了挪用公款外,其他问题始终找不到突破口。张叶生也紧闭其口,不交代任何问题。
一个看起来很大的案子,似乎又进了死胡同。怎么办?是就此松手,还是再想点什么法子?
眼看山穷水尽的时候,陈逸峰决定再一次“换个角度”,从张叶生的妻子身上打开缺口。由于选对了突破口,案子越挖越大,最后挖出了张叶生贪污36万余元、受贿180万余元、挪用公款370万元,以及75万元财产来源不明的大案,以至于张叶生被称为当时的“浙江第一贪”。
张叶生深知自己罪行的严重程度,他想立功赎罪。于是,他说出了两个人名:陈启富、唐增凯。前者原任瑞安市市长、时任温州市政府副秘书长,后者原任瑞安市副市长、时任瑞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罩在瑞安腐败分子头上的“盖子”渐渐被揭开了。陈启富和唐增凯很快被温州市纪委“两规”。陈、唐二人的问题虽然令人吃惊,但种种迹象表明,瑞安的腐败问题远比想象的严重,他们仅仅是瑞安腐败群体中的一分子。从他们交代的情况看,瑞安政界的许多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都与“阿太”有关。
温州市纪委进一步向陈逸峰了解“阿太”的有关情况,共同商讨如何切除“阿太”这颗“毒瘤”,从而进一步扫除笼罩在瑞安的这团“阴云”。
在一个周六的晚上,“阿太”被悄悄带出了瑞安。
9月10日上午,时任市委书记叶会巨、市长黄宗华被浙江省纪委带离瑞安。
此后,在瑞安市纪委的配合下,浙江省纪委和温州市纪委先后对瑞安的9名县处级领导干部进行了严肃查处,包括时任市委书记叶会巨,市长黄宗华,温州市政府副秘书长陈启富,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钟某,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唐增凯,副市长木景澄,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张某,市委常委、公安局长陈某,副市长蒋某。
与此同时,陈逸峰带领市纪委一班人,日夜奔波在瑞安、温州的各个办案点,指导办案,并相继查处了一批违法违纪的党员干部,其中仅乡科级干部就达19人。
1999年6月至2001年5月,陈逸峰带领瑞安市纪委监察局全体办案人员,共立案查处各类违纪案件441件,其中副科以上65人,经济大案79件,移送司法机关43人,挽回经济损失1100余万元。特别是通过一些典型案件的查处,使瑞安市的违法违纪现象得到了明显遏制,纪检监察机关在瑞安的威信与日俱增。当地许多人发自内心地说:“陈逸峰这个人了不得,他是我们瑞安的‘包公’!” 《他揭开了瑞安腐败串案的“盖子”》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214828.html
自1999年夏天开始,浙江省瑞安市刮起了一股“反腐风云”。被这股“风云”卷倒的干部有:县处级干部9人,乡科级干部19人,其他党员干部53人。揭开这一串案“盖子”的,就是时任瑞安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现任温州市规划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的陈逸峰。
1999年6月1日,陈逸峰到瑞安任职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上任伊始,他即把大量的时间用在悄悄的走访调查上。在走访中,他查到了一个名叫“阿太”的人。“阿太”真名陈仕松,曾做过巫师,被称为瑞安市的“地下组织部长”。
陈逸峰感到吃惊:一个地痞流氓似的小人,竟然成为瑞安政界的“核心”人物,可见瑞安这个地方的腐败现象已蔓延到何其严重的地步? 然而,留给他思考的时间不多,他时刻牢记着临行前温州市纪委领导对他的叮嘱,他不能愧对118万瑞安百姓。
在秘密查“阿太”的同时,另一个人的名字也进入了他的视野,引起了他的警觉。
张叶生是瑞安市的又一个风云人物。此人公关能力极强,关系网深厚。当时,张叶生系瑞安市经委副主任兼市三电办主任、市电力开发公司总经理、华瑞电厂董事长、总经理。关于张叶生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的举报不少,但纪委和检察机关没有掌握确凿的证据,因此,一直奈何不了他。
当时,也有人对纪委、检察院介入的时机是否成熟表示怀疑。因为张叶生在瑞安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如果时机把握得不准,一“斧头”砍空了,纪委、检察院的工作将非常被动。为了把握办案时机,陈逸峰当机立断:市纪委立即介入此案,将张叶生“两规”。张叶生被“两规”后,办案条件是好了,但案件调查却遇到了阻力:张叶生在华瑞电厂“挪用公款”问题很快查清——获得水泥差价款40万余元虽是事实,但这笔款已经作为公司配股全部分给了职工。此时,有的办案人员打起了退堂鼓。
陈逸峰认真听取了各方意见后,说:“如果华瑞电厂没有什么进展,可以换个角度,从三电办去找一找缺口。”
这一招果然灵验。办案人员查出了张叶生在三电办挪用公款370万元借给两个朋友做生意的问题。案子打开了缺口,办案人员长出了一口气。
但是,陈逸峰却给大家泼了一盆冷水,他说:“这只不过是冰山一角。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努力。”“要进一步努力”,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办案人员很快发现,除了挪用公款外,其他问题始终找不到突破口。张叶生也紧闭其口,不交代任何问题。
一个看起来很大的案子,似乎又进了死胡同。怎么办?是就此松手,还是再想点什么法子?
眼看山穷水尽的时候,陈逸峰决定再一次“换个角度”,从张叶生的妻子身上打开缺口。由于选对了突破口,案子越挖越大,最后挖出了张叶生贪污36万余元、受贿180万余元、挪用公款370万元,以及75万元财产来源不明的大案,以至于张叶生被称为当时的“浙江第一贪”。
张叶生深知自己罪行的严重程度,他想立功赎罪。于是,他说出了两个人名:陈启富、唐增凯。前者原任瑞安市市长、时任温州市政府副秘书长,后者原任瑞安市副市长、时任瑞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罩在瑞安腐败分子头上的“盖子”渐渐被揭开了。陈启富和唐增凯很快被温州市纪委“两规”。陈、唐二人的问题虽然令人吃惊,但种种迹象表明,瑞安的腐败问题远比想象的严重,他们仅仅是瑞安腐败群体中的一分子。从他们交代的情况看,瑞安政界的许多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都与“阿太”有关。
温州市纪委进一步向陈逸峰了解“阿太”的有关情况,共同商讨如何切除“阿太”这颗“毒瘤”,从而进一步扫除笼罩在瑞安的这团“阴云”。
在一个周六的晚上,“阿太”被悄悄带出了瑞安。
9月10日上午,时任市委书记叶会巨、市长黄宗华被浙江省纪委带离瑞安。
此后,在瑞安市纪委的配合下,浙江省纪委和温州市纪委先后对瑞安的9名县处级领导干部进行了严肃查处,包括时任市委书记叶会巨,市长黄宗华,温州市政府副秘书长陈启富,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钟某,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唐增凯,副市长木景澄,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张某,市委常委、公安局长陈某,副市长蒋某。
与此同时,陈逸峰带领市纪委一班人,日夜奔波在瑞安、温州的各个办案点,指导办案,并相继查处了一批违法违纪的党员干部,其中仅乡科级干部就达19人。
1999年6月至2001年5月,陈逸峰带领瑞安市纪委监察局全体办案人员,共立案查处各类违纪案件441件,其中副科以上65人,经济大案79件,移送司法机关43人,挽回经济损失1100余万元。特别是通过一些典型案件的查处,使瑞安市的违法违纪现象得到了明显遏制,纪检监察机关在瑞安的威信与日俱增。当地许多人发自内心地说:“陈逸峰这个人了不得,他是我们瑞安的‘包公’!” 《他揭开了瑞安腐败串案的“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