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文章--清明:春雨滋润的文化
、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进行多重沟通交流的节日。在万象更新的大自然氛围下,“知恩图报”,进行“祭之以礼”的追远活动,为已逝的祖先、亲人和所有追慕的逝者庄重地送上一份思念,一份敬意,这神圣的生命交流仪式,年年轮回,代代传承,构成了人们顽强生存和追求幸福的重要动力。清明祭祀本身,就是感恩之心和责任意识孕育的过程。
李汉秋文化学者:
中国人总是把清明节与“孝”联系在一起,这与提倡敬祖报本的精神内涵是一致的。它也让人们反思,与其逝世以后哀思,不如好好在父母活着的时候尽孝,在父母活着的时候要好好赡养他们、敬重他们。我总觉得,在同一道德体系下,每一项道德都是相通的。正如清明节我们要表达对祖先的孝思、敬畏和感激,如果对先人都是很敬畏和感激的,那么对于活着的长者肯定是会孝的。感受爱,就像感受美一样,需要不断培育。所以,我们不要小看清明节这种典礼仪式,正是在潜移默化中培养着我们基本的道德精神,拥有了这种道德精神才能触类旁通,及于你对待生者、对待人生的态度。
踏青:拥抱和谐自然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这首广为流传的清明诗,道出的是人们郊游踏春、融入自然的轻松惬意。清明时节,万物更新、春意盎然,千百年来,人们都会选择在这个时刻相约出游,享受春服既成,“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自在。
向云驹文化学者、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秘书长:
我们今天所说的清明节,其实是古代“寒食”、“清明”、“上巳”三个节日的复合体。与其他传统节日相比,将节日与节气合二为一,是清明节的独特之处。它既包含着祭祖、缅怀先贤的情怀,也囊括了感受春天、享受山水的喜悦,还具备着提示按节气进行农事的功能。
李汉秋文化学者:
中国人清明踏青、祓禊——临河洗浴以祈福消灾的习俗,不仅反映了人们在蛰伏一冬后欲与大自然亲近的心理需求,更是要表达在大自然生机勃发之际对生命大化的尊重。清明郊外上坟后顺便踏青,也是节哀自重转换心情的一种调节吧。为了顺应清明时节阳气上升、万物萌动之理,人们开展了多种多样的迎春健身活动,如荡秋千、放风筝、蹴鞠、拔河、斗鸡等……因此,今天的清明节也是一个亲近自然,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节日。
萧放民俗学者:
蹴鞠、秋千原是寒食节的著名节俗,后来也已成为清明的娱乐。杜甫诗云:“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如果说唐朝寒食与清明并列,清明地位逊于寒食的话,那么宋朝清明已基本上完成了对寒食的置代,除禁火冷食仍具寒食特征,清明已承担了许多原属于寒食的节俗功能。明清时期,寒食基本消亡,春季大节除新年外唯有清明了。清明时节,杨柳青青,自然界生机一片,人们借祭墓踏青郊游。一为怀旧悼亡,一为求新护生。寒食禁火冷食祭墓,清明取新火踏青出游。禁火为了出火,祭亡意在佑生。一阴一阳,一息一生。这也是后来清明涵盖寒食的内在文化依据。
插柳或戴柳是清明特有的风习时尚。柳树为春季应时佳木,易栽易活,更得春气之先,在四野一片苍茫之际,最先吐出新绿。因此,在古人观念中,柳树非普通林木,而有神奇的效用。据说,民间新火的传递亦是以柳条传送的。贾岛“晴风吹柳絮,新火起厨烟”的诗句大概吟诵的是这一情形。柳木不仅带来新火,更是驱邪护生的工具,因此有“三月清明门插柳”的说法。新柳一般由人们在祭墓踏青时在墓地野外折回。宋人诗曰:“莫把青青都折尽,明朝更有出城人。”
除门户插柳外,清明还有戴柳的习俗。人们以结成球状的柳枝或柳叶戴于头上,民谚曰:“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城居的人们很喜欢这一习俗,鬓插青柳,既吉祥又有生气。事实上,春夏之交因气候的关系人们易受季节性的疫病侵袭,人们为了顺利度过这一危险时段,于是利用清明节俗预先进行禳解。这正是清明戴柳、插柳的原始民俗意义。清明节俗较早就出现了由神圣祭祀向世俗娱乐转化的趋向,在都市表现得尤其明显——清明祭墓成为踏青春游的日子,墓前分享祭品变成了郊游野餐,插柳日从民国时期起也变成了“植树节”。尽管如此,中国人的血亲观念与尊亲意识依然浓厚,清明仍为国人认祖归宗的孝心之日,“清明到,儿尽孝”的民俗图景至今在城乡仍历历可见。在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下,有时我们真的有必要暂停脚步,回到自然、回到祖先安息的地方,重温先人的智慧,聆听传统的声音。
胡胜文化学者、辽宁大学文学院教授:
对逝者的眷恋与追思,对生命的热爱与欣赏,在清明构成了一种奇妙的融合。清明节插柳戴柳的习俗,有着多重的文化寓意。除了辟邪之外,折柳送别原本就是中国文化中的传统。《诗经》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名句,千载之后依然令人感动。李白《忆秦娥》词中慨叹“年年柳色,灞陵伤别”,昔日长安灞桥两岸尽种杨柳,汉唐时人们多在此送别亲朋,并折取柳枝相赠。柳与“留”同音,折柳送别的习俗蕴含着深深的挽留之意。而柳树又是生命力极为旺盛的植物,正所谓“无心插柳柳成荫”。所以,折柳相送也寄托了美好的祝愿,希望亲友能在新的去处一切顺利,落地生根。可以想见,清明节的插柳戴柳,所蕴含的是多么深沉悠久的情感。民间谣谚说“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清明柳枝中的留恋与祝福,历经两千余年依然不曾衰减。
追思:环球同此凉热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是中国人追思逝者的重要节日。人类的情感是共通的。在世界其他地方,也有很多或祭奠逝者,或与鬼神相关的特殊日子,虽然形式各异、习俗不一,表达出的,却同样是人们对生与死的理解与追问。
在墨西哥,每年的11月1日和2日分别是“幼灵节”和“成灵节”,分别悼亡死去的孩子和成年人。墨西哥原著民阿兹特克人认为,死亡既是生命的归宿,也是新生命的开始。在日本,每年农历七月十五的盂兰盆节又被称为“亡人节”。这天,家家都要备下酒菜,用烧纸祭奠逝者。这个早先盛行于中国和印度的节日,如今已经成为日本除元旦以外的最大节日。日本人会在这时返乡祭祖,家家设魂龛,点燃迎魂火和送魂火,祭奠祖先。此外,它也已成为日本人阖家团圆的日子。在俄罗斯,从16世纪末开始,东正教会将复活节后的第九天定为“死者节”。这一天,俄罗斯人举家前往已故亲人的墓地扫墓。这个节日被特意安排在复活节之后,就是让人们不要因失去亲人而悲伤,而应该为他们的安息而欣慰。在西方很多国家,11月1日万圣节是最著名的“鬼节”。万圣节前夜,孩子们会穿着各种稀奇古怪的服装,提着南瓜灯挨家挨户讨要糖果。这个一年中最流行的节日,由赞美秋天、供奉神灵、驱除鬼魂等多个原始节俗融汇而成,在今天已经充满了喜庆意味。
李汉秋文化学者:
生与死是始终缠绕着人类的问题,因此很多国家都有给逝者过的节日。但中国人在解决生死问题方面有着独特的哲学思考——生命有限,精神无限。生者对死者的缅怀,其实也是在希望自己死后被后人记住。因而就出现了家祭、族祭,推广开还有公祭、国祭。祭祀范围、对象虽有不同,但其核心都传承着先人的精神,也就是《左传》中所说的“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简单地说,德就是基本价值,立德就是做一个符合道德的人,这是人存在的基线;然后才可谓有功绩和著书立说。正是由于中国人在清明节中延续的是一种精神,相对于现实的躯体来说,它是虚拟的,因而生与死的对话在清明时就成了有限生命与无限精神的转化,它是超越时空的。
萧放民俗学者:
节日,是一个民族情感的投射。清明,在民间号称三大“鬼节”之首。“鬼”在中国古代社会并非贬词,人死为鬼。鬼者,归也。中国传统农耕文化强调安居乐业,家族生死于斯,大家生死相依,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忠孝文化,强调家族血缘意识,用家庭的形式超越生命的短暂。因此,人离开现世,归向特定的神秘空间,是传统中国人魂灵信仰的有机组成部分。
刘晓峰历史学者:
对于“鬼节”,中西文化更是有着本质不同。中国清明是“祭鬼”,是与已故亲人的精神沟通和亲近,是对他们的缅怀;而西方万圣节最早是“驱鬼避鬼”。中国清明的“鬼”是已故亲人先辈,是现实生活里孝道的拓展和延续,实际上是人世间生活的一部分,而西方的“鬼”是传说中的鬼,甚至孤魂野鬼;中国清明突出强调的是血缘、家族亲情,西方鬼节往往凸现的是宗教色彩、狂欢氛围。类似中国清明节寒食灭火,之后重新起火的风俗,在国外一些地方也可以找到。但是,他们的行为大多出于“太阳崇拜”。只有在中国,这样的习俗是在“孝”文化、慎终追远的文化之根上生长出来的,是我们所特有的文化观念。
《清明节文章--清明:春雨滋润的文化(第2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217588.html
李汉秋文化学者:
中国人总是把清明节与“孝”联系在一起,这与提倡敬祖报本的精神内涵是一致的。它也让人们反思,与其逝世以后哀思,不如好好在父母活着的时候尽孝,在父母活着的时候要好好赡养他们、敬重他们。我总觉得,在同一道德体系下,每一项道德都是相通的。正如清明节我们要表达对祖先的孝思、敬畏和感激,如果对先人都是很敬畏和感激的,那么对于活着的长者肯定是会孝的。感受爱,就像感受美一样,需要不断培育。所以,我们不要小看清明节这种典礼仪式,正是在潜移默化中培养着我们基本的道德精神,拥有了这种道德精神才能触类旁通,及于你对待生者、对待人生的态度。
踏青:拥抱和谐自然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这首广为流传的清明诗,道出的是人们郊游踏春、融入自然的轻松惬意。清明时节,万物更新、春意盎然,千百年来,人们都会选择在这个时刻相约出游,享受春服既成,“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自在。
向云驹文化学者、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秘书长:
我们今天所说的清明节,其实是古代“寒食”、“清明”、“上巳”三个节日的复合体。与其他传统节日相比,将节日与节气合二为一,是清明节的独特之处。它既包含着祭祖、缅怀先贤的情怀,也囊括了感受春天、享受山水的喜悦,还具备着提示按节气进行农事的功能。
李汉秋文化学者:
中国人清明踏青、祓禊——临河洗浴以祈福消灾的习俗,不仅反映了人们在蛰伏一冬后欲与大自然亲近的心理需求,更是要表达在大自然生机勃发之际对生命大化的尊重。清明郊外上坟后顺便踏青,也是节哀自重转换心情的一种调节吧。为了顺应清明时节阳气上升、万物萌动之理,人们开展了多种多样的迎春健身活动,如荡秋千、放风筝、蹴鞠、拔河、斗鸡等……因此,今天的清明节也是一个亲近自然,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节日。
萧放民俗学者:
蹴鞠、秋千原是寒食节的著名节俗,后来也已成为清明的娱乐。杜甫诗云:“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如果说唐朝寒食与清明并列,清明地位逊于寒食的话,那么宋朝清明已基本上完成了对寒食的置代,除禁火冷食仍具寒食特征,清明已承担了许多原属于寒食的节俗功能。明清时期,寒食基本消亡,春季大节除新年外唯有清明了。清明时节,杨柳青青,自然界生机一片,人们借祭墓踏青郊游。一为怀旧悼亡,一为求新护生。寒食禁火冷食祭墓,清明取新火踏青出游。禁火为了出火,祭亡意在佑生。一阴一阳,一息一生。这也是后来清明涵盖寒食的内在文化依据。
插柳或戴柳是清明特有的风习时尚。柳树为春季应时佳木,易栽易活,更得春气之先,在四野一片苍茫之际,最先吐出新绿。因此,在古人观念中,柳树非普通林木,而有神奇的效用。据说,民间新火的传递亦是以柳条传送的。贾岛“晴风吹柳絮,新火起厨烟”的诗句大概吟诵的是这一情形。柳木不仅带来新火,更是驱邪护生的工具,因此有“三月清明门插柳”的说法。新柳一般由人们在祭墓踏青时在墓地野外折回。宋人诗曰:“莫把青青都折尽,明朝更有出城人。”
除门户插柳外,清明还有戴柳的习俗。人们以结成球状的柳枝或柳叶戴于头上,民谚曰:“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城居的人们很喜欢这一习俗,鬓插青柳,既吉祥又有生气。事实上,春夏之交因气候的关系人们易受季节性的疫病侵袭,人们为了顺利度过这一危险时段,于是利用清明节俗预先进行禳解。这正是清明戴柳、插柳的原始民俗意义。清明节俗较早就出现了由神圣祭祀向世俗娱乐转化的趋向,在都市表现得尤其明显——清明祭墓成为踏青春游的日子,墓前分享祭品变成了郊游野餐,插柳日从民国时期起也变成了“植树节”。尽管如此,中国人的血亲观念与尊亲意识依然浓厚,清明仍为国人认祖归宗的孝心之日,“清明到,儿尽孝”的民俗图景至今在城乡仍历历可见。在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下,有时我们真的有必要暂停脚步,回到自然、回到祖先安息的地方,重温先人的智慧,聆听传统的声音。
胡胜文化学者、辽宁大学文学院教授:
对逝者的眷恋与追思,对生命的热爱与欣赏,在清明构成了一种奇妙的融合。清明节插柳戴柳的习俗,有着多重的文化寓意。除了辟邪之外,折柳送别原本就是中国文化中的传统。《诗经》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名句,千载之后依然令人感动。李白《忆秦娥》词中慨叹“年年柳色,灞陵伤别”,昔日长安灞桥两岸尽种杨柳,汉唐时人们多在此送别亲朋,并折取柳枝相赠。柳与“留”同音,折柳送别的习俗蕴含着深深的挽留之意。而柳树又是生命力极为旺盛的植物,正所谓“无心插柳柳成荫”。所以,折柳相送也寄托了美好的祝愿,希望亲友能在新的去处一切顺利,落地生根。可以想见,清明节的插柳戴柳,所蕴含的是多么深沉悠久的情感。民间谣谚说“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清明柳枝中的留恋与祝福,历经两千余年依然不曾衰减。
追思:环球同此凉热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是中国人追思逝者的重要节日。人类的情感是共通的。在世界其他地方,也有很多或祭奠逝者,或与鬼神相关的特殊日子,虽然形式各异、习俗不一,表达出的,却同样是人们对生与死的理解与追问。
在墨西哥,每年的11月1日和2日分别是“幼灵节”和“成灵节”,分别悼亡死去的孩子和成年人。墨西哥原著民阿兹特克人认为,死亡既是生命的归宿,也是新生命的开始。在日本,每年农历七月十五的盂兰盆节又被称为“亡人节”。这天,家家都要备下酒菜,用烧纸祭奠逝者。这个早先盛行于中国和印度的节日,如今已经成为日本除元旦以外的最大节日。日本人会在这时返乡祭祖,家家设魂龛,点燃迎魂火和送魂火,祭奠祖先。此外,它也已成为日本人阖家团圆的日子。在俄罗斯,从16世纪末开始,东正教会将复活节后的第九天定为“死者节”。这一天,俄罗斯人举家前往已故亲人的墓地扫墓。这个节日被特意安排在复活节之后,就是让人们不要因失去亲人而悲伤,而应该为他们的安息而欣慰。在西方很多国家,11月1日万圣节是最著名的“鬼节”。万圣节前夜,孩子们会穿着各种稀奇古怪的服装,提着南瓜灯挨家挨户讨要糖果。这个一年中最流行的节日,由赞美秋天、供奉神灵、驱除鬼魂等多个原始节俗融汇而成,在今天已经充满了喜庆意味。
李汉秋文化学者:
生与死是始终缠绕着人类的问题,因此很多国家都有给逝者过的节日。但中国人在解决生死问题方面有着独特的哲学思考——生命有限,精神无限。生者对死者的缅怀,其实也是在希望自己死后被后人记住。因而就出现了家祭、族祭,推广开还有公祭、国祭。祭祀范围、对象虽有不同,但其核心都传承着先人的精神,也就是《左传》中所说的“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简单地说,德就是基本价值,立德就是做一个符合道德的人,这是人存在的基线;然后才可谓有功绩和著书立说。正是由于中国人在清明节中延续的是一种精神,相对于现实的躯体来说,它是虚拟的,因而生与死的对话在清明时就成了有限生命与无限精神的转化,它是超越时空的。
萧放民俗学者:
节日,是一个民族情感的投射。清明,在民间号称三大“鬼节”之首。“鬼”在中国古代社会并非贬词,人死为鬼。鬼者,归也。中国传统农耕文化强调安居乐业,家族生死于斯,大家生死相依,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忠孝文化,强调家族血缘意识,用家庭的形式超越生命的短暂。因此,人离开现世,归向特定的神秘空间,是传统中国人魂灵信仰的有机组成部分。
刘晓峰历史学者:
对于“鬼节”,中西文化更是有着本质不同。中国清明是“祭鬼”,是与已故亲人的精神沟通和亲近,是对他们的缅怀;而西方万圣节最早是“驱鬼避鬼”。中国清明的“鬼”是已故亲人先辈,是现实生活里孝道的拓展和延续,实际上是人世间生活的一部分,而西方的“鬼”是传说中的鬼,甚至孤魂野鬼;中国清明突出强调的是血缘、家族亲情,西方鬼节往往凸现的是宗教色彩、狂欢氛围。类似中国清明节寒食灭火,之后重新起火的风俗,在国外一些地方也可以找到。但是,他们的行为大多出于“太阳崇拜”。只有在中国,这样的习俗是在“孝”文化、慎终追远的文化之根上生长出来的,是我们所特有的文化观念。
《清明节文章--清明:春雨滋润的文化(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