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低碳经济
是到2020年油耗要比目前降低40%,达到平均行驶100公里油耗约6.7升的水平。建筑节能方面,美国对建筑减排的标准是到2016年能效提高60%。美国的工业减排新方案目标是2012年削减200万吨工业碳排放。循环经济包括了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和再生资源回收。中国95%以上的一次能源、80%以上的工业原料、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30%以上的营业用水等均取自于矿产资源,在现实开发中,资源浪费现象十分严重,与发达国家50%的矿产资源总回收利用率相比,我国仅为30%。全国可回收而没有回收利用的再生资源价值达350亿~400亿元,每年约有200亿—300亿元的再生资源流失浪费。节能设备中,垃圾综合利用能创造2500亿元的效益。节能材料的需求增长迅速,全球碳纤维市场正以平均每年两位数的速度增长。
低碳经济论文 " href="/jj/Index.html">经济
在中国的历史发展
2006年底,科技部、中国气象局、发改委、国家环保总局等6部委联合发布了我国第一部《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
2007年6月,中国正式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2007年7月,温家宝总理先后主持召开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和国务院会议,研究部署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组织落实节能减排工作。
2007年9月8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15次领导人会议上,郑重提出了4项建议,明确主张发展低碳经济。同月,科技部部长万钢在2007中国科协年会上呼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
2007年12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白皮书,着重提出能源多元化发展,并将可再生能源发展正式列为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再提以煤炭为主。
2008年8月27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上强调,必须以对中华民族和全人类长远发展高度负责的精神,充分认识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全面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我国和全球可持续发展事业进行不懈努力。
2008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吴晓青明确将低碳经济提到议题上来。
2009年1月,清华大学在国内率先正式成立低碳经济研究院,重点围绕低碳经济、政策及战略开展系统和深入的研究,为中国及全球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出谋划策。
2009年9月,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承诺,中国将进一步把应对气候变化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继续采取强有力的措施。
2010年3月,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成为两会的主题,全国政协一号提案内容就是谈低碳环保。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在2010年要重点抓好8个方面工作中指出:国际金融危机正在催生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决定国家的未来,必须抓住机遇,明确重点,有所作为。要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和高端制造产业。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217786.html
低碳经济论文 " href="/jj/Index.html">经济
在中国的历史发展
2006年底,科技部、中国气象局、发改委、国家环保总局等6部委联合发布了我国第一部《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
2007年6月,中国正式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2007年7月,温家宝总理先后主持召开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和国务院会议,研究部署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组织落实节能减排工作。
2007年9月8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15次领导人会议上,郑重提出了4项建议,明确主张发展低碳经济。同月,科技部部长万钢在2007中国科协年会上呼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
2007年12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白皮书,着重提出能源多元化发展,并将可再生能源发展正式列为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再提以煤炭为主。
2008年8月27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上强调,必须以对中华民族和全人类长远发展高度负责的精神,充分认识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全面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我国和全球可持续发展事业进行不懈努力。
2008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吴晓青明确将低碳经济提到议题上来。
2009年1月,清华大学在国内率先正式成立低碳经济研究院,重点围绕低碳经济、政策及战略开展系统和深入的研究,为中国及全球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出谋划策。
2009年9月,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承诺,中国将进一步把应对气候变化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继续采取强有力的措施。
2010年3月,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成为两会的主题,全国政协一号提案内容就是谈低碳环保。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在2010年要重点抓好8个方面工作中指出:国际金融危机正在催生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决定国家的未来,必须抓住机遇,明确重点,有所作为。要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和高端制造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