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经济论文 >> 金融学论文 >> 正文

二十世纪经济学的重大发展


理论的影响之下,各国政府的政策取向发生了与以前根本不同的变化,使政府 的决策具有了从未有过的理性化和客观性,也使宏观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得以存 在和发展。 可以说,经济学的凯恩斯时代已经结束。但这绝不意味着凯恩斯经济学的影响之消失。凯 恩斯《通论》的基本思路和精神已经不可磨灭地改变了经济学家的思维方式。即便凯恩斯 主义的批评者,其所使用的都是凯恩斯的术语与分析方法。例如,正是弗里德曼,这个在 人们眼中的反凯恩斯主 义者,第一个断言:“我们所有的人都是凯恩斯主义者”。从范例上来看,弗里德曼是一 个“凯恩斯派”,而不象人们通常说他的那样是“反凯恩斯学派”,因为他毫无保留地接 受凯恩斯的世界观:弗里德曼的经济学完全是以需求为中心的纯粹宏观经济学,把国民经 济视为一个单位来加以 研究,并认为政府可以通过货币供给量来调控经济。 
二微观经济学的发展 
“凯恩斯革命”,虽然从根本上改变了经济学家对宏观经济的思维方式,但它并没有否定 古典经济学的核心──微观理论。然而,即便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也并未象马歇尔所宣 称的那样稳固、无需发展。 
对一般均衡的严格证明
微观经济学有一个核心命题,即:个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会受一只无形之手的引 导而无意识地产生最有利于社会利益的结果。瓦尔拉斯第一个试图以数学形式表述这一经 典命题,由此而形成一般均衡论;他的第子帕累托还引入一个检验这种均衡是否最优的标 准。但在他们那里,一 般均衡只是个人最大化行为的一种逻辑结果。直到本世纪30年代,帕累托最优的的可能性 ,甚至于一般均衡的可能性,都没有得到严格的证明。如果没有一种论点来支持在经济体 系的所有市场中至少存在一种均衡价格,那么瓦尔拉斯的理论将空洞无物。 
? 希克斯的《价值和资本》(1939)给一般均衡论注入了生命力,使之走上新的充实发展之 路。他在利用无差异曲线方法对消费者和生产者的最大化行为作出统一解释的明确基础上 ,把瓦尔拉斯体系重新表述为是使一切超额需求等于零的相对价格集合,并进而主要探讨 一般均衡是否稳定的问 题。之后,萨谬尔逊(1947)以更严格的数学形式进一步讨论均衡的稳定条件。但希克斯 与萨谬尔逊基本上只是研究一般均衡体系的运转规律,而没有想去证明一般均衡的方程组 是否有解(亦即存在性)的问题。
对于一般均衡解存在性的第一个数学证明,是亚伯拉罕.瓦尔德在1935-36 年发表的一系列论文中提供的,尽管这一证明有严重缺陷。但他所提出的问题并没有引起 当时经济学界的注意。直到50年代初,瓦尔德等人的研究才得到阿罗和德布鲁等人的复兴 。当然,不仅仅是复兴,这一时期的有关研究范围已大大扩宽。在被称誉为阿罗——德布 鲁一般均衡模型中,这 两位学者用集合论公理方法重新阐述最大化假设,在此基础上试图利用各种先进的数学工 具严格地证明均衡的“存在性”、“唯一性”、“稳定性”,以及这种竞争均衡与帕累托 最优的一致性等问题。由此而形成的基本研究结果已被德布鲁全面地总结在《价值理论》 (1959)之中。阿罗-德 布鲁模型第一次给“无形之手”的比喻提供了一种严格的数学证明,其间也包含着对福利 经济学基本定理的证明。当然,许多经济学家批评这种模型,指出它的基本假设缺乏现实 性。即便是这一模型的建构者,也强调这一点。现实中市场经济的“控制和信息”系统所 包含的内容要比这一理 论模型丰富得多。因而,仍然有一批经济学家在试图改进、阐述和提供更为复杂的瓦尔拉 斯一般均衡模型。 
福利经济学与社会选择
学术界公认,皮古的《福利经济学》(1920)是福利经济学的开创之作。他指出,市场机 制的自由运转并不一定会导致传统理论探讨所设想的那种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完美”结果 ,因为收入分配中自由竞争模式的假设与实际情况之间有差异。因此,他以人际间可比较 的基数效用假设和边际 效用递减律为基础,力图通过阐述一种理性的经济政策(收入均等化)来最大化社会福利 。罗宾斯(1935)以效用不可用基数度量为据,对皮古的认识论基础提出严厉的批判。之 后,希克斯(1939)等人以序数效用论为基础,引入帕累托1913年发表的成果(即帕累托 最优配置),使福利经 济学迈入新的发展道路。 
但是,现实生活中很难找到符合怕累托改进的政策,因而,帕累托原则在指导经济政策方 面有很大的局限性。为了改进这种局限性,经济学家沿着两个方面进行努力。一种努力是 由卡尔多(1939)、希克斯(1940)、西托夫斯基(1941)、利特尔(1950)等人引入“ 补偿准则`”,通过引 入受益者和受损者之间的假设补偿来拓展帕累托原则的适用范围。另一种努力是由伯格森 (1938)引入,后经萨谬尔森(1947)给予发展的社会福利函数,力图说明“分配问题应 该如何解决”,从而给经济政策提供一种量化的目标函数。 
K·J·阿罗(1951)对伯格森-萨缪尔森社会福利函数提出挑战之后,出现了一大批探索 社会福利函数的各种性质的文献。这些文献集中讨论如何把个人偏好汇总为社会偏好的问 题,也就是讨论在个人偏好给定的条件下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社会状态。阿罗的特定内容是 补充伯格森-萨谬尔森 的研究工作,即进一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是否存在着一种以符合社会普遍接受的道德准 则的方式人个人偏好之中推导出社会偏好的完美机制。阿罗得出的结论却是否定性的。这 一结论引起一群学者对社会福利的判断基础这一问题进行重新研究。某些学者对阿罗不可 能性定理提出了不同的 解释、拓展和“解决”办法。还有一些学者力图以新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来推导出社会福利 函数,例如,以罗尔斯的《正义论》(1971)为基础的“最大最小”社会福利函数,以个 人主义为基础的功利主义社会福利函数(J.C.哈萨尼,1953.1977)。所有这一类分析都 是高度理论化的,但它 们所具有的现实意义也是明确的,即要实证地说明:经济学只能分析出不同的分配方案会 导致什么样的经济后果,因而只能以“既定的收入分配方案”为分析基础。至于这一“既 定方案”则只能让社会? 贤ㄐ械牡赖伦荚蚶淳龆ā;谎灾??淙桓@??醚У诙?ɡ肀砻?nbsp;,可以通过改变财富分 配方案来改变市场运行的结果,从而改变帕累托最优的位置,以实现某种预期的结果,但 只有那种符合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217807.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金融学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