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经济论文 >> 经济学理论 >> 正文

孟子经济思想初探



  
  (三)减轻征税
  
  战国时期,各大国从事兼并战争,赋税沉重,百姓生活困苦不堪。孟子在追叙三代时期的赋税制度时说:“夏后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彻,其实皆什一也。”[4]三代时期的赋税制度是否为十分之一,目前我们还无法证实,但孟子的叙述,无疑是对当时赋税制度的鞭笞,主张减轻赋税才是孟子的本意。另外,孟子还说:“有布缕之征,粟米之征,力役之征。君子用其一,缓其二。用其二而民有殍,用其三而父子离。”[5]“缓”,历代注释未说清楚。杨伯峻先生意译为“暂时不用”。原文之“用”、“缓”对举,按照中国“互文见义”的语言习惯,“缓”字应是“免”字的假借字,即“用其一,免其二”,即征收此种税时免去其他两种税。
  
  与此同时,孟子不仅要统治者减轻农业税收,而且还主张去“关市之征”。他说:“市,廛而不征,法而不廛……关,讥而不征。”[6]意思是说在市场上给与商人储藏货物的场地而不征税,如果商品滞销,国家依法征购,不让它长久积压;关卡,只稽查而不征税。这个主张除了有利于工商业的发展之外,也减轻了对小手工业者、小商人的征税,维护了他们的利益。
  
  (四)社会分工
  
  孟子承认社会分工并赞扬社会分工。社会发生分工是社会进步的一大标志,它既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又是促进生产力再发展的条件。当时就已出现了兵器业、冶炼业、制陶业、装饰业等等行业。作为社会的成员,不论当时、现在或将来,都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一身兼有百种技艺。就当时来说,人们耕而食、织而衣一身两艺或有可能,但再要求他们铸锅而炊、制陶而器,那就无论如何也办不到了。孟子还进一步观察到农业、手工业、商业三者应有适当的比例关系,而这种关系只能自然调节。在孟子关于社会分工的思想中,还有一个重要的、也是经常遭到非议的内容,这就是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问题。孟子说“ 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这段话历来被一些人斥之为反动,认为孟子是在为反动统治阶级剥削、压迫劳动人民制造理论根据。但从我国历史上看,劳心劳力的社会分工,自夏启时起,到孟子时已经存在了近两千年。这是社会进化和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自从奴隶制生产方式代替了原始社会生产方式,社会有了专门的精神生产者,就使人类摆脱了野蛮时代,进入了文明时代。可见,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分工,是文明时代到来的杠杆。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218985.html

 ★读了本文的人也读了: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经济学理论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
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