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人成长之路"征文
三、为律师而写
孔子说:三十而立,说实话,在我三十岁之前,我自己也不清楚自己想做什么,也许我是属于随遇而安的人吧。三十岁的我,在大学当讲师,如何确立自己的科研课题?是每一位大学老师思考的问题。经过长时间的考虑,我为自己定下的科研课题是:中国律师。
为什么选择中国律师作为自己的课题?主要原因是:一是我当时在做兼职律师,对律师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二是中国律师的历史不长,不到百年,新中国律师的历史更短,不过几十年,所以,相关资料容易收集。三是在中国,专门研究中国律师的人不多,中国律师的许多问题无人研究,或者研究不深,给后来者留下了很大的空间。采取何种方法,对中国律师进行研究呢?常见的方法是,在大学图书馆里,广泛收集相关资料,针对律师某一问题进行研究,写成论文,在相关杂志上发表。在我看来,这种方法,总得来说,还是从书本到书本,写出来的东西,价值不大。因此,我并没有采用。
在大学,我学的专业是历史,田野调查是历史研究方法之一,对我影响很大。所有实地参与现场的调查研究工作,都可称为“田野调查”。“参与当地人的生活,在一个有一个严格定义的空间和时间的范围内,体验人们的日常生活与思想境界,通过记录人的生活的方方面面,来展示不同文化如何满足人的普遍的基本需求、社会如何构成。”这便是田野调查。因此,我决定采用田野调查的方法,对中国律师进行研究。
2002年7月,我辞去大学教师一职,独身一人,来到中山,做专职律师,十年过去了,律师的酸甜苦辣,无不亲身体验,正因为我是带着课题来做律师的,所以,与其他律师不同的是,我一边努力办案挣钱谋生,一边在夜深人静时,不时起笔将律师的思考写成文章。不经意间,二百多篇有关律师的文章,相续问世。其中《律师十日谈》和《律师随想录(2011年)》先后发表在《广东律师》,在律师界,反响颇佳。做律师,写律师,是我不变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