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有效实施
三、迁移引申,内化学生情感体验
语文教学情感教育的价值指向是学生人格塑造。学生在语文活动中获得充分的情感体验后,还需通过各种迁移引申,把他人的情感内化为自己的情感,从而陶冶性情。如,在《荷塘月色》课文中,朱自清“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的情感,通过荷塘、月色、树影等朦胧淡雅景象得到了含蓄深沉地表达。教学中,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深入课文情景的体验,较充分地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教学临末,教师提出问题:朱自清坦诚而勇敢地表达了面对现实,内心的哀愁和无奈,真实袒露自己难为外人道说的心理,假设你遇见今夜的朱自清,你会对他说什么?学生思维被激活后,结合自身经验,谈出对朱自清的理解,有的赞成、有的劝告、有的质疑,借对作者的情感体验,升华自身的情感境界,内化为自身素养。
除此之外,教师指导学生结合所学习的课文,发表自己的见解与看法,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读后感想,也能够强化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语文是非常重要的一种交际手段和工具,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然而,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教师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不重视语文的人文性,仅仅是过于重视语文的工具性。这种教学思想严重地阻碍了高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其实,语文教学的灵魂就是情感教育。因此,教师一定要转变观念,根据语文这门学科的特点,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通过全方位和多角度地实施情感教育,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四川省南充市嘉陵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