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教学论文 >> 教学管理论文 >> 正文

生本课堂构建中的导学案之再认识



  
  2.导学案极易掩盖教材的开放性、广博性、联系性,长期使用可能造成学生视野的狭窄。教材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样本,是参照,是载体,但不是绝对的、唯一的教学内容。导学案只能是教材知识中的一部分,它作为一种参考或辅助无可非议,但是如果让学生把导学案当作任务来完成,则大错特错。学习是为了积累知识,更是为了增长智慧。学生必须将教材中的内容上挂下联,思考其中的联系性、延伸性、开放性、创新性。如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了好思考、多联系、勤对照、挖本质、找规律的习惯,那么学生的洞察力、整合力、分析力、创造力等能力就可以不求自得,由此产生的学有所获、学有所悟、学有所用的快乐感、荣耀感才是学习的根本动力。否则,导学案就会帮倒忙。
  
  3.导学案长期使用会使学生产生“模式依赖”,可能导致学生探究冲动的缺失。导学案使用的起始阶段,对于习惯于“听讲”的学生来说,为了让其掌握学情,理清知识脉络,教师编写导学案是有价值的。但教师心中一定要清醒,“导学案”源于教材,但毕竟不同于教材,它只是学生形成自主能力前的一项预备、一根拐杖,是一种临时性的辅助,而绝不是教学中的必备。如果老师一味追求“知识问题化”的套路逐渐被学生熟知,学生拿到导学案后,不是以一种好奇的心态去探究学习,而是从各类参考书或网络渠道获取五花八门的“答案”,学生好奇的张力就会减弱。这样的课堂看似热闹,其实是彻头彻尾的“伪导学”“伪生本”。
  
  导学案,说到底,只是教改探索路上的一支“伴奏曲”,何时该用,何时该舍,具体到相关学科,该如何体现学科特色,就必须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而这,考验的就是教师的智慧。——学生尚不会学习时,不妨用之,扶其上路,教会其迈步;待学生已掌握学习方法,有了学习自觉,则该坚决弃之,以免阻碍了学生发展之路。因为,适合学生自己的学习方式才是最好的学习方式。
  
  所以,我们研究教学、设计课堂,必须从学生的心理、心态、心灵出发,任何手段都必须为育人宗旨服务。学校和教师既不能把导学案看作教学模式变革的“万能钥匙”,更不应该让导学案成为学生学习的新的负担。
  
  (作者单位北大附中深圳南山分校高中部)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219123.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教学管理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