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的教材,无限的课堂——我是这样教《社戏》的
通过设计台词,同学们更深地体会到语言的魅力以及语言对人物性格塑造的重要性。孩子们逐渐明白好的语言描写往往寥寥数语就能揭示人物性格,在最短的时间内塑造人物形象。此外,我还在课后给学生布置了一道作业,让他们用简短的语言描写班上某个同学的性格。由说到写,由文本到生活,这既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程度,也激发了他们的写作兴趣。
三、情感我来悟
对于文章的主旨,我抓住课文的结尾部分:“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通过分析,学生渐渐明白,戏并不好看,豆也很普通,其实好的并不是戏或者豆,而是那段单纯而温暖的时光。为了帮助学生领悟这种情感,我给他们讲了朱元璋“珍珠翡翠白玉汤”的故事(已是帝王身的朱元璋非常怀念逃难时喝的寻常菜汤,但怎么做也吃不出原来的味道)以及池莉的知青小说《绝代佳人》(两个知青在又饥又累的情况下吃的辣椒炒茄子,被看作是一生吃到的美味,视它为绝代佳人),再让学生回忆一下自己是否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在故事的引导下,孩子们迅速理解了文章的情感,并结合自己的经历畅谈感受。
教学《社戏》这篇课文,教师在解读文本时,可从亲情、阅读、写作等从多个层面进行拓展。教材是有限的,但生活无限,我们的课堂同样是无限的。
(作者单位:长沙市雅礼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