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死了都要爱》到《梁山伯与祝英台》
我首先播放了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片段。然后,让一个同学讲述梁祝的故事。接着,我又播放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用图表分析《梁祝》的曲式结构,再分段播放《梁山伯与祝英台》,要求同学们在自己的想象中演绎故事的内容。在这一过程中,我提示细腻委婉的小提琴代表祝英台,温厚如诗的大提琴代表梁山伯,沉重的铜管乐器代表封建势力与家长专制,交响乐段讲述为追求自由爱情的青春力量与封建势力抗争的控诉、挣扎、凄绝等。各种画面的交织让全曲的欣赏变得千萦百绕、荡气回肠。
欣赏完现代与古代、流行与经典两种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后,之前的四个问题已迎刃而解。同学们有了新的感受,各种想法与讨论顿时激烈起来。我让同学们自己对比,更喜欢哪一种音乐?他们纷纷表示《梁山伯与祝英台》更好听,内心受到的感动也更多。同样都是“死了都要爱”,但《梁山伯与祝英台》比《死了都要爱》音乐更美,故事更具体更感人。多数同学已被《梁山伯与祝英台》凄美的故事、优美的旋律和顽强的精神所感动。教学进行到这里,本节音乐课的教学目的——流行音乐与经典音乐的认知与对比——已水到渠成。
课后,我给同学们布置了小练笔《我心中的流行音乐与经典音乐》。从这些文章中可以看到,大部分同学认为,经典音乐也能被同学们所接受和喜爱,以前对经典音乐枯燥乏味的感受正在逐步改变。还有同学认为,以前之所以喜欢流行音乐而不喜欢高雅音乐,是自认为流行音乐简单、易学,而自从了解经典的高雅音乐后,认为高雅音乐能给人带来精神上、思想上更深刻、更有意义的东西。这些课后小感言也同时在揭示着学生审美角度的转变,艺术思想的成长。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