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内地教师眼里的香港教育
注重过程。开学伊始,每个学生手上都有一本《普通话自学小册子》,上面有二十多首儿歌供学生练习普通话。如果利用休息时间到普通话室读了十篇,就可以到普通话老师处领奖。本次绕口令比赛,是学生普通话练习的加强版。
当裁判之前,老师递给我一些奖品,让我奖给孩子们。我有些奇怪,初赛还没开始,更谈不上结束,怎么就给奖?老师说,在过程中就可以奖;操作起来很简单,只要他(她)在规定的时间内读完,就奖励一份小奖品——包小饼干。如果有孩子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读完,或者对自己的成绩不满意怎么办?不要紧,在这三个时间段,你还可以多次来参赛,以你最好的成绩计分。当然,初赛奖品只能给一次,老师会回收参赛纸。第一次参赛不满意,可以不交参赛纸。如果第一次交了参赛纸,事后还想来,也可以重复来参赛,只要你愿意,只要你学习,只要你向上,老师就全力支持你。在初赛期间,有一个二年级的男孩来了三次,在最后一次,终于在规定时间内念完,赢得了奖品。还有一个六年级的女孩,她赛了六回,赛了,不满意,回去练,又来赛,不满意,再来赛,每赛一次,裁判老师都会给予简单的评价。在她的坚持下,她终于以五秒的成绩挤进“龙虎榜”,晋级决赛。对于表现优异的学生,学校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更大的舞台,在大礼堂进行决赛,校长当场亲自颁奖,既给这些学生以莫大的鼓励,也给其他同学做了示范。上面提到的那位女同学最终获得高年级组冠军。因为杰出的表现,她还获得了很多“粉丝”的加油声。事后奖励,真的不如协助成长。
建立体系。本次绕口令比赛只是学校“中普活动周”的一个环节。从2月28日至3月6日,学校为学生准备了丰富的节目,有好书推介、佳作展览、书展、午间点唱、故事分享会,此外还专程请来两名香港著名的作家黄虹坚、宋诒瑞来校讲座。当然,香港的老师也会充分利用资源,让我这个内地老师给学生举办了两次“阅读与写作”工作坊。
香港学校呈多元化发展,每个学校每年会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内容相对稳定和功能独特的“专题活动”。本年度,该校安排有中普活动周、数学活动周、艺术活动周、跨学科活动周,中间穿插有中国文化活动日、户外学习日、运动会、家长日、亲子旅行日、境外交流日、校友毕业生竞技日等,每逢周三是固定的英普日,用以推广英语和普通话。这些活动紧紧围绕着学校今年的发展主题“立己助人,尽展所能”进行。“给学生一个平台,让他们自己去创造。”学校充分释放各种活动的潜在功能,尽力满足学生不同的兴趣需求,让每一个学生展示自我、发展自我,促使学生全面均衡发展。
(作者单位:长沙市雨花区枫树山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