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教学论文 >> 化学论文 >> 正文

理论课也可以很开放 ——《溶液的形成》课例研究



  现今的初中教学对考试要求越来越高,教师的压力越来越大。一方面学校和家长对教学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社会也要求提高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在课堂教学上,越来越重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探究式教学,还课堂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的主人,教师应该起到引导的作用。这样的要求从课改开始已经提了好多年,但是在应试的压力下总体上还是存在着重应试轻能力的现象。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学生能力的提高对应试也是有很大的帮助的。这就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要求越来越高,教师的教研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本学年我有幸参与了由进修学校和南师大组织的课例研究,主要对如何提高教学效率,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在专家的指导下,就教学中的目标达成、教学效果的体现等问题进行了交流和探讨。专家的教学理念和指导思想带给我们很大的触动。下面就结合本学期的一次课例研究的实践,介绍一下在课例研究中的一些做法和反思,并把在实践活动中取得的一些经验和大家交流一下。
  
  本学年就人教版初中化学第九单元课题一《溶液的形成》开设了研讨课。
  
  一、理论学习
  
  在接到课例研究任务时,首先在我校化学教研组集体探讨,通过学习了解到:课例是关于一堂课的教与学的案例。课例研究是指围绕一堂课的教学在课前、课中、课后所进行的种种活动,包括研究人员、上课人员与他的同伴、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对话、讨论。课例研究是以教师的教学实践为基础,通过对一节课的全程描述或其中若干件教学事件的描述,使之形成个人反思的对象、理论研究的素材或他人学习的范例。
  
  二、课前研讨
  
  (一)确定教学内容
  
  在理论学习之后,根据《溶液的形成》教学内容的特点,计划将本节课设计成一节实验探究课。但是本节课是一节理论课,概念性的知识点比较多。教学中往往以概念性教学为主,帮助学生进行概念性的认知和理解。以前的教学中,学生学完了知道有许多的概念。但是这些概念重在理解和运用,基于以前的教学方式获得的经验,学生往往在概念的运用中会出现较多的问题。在探讨之后分析认为:学生的运用出现问题主要还是概念的理解不到位,理论不能很好地理解,运用就一定会出现问题。所以本节课的研究重点为如何提高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二)确定教学目标
  
  通过交流讨论初步确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剂、溶质的概念。
  
  (2)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3)了解溶液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科学研究和科学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
  
  (2)学习采用对比的方法认识对相同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法。初步学习由宏观现象(溶解、乳化)到微观本质(粒子的运动、扩散)的推理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2)通过对溶液的应用,认识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三)确定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建立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
  
  2.认识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
  
  教学难点
  
  1.从微观上认识溶液。
  
  2.理解溶质、溶剂的辩证关系。
  
  (四)教学内容设计
  
  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计划设计成学生自主探究的开放性试验,通过学生的自主实验来获得基本的知识点,对此我主要设计了四个探究活动:
  
  活动与探究一:根据提供的药品进行实验,蔗糖、食盐(NaCl)、植物油、泥土分别与水的混合。观察实验现象,并做好记录。
  
  目的:通过实验探究获得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从而达到概念的强化。
  
  活动探究二:上述溶液分别由哪几部分组成?其中哪种物质溶解?
  
  目的:知道并学会区分溶质和溶剂
  
  活动与探究三:按下列组合进行溶解,观察实验现象。
  
  目的:明白不同的溶质和溶剂溶解情况不同。
  
  活动与探究四:课本[实验9-4]
  
  目的:知道乳化现象。
  
  三、课堂实践与反思
  
  以上设计通过课堂教学实践,经过专家的听课评课,发现了其中的一些问题,专家们提出了以下几点修改意见和建议。
  
  1.学生对溶液有一定的认知,应该让学生体验溶液的形成过程。
  
  2.教材对溶液的定义为:一种或几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的分散。如何体现几种物质的分散?
  
  3.通过对实验的分析,让学生认识到溶质可以不同,溶剂可以不同。还有其他溶剂吗?
  
  4.液体和液体可以形成溶液吗?
  
  5.实验的开放性程度不足,教师设定的范围较窄。
  
  意见分析一:在活动探究一中,虽然设计成实验探究,但在实验的学案设计时却人为设定了将一种物质溶解到另一种物质中去,不能很好地结合教材的定义:即将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去,探究不够开放,从这里可以看出教师在教学设计上还是有些缩手缩脚,不敢让学生完全自主地探究。通过研讨,专家给出建议,应不限定溶质的种类数量,让学生认识到溶质可以有好多种,同时也可以考虑给出不同的溶剂。
  
  课后修改如下:活动与探究一:根据提供的药品,进行实验,蔗糖、食盐(NaCl)、硫酸铜、泥土分别与水的混合。观察实验现象,并做好记录。增加了硫酸铜,去掉植物油。这里的做法是基于学生对溶液形成认知,物质溶于水形成溶液。课堂实验探究让学生任取物质与水混合,既不限定种类也不限定数量。通过这样来达到对概念的理解。排除油与水的干扰。较容易得到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且可以使多种物质同时溶解即概念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的分散。
  
  意见分析二:在之前的教学设计中,学生的探究内容是一开始教师设计好的探究内容,如,活动与探究三:
  
  这些实验进行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做这些实验,学生理解得并不清楚,只是完成教师一开始设计的要求。所以在引导学生推断出:不同的溶剂溶解情况不同,不同的溶质溶解性不同的结论时,在课堂中的得出比较困难,因为这些不是学生自己要求的实验内容,实验的目的也不是很明确。所以在专家的指导后进行了修改,在课堂中,引导学生提出想要探究的内容,教师整理出学生想要探究的内容,选择了如下的探究内容:
  
  (1)除了水还有其他溶剂吗?(2)还有什么物质可以溶于水?(3)酒精和水可以互溶吗?(4)植物油可以溶于水吗?(5)植物油可以溶于汽油吗?
  
  对于其他的建议则采取学生自主活动探究。不限定学生的实验内容,根据学生的猜想,让学生自己选择想要探究的内容,并选定药品进行实验。这里还应该补充提供酒精、汽油、植物油等药品。
  
  在课堂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猜想并结合实验得出相应结论。当然,教师之前的实验准备应多提供一些适当的药品,以适于学生的实验探究。通过这样的修改使得整节课的内容主要是由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完成,能很好地达成教学要求。
  
  四、心得体会
  
  一节课通过前后两次实践,教学形式差别较大,对比修改前后的效果可以看出,修改之后的教学方法更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探究,这样的教学设计对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综合能力的提升帮助都很大,因为这些不是在教师之前设定的情形下完成的,而是以学生的自主意识进行的,这更加强化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有更大的帮助。
  
  通过这次课例研究,使我认识到教学内容的确定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应基于学生的认知,知识的获得应来自学生的探究获取。教师的预设应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基础上,应该从建构主义理论出发,而不是基于教师对知识点的认知出发。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的新知来源于原来的源认知,是以原有的经验为基础的。所以之前的设计是以教师的角度出发设计的教学过程,并没有从学生已有的源认知去考虑自己的教学设计,学生的探究能力没有得到提升,思维的有效性无法达到。
  
  之前一直认为理论课应该重视学生的理解,所以往往在证明理论的过程中强调实验的记忆,帮助学生去分析,而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往往是建立在教师讲解的基础上强化记忆的,理解的成分相对来说比较少,更不是自己的探究所得。长此以往,学生对以后的学习往往是主体性越来越差,习惯等待教师给出答案,这对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是很不利的。因此,上述理念的转变对学生以后的发展是有很大帮助的。
  
  同时,这样的教学形式对教师的要求也是很高的,修改后的教学设计在课堂实践中由于教师个人的习惯和处理方式都让这样的课有点生疏,教师把握起来明显不足。对课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预计不足,同时出现了学生的想法不在教师的预设范围下的情况时,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够,有些未能将学生引导过来。但这种课的教学设计和理念是新颖的,是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的,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通过课例研究,及时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又使学生成为真正的课堂主角,同时对教师的要求也更高了,教师的改变才能带动学生的改变,教师的创新才能让学生有创新。作为教师,这样的课例研究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帮助是非常大的。虽然课程改革也谈了好多年,但真正深入其中体会其过程,才发现自己离真正的有效和高效还有较大的差距,这也给了我研究的方向和动力。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219624.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化学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