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综合范文 >> 作文大全 >> 高考作文 >> 正文

2013年安徽高考作文题导写及《路》刊素材运用示范



 2013年安徽高考作文题导写及《路》刊素材运用示范
  
  安徽 张志先
  
  【真题回放】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的人看到已经发生的事情,问:“为什么会这样?”
  
  我却梦想从未有过的事物,然后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
  
  ——萧伯纳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考题详析】
  
  习总书记提出“中国梦”,其实萧伯纳这两句话也暗合“梦想”的影子。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大家都熟悉的材料要少写,相对陌生的材料可以叙述得详尽些,运用材料时最好以小见大,小切口深入分析。另外,所用材料要符合高中生的实际,切忌干人一面。
  
  分析材料,须抓住7个关键词:
  
  有的人,已经发生,为什么会;我,却梦想,未有过,为什么不能。
  
  有的人,泛指一般人;已经发生,说明是“过去时”,发生了的情况;为什么会,见到事情发生了不太理解,就产生疑问。对“已发生的事情”问“为什么会这样”不一定代表消极不思进取,问清楚了,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才能让事情向更好的方面发展。这是探究的需要,是反思的需要,是提升的需要,是进步的需要。
  
  “我”原指萧伯纳,但是作为材料的一部分,“我”的内涵明显扩大了。看到一般人对过去的发问,我却梦想从未有过的事物,然后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是对“未有过”的事物的思索,也就是对未来的思考。
  
  很明显,前一种情况,是已经发生的事情;后一种是梦想一些从未发生的事情。前面对已发生的事,有疑惑,于是进行思考。后面对从未发生的事有梦想,有追求。一个是对现实的思考,一个是对未来的追问。
  
  可从以下角度构思立意:
  
  (1)要敢于质疑,有反思的勇气。
  
  如果看到任何事情都无动于衷,那可不是好事!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 “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诞生。”是的,质疑是人类创新思维的基础,是怀疑、困惑和探究。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曾说: “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这些都有力地说明了质疑的重要性。有了问题意识,才可能去创新。
  
  我们对很多事情司空见惯,是因为缺少质疑精神,缺少求解精神。其实,质疑是促进社会进步的良方,质疑是人类完善自我的初始动力。反思,追问,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才能改变现状,实现梦想。
  
  (2)自身能力并非与生俱来,要重视发展的每一步。
  
  大干世界芸芸众生,人的能力没有太大差异。不要想着自己的能力有多么突出,要在生活实践中多回头看看,逐步完善自己。现实生活中,每天都会发生许多事,我们必须面对现实中所发生的一切进行思考和探究,以完善自己的能力。要提高能力,就从“为什么会这样”的发问开始吧!
  
  (3)为梦想奋斗,全力以赴,成就精彩人生。
  
  有了梦想,而不懈怠,全力以赴,方能取得成功。不可否认,当今社会一些年轻人比较缺乏梦想和创新精神,有了梦想与创新并付诸行动的,可谓少之又少。年轻人尤其应该有梦想、有希望,因为奋斗的过程和达成目标一样,都能使人感到无比快乐,而且全力以赴,方能成就精彩人生。
  
  (4)梦想要合理,不可好高骛远。
  
  有梦想是好事,值得提倡,但是梦想要合理,不要好高骛远,空做摘星美梦。
  
  (5)不仅要反思过去,更要思考未来。
  
  对过去反思是必要的,但一定要怀揣梦想。过去不可弃,梦想不可无;有梦想,一切皆有可能。
  
  【佳作展示】
  
  落花,流水,经年
  
  安徽一考生
  
  重回故地,却寻不见故人。
  
  坐在回老家的车上,怀想小时候成长的地方,它承载着我多少过往。沿途的风景,转瞬即逝,感叹着,这曾经的路,曾经的人。几年之后,再次回来,再次走过这条路,今日的乡村是否一如当年?
  
  重新踏上故地,有沧海桑田之感。我独自漫步于林荫小道,静谧的午后,树影婆娑,追溯往日欢笑的时光,却早已逝去。路旁一棵棵参天大树,已脱去稚嫩的童装,变得高大挺拔,枝繁叶茂。我在树间穿梭,抚摸着那刻下了斑驳岁月的树皮,粗糙,坚硬。依稀记得,在这里,在这棵依旧青翠的树上,刻有我们小时候的诺言。
  
  如碧的树叶,在风的吹拂下哗啦啦地奏着乐曲。“是小顺吗?”这声音苍老沙哑,如暮鼓晨钟。转过身,映入眼帘的是一位满头白发、面色黝黑的老人。细看,方认出是衡的姥姥。
  
  “是我,姥姥,你还记得我啊!”我走到姥姥的身旁,端详着这位年近七旬的老人。她还是和记忆中一样,那么和蔼,那么亲切。“我看着像你,”老人微笑着,“没想到你这么大了,差点儿没认出来。”老人依旧如以前一般,拍着我的脑袋, “我还记得你小时候就喜欢找我们家衡衡玩。”是啊,记得当时的我,就喜欢黏着衡,跟着她到处跑,现在想来,好似一场梦,纯真而美好。“姥姥,衡呢?我怎么没看见她?”老人的目光黯淡下去,缓缓说道:“衡衡啊,唉,跟她妈妈出去了。” “去哪儿了?” “广州!”……
  
  阿姨去外地打工了,生活得还不错,大概有两年多没回来了。听得出来,姥姥很想念衡。
  
  这些在阳光下生长的大树,舒展着腰肢,青翠的树叶贪婪地享受着阳光的沐浴。衡,你知道吗?我回来了,我现在正站在我们一起守护的大树下,看着我们曾经留下的刻痕,回忆着我们的童年,可是,你现在身在何方?还记得这里的一切吗?还会时常回味吗?树影轻摇,脑海中浮现出小时候你站在树荫下的模样,很秀气,满眼童真。现在,这里不再有你的身影,但一切过往却在记忆中永存,永远永远。
  
  岁月匆匆流逝,让人不得不感叹,时间的力量太大,改变着事物,改变着人。斑驳的流年,随着落花,只留下一缕芬芳,瞬间,烟消云散。
  
  大文豪萧伯纳曾有“为什么会这样”的感慨,而我,重回故地,却不见故人,此刻心情谁人知?落花,流水,又是谁给予经年呢?
  
  【点评】
  
  本文构思精巧,立意深刻,语言凝练,耐人寻味。“我”和“衡”是儿时的玩伴,曾经是何等快乐,可是多年后,当“我”再回到村庄时, “衡”已随妈妈到广州打工去了。
  
  不难发现,文章其实是在探讨一个沉重的话题:新时期的农村,到底该谁来坚守?是“七旬的老人家”吗?孤独的老人,能坚守得了吗?“重回故地,却不见故人”,何等凄凉。“反思”与“追问”隐于字里行间,足见作者驾驭文字功力之深厚。
  
  【活学活用】
  
  《作文成功之路》2013年高考特供素材运用指导
  
  ●立意角度:对“已发生的事情”反思“为什么会这样”,然后逭问“为什么不能这样”,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实现美好梦想(这梦想即“从未有过的事物”)。
  
  对接素材:
  
  要实现“人民共同幸福的梦”,我们怎么做?(从人和人、人和社会等关系入手)
  
  问题: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泛滥,人们的私欲空前膨胀,公平正义遭到亵渎,传统美德正在远离我们。
  
  对策:心系他人,精诚团结,有道德,有责任,有担当。
  
  立意二:要实现中国梦,就要团结奋斗,少一点私欲,多一点公心。
  
  实现中国梦,就要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而今,个人主义有如决堤之水,肆意奔流,很多人一切向钱看,不分善恶,只知赚钱,只求私利,无视公道:
  
  官员们用权不公,以权谋私,拿原则作交易,拿权力送人情,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他们的私欲膨胀是真正危害社会正义、公平、公正的祸根。
  
  学者们以钻营代替钻研,以权术代替学术,对自己并不内行、并不了解的领域以权威姿态发表评论,误导公众,“有知识、缺文化;有物质,缺精神,难成人才,何谈大师!”
  
  商人们为了满足个人私欲而不惜损害社会和他人利益……
  
  (摘自《路》刊2013年6期《百搭立意,万能素材——中国梦》)
  
  运用指导:
  
  开篇直接列举素材中的社会现象,然后提出问题(即素材中的问题),并进行反思“为什么会这样”,进而追问,提出对策(即素材中的对策),指出如何实现“人民共同幸福的梦”(素材省略的部分即是这方面的内容)。 2013年6期《复旦投毒案给予我们的反思》《摘除“苹果”的虫子》(谈的是美国苹果公司售后服务“中外双重标准”的问题),这两篇长文对“已发生”的社会事件都进行了深刻“反思”和“追问”。本刊每期都有对社会热点事件的“反思和追问”的重头文章,不赘述。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219692.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高考作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