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脱胶淘洗”构思演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传统制麻,采用沤麻的方式。沤麻是将亚麻茎或黄麻置于水中浸渍,利用细菌作用使麻的木质组织软化为纤维。麻茎或已剥下的麻皮浸泡在水中时,自然发酵,会发出难闻的恶臭味,通过脱胶等程序最终却可以获得干净坚韧的麻绳。
民间自制土豆淀粉,将土豆洗干净,放在缸里,通过一定时间发酵,然后打开臭味扑鼻的大缸,将混浊不堪的发酵物掏出,经过反复淘洗,去除杂质,最终能制作出美味、白净的土豆粉。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多则材料作文,两则材料具有相似性,因而要运用求同法提炼出同质的因素——都有“发酵”的过程,而这个“发酵”的过程又是“臭不可闻”的;最终都会有质的变化,得到好的结果。找出同质的因素后,用因果分析的方法,探寻事理——传统制麻和民间自制土豆粉都要经历复杂的过程,最终才能获得干净坚韧的麻绳和美味、白净的土豆粉。引申到人自身,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只有经历了一场又一场历练,才能不断提纯人生。而在“发酵”“净化”的过程中,不是消极的忍耐,而是满怀期待的坚持,唯有如此,苦难和磨砺才能让人生境界得到提升。
【立意角度】
角度一:从亚麻和土豆粉的角度立意,可以谈“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甘于接受锻炼与考验,为“见彩虹”而去“经历风雨”;也可以谈人要不断去除自身的弊病,才能逐渐趋于完美。
选材小贴士:司马迁、苏轼、爱迪生、邰丽华、刘伟等人事迹,说明人一定要经历磨砺,经历了磨砺才有获得成功的希望,在磨难中煅造不屈不挠的精神;作为这个时代的青少年,该如何理解人生的磨砺……这就需要辩证、客观地看问题,在对人生的思索、对社会的思考、对人性的探寻中去选材,论证,从而写出血肉饱满、情通理畅的文章。
角度二:从外界条件作用的角度立意,谈外界条件对人的成长的作用。使亚麻和土豆改变的分别是“脱胶”和“淘洗”的工序,仅靠它们自身难以实现质的改变。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一些“富二代”“官二代”误入歧途,除了自身的原因外,担当培养、教育责任的家长、老师恐怕难辞其咎。因此,全社会都应该承担起对年轻人“脱胶”或“淘洗”的责任,用正能量培养他们,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选材小贴士:聪明的一休,得益于睿智的母亲将他送到磨炼心智的佛院接受磨砺;中国古代哲人孟子则得益于母亲“三迁”,选择了“利于他健康成长的生活环境;岳母在儿子的背上刻下“精忠报国”四字,为儿子一生发展指明了方向;比尔·盖茨“裸捐”则是告诉孩子只有艰苦创业,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相反,一些富翁或官员,忽略对孩子的教育,结果悔之莫及。
【佳作展示一】
发酵自我
一考生
洛夫说: “请把钟声的回响埋进雪里,等明年春醒,我将以融雪的速度奔来。”我想说,请把心灵埋进发酵罐中,待我摒弃腐肉杂质,我将以纯净的新我惊艳崛起。
沤麻脱胶,麻绳得以干净,坚韧;发酵去杂,淀粉得以美味、白净,这令人想起武侠小说的经典情节:中毒者呕出黑血,脸上的青紫方才散去。我们虽未中毒,但也应去糟留精,发酵自我。
徐溥投豆以自戒,红豆为好,黑豆为坏,终于除尽黑豆,成为一代名臣。泰戈尔曾说:“把我的生命从尘埃中捡起。”若要生命有别常人,就要有自我蔑视的理性,更要有自我发酵的勇气。试想“三害”之一的周处若不自我发酵,并去学习陆机,怎会成为东晋名臣,千古留名?
逃避是懦夫的本能,遮掩缺点更是弱者的劣根。尼采说: “要想体验生命,必须站在生命之上。”不站在生命之上,就无法窥出心灵的腐烂之处,更无法将其剔除。《菜根谭》有言:精金美玉之人格自以烈火中锻造而来。因此人要进行自我发酵,净化心灵。
如果你还在为自己的完美如纳喀索斯般自恋,如果你还在为自己天衣无缝的遮掩沾沾自喜,实在可笑! “釜底抽薪”告诉我们要从源头解决问题,美化自己不能靠自恋“撑场”“化妆”,而应换骨洗髓,自我发酵。我们缺少的正是敢于承认、敢于自我拷问的智慧,所以我们愚蠢地去反驳、去遮掩。记得有这样一句话:人在生活中的演技真是出神入化,不知这是生活的幸事还是艺术的悲哀。
发酵自我,淘出懦弱、淘出自负、淘出虚伪、淘出愚昧、淘出劣根,过程可能如破茧般难熬,但出关之日,你便是绝顶之峰,你便不再是华山看客,而是令人仰慕的绝世高手。
【点评】
以“自我发酵”为题,深入论证认识自我、反省自我,才能真正提升自我的道理。语言简洁,文笔优美,引证恰到好处。
【佳作展示二】
边滤生命
一考生
杨绛在新书《走到人生边上》中写下:“我的人生是个犯错与改错的过程,在人生路上,向后看看,再向前看看。”
这便是生命真正的姿态——在迷茫中执着,在执着中犯错,最后滤去生命的污泥,获得澄明如镜的自己。前行的路上,不断推翻、存疑,在泥沼中挣扎,在自省中濯洗。
过滤生命,每一次的混浊都需要我们用心灵去过滤。将命运给我们的眼泪滤成一盏青酒——可饮,可尽,可存心。
柴静在《看见》中写下, “回首曾经的岁月,每个人都满溢着青涩的苦。失败的所有味道,都是未来的启蒙。”从初入中央台的挫败,到现在的成熟深刻,她走过了14载。一路走来,有迷茫的深潭,有失败的鸿沟,她却对命运说: “人必是在挫败的反省中前进,这姑娘从不害怕。”过滤生命,便是要有这样的勇气与坚强,淘洗自我,褪去戾气,洗去浮夸,给自己一个干净、坚韧的灵魂。
过滤生命,时常给自己的人生清场,所有沿途沾染的油彩与假面,就让它随灵魂的洗礼滤去吧。巴金老人在《忏悔录》中写下,“我如实记录下这一切错误,让心灵来裁决审判。”那些曾经的不堪与痛苦,是老人生命之水中的沙砾。“推开一切借口,只要给心一个答案。”这应是巴金老人与我们共同追求的。像巴金老人一般,过滤掉生命中的难言种种,是净化灵魂的不二法门,是人生的必由之路,是“清者自清”的大智慧。
生命之路自是天高水长,我们走过、涉过,自省自悟中见得日明,过滤生命,即是此刻——感谢我们还能思考,感谢我们还有青春。
【点评】
从自觉过滤生命的角度,分析论说了在自省中过滤生命的意义。语言简洁,文笔优美,论据恰当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