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综合范文 >> 规章制度 >> 正文

护理工作核心制度



  
  (五)抢救制度
  
  1)各临床科室必须设抢救室,有抢救组织、专科抢救常规和抢救流程图。
  
  2)抢救物品、器材及药品必须完备,定人保管、定位放置、定量储存,所有抢救设施处于应急状态,有明显标记,不准任意挪动或外借。抢救车不上锁,但需贴封条,并注明时间和贴封条者姓名。抢救车未用,每周也需进行清理(如更换过期包等),必须保证抢救物品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3)护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各种器械、仪器的性能、抢救车内用物使用方法和各种抢救操作技术。
  
  4)当患者出现生命危险,医师未赶到现场前,护士应根据病情实施力所能及的抢救措施,如吸氧、吸痰、测量血压、建立静脉通道、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等。
  
  5)参加抢救人员必须分工明确,紧密配合,听从指挥,坚守岗位,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抢救规程。
  
  6)抢救过程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对危重患者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后方可搬动。抢救期间,应有专人守护。
  
  7)及时、正确执行医嘱,准确及时记录用药剂量、方法及患者状况。医师下达口头医嘱时,护士应当复述一遍,抢救结束后,所用药品的安瓿必须经两人核对记录后方可弃去,并提醒医师据实、及时补开医嘱。
  
  8)对病情变化、抢救经过、各种用药等应详细、及时、准确记录,因抢救患者未能及时书写病历的,有关人员应当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补记,并加以注明,仔细交接班。
  
  9)及时与患者家属或单位联系。
  
  10)抢救结束后,做好器械的清理消毒工作,及时补充抢救车药品、物品,确保抢救仪器物品处于备用状态。
  
  (六)护理不良事件处理与报告制度
  
  ① 护理不良事件定义
  
  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工作中,不在计划中、未预计到或通常不希望发生的事件,包括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一切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事件,如护理缺陷、药物不良反应、仪器设施所致不良事件、意外事件(如患者走失、安全防护情况下的跌倒)等
  
  ②处置
  
  1)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首先要积极采取补救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对患者的损害
  
  2)发生重度或极重度缺陷不良事件的各种有关记录、检验报告及造成患者损害的药品、器具均要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销毁、藏匿、转移、调换,相关标本须保留,以备鉴定。违反规定者要追究相关责任
  
  3)凡实习、进修人员发生的护理缺陷或安排护理员、卫生员、陪人进行其职责范围以外的工作而发生的缺陷,均由带教者及安排者承担责任
  
  4)科室设有护理不良事件登记本。不良事件发生后当事人除口头向护士长汇报外,应登记事实经过、原因及后果。科室根据不良事件性质及时或每月组织分析讨论会,向护理部递交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表
  
  ③上报程序
  
  1) 一般不良事件 当事人及时报告护士长,采取有效措施将损害减至最低程度。护士长24小时内报告护理部。
  
  2)严重不良事件 当事人立即报告护士长、科主任或总值班人员,及时采取措施,将损害降至最低程度,必要时组织进行全院多科室的抢救、会诊等工作,同时向护理部、医务部、主管院领导汇报,重大事件的报告时限不超过15分钟。护理部于抢救或紧急处理结束后立即组织人员进行调查核实。
  
  3)护士长应于一般不良事件发生7日内、严重不良事件发生1~3日内组织全科人员进行分析讨论,提出处理意见及防范措施,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表”一式两份,一份报护理部,一份留科室保存。
  
  ④结果分析
  
  不良事件上报后,护理部每月组织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成员对上报的资料进行分析讨论。主要采取趋势分析和个案分析。趋势分析包括科室内部的纵向比较、与其他科室的横向比较、与标准及实践的比较。通过讨论,制定整改措施,并组织全院护理人员认真学习,举一反三,消除护理安全隐患及缺陷,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⑤处罚及奖励
  
  护理部营造开放、公平、非惩罚的护理安全文化氛围,鼓励责任人及科室主动报告护理不良事件。对主动报告护理不良事件的科室及个人视情况不予处罚或从轻处罚;对主动发现和及时报告重要不良事件和隐患,避免严重不良后果发生的科室和个人给予奖励和保护;对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不按规定报告、有意隐瞒的科室与个人,事后经主管部门或他人发现,按情节轻重及医院有关规定从重处罚。
  
  (七) 护理安全制度
  
  ①患者安全管理
  
  1)评估患者安全危险因素,向患者、家属及陪伴人员做好安全教育工作。
  
  2)儿童、老年患者、意识障碍和需要卧床休息的患者,设提示牌、加护栏等,落实床边安全护理措施,向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防坠床、烫伤、跌倒、误吸、导管脱出等意外事件发生。
  
  3)患儿玩具应选用较大、不易误吞的物品,禁止玩弄刀、
  
  4)剪及易破损的物品。任何针头、刀剪、玻璃等锐器在操作完毕后必须清点检查,不能遗留在病房内。工作人员工作服上不使用大头针、别针等,以免刺伤患儿。
  
  5)新生儿科(室)及无陪护病区(部门)要严格执行出入人员的核查与管理。
  
  ②环境安全管理
  
  1)病区(部门)物品同定放置,不影响行走。病区(部门)走道保持地面清洁干燥,拖地时置防滑标志,防滑倒、跌伤。
  
  2)使用的物品合理放置,便于患者拿取。
  
  3)提供足够的照明设施。
  
  4)洗手间、浴室有防烫、防滑标志,热水使用有提示标识和使用指引。
  
  ③防火安全管理
  
  1)病区(部门)内一律不准吸烟,禁止使用电炉、酒精灯及点燃明火,以防失火。
  
  2)保持消防通道通畅,有明显的标志,不堆堵杂物。
  
  3)保持消防设施完好(如灭火器等)。
  
  4)医护人员能熟练应用消防设施和熟悉安全通道。
  
  ④停电安全管理
  
  1)有停电的应急措施,病区(部门)备应急灯或其他照明设施。
  
  2)有停电的应急预案。
  
  ⑤用氧安全管理
  
  1)防火、防油、防热、防震,标志明显。
  
  2)氧气房要上锁,做好交接工作。
  
  3)有氧、无氧标志清楚。
  
  4)对用氧患者进行注意事项宣教。
  
  ⑥防盗安全管理
  
  1)做好患者宣传工作,妥善保管个人物品,贵重物品不放在病区(部门)。
  
  2)晚9时清点、劝导探视人员离开,锁好大门。
  
  3)加强巡视,发现可疑人员,及时报告保卫科。
  
  (八) 消毒隔离制度
  
  1)加强组织领导,各科室建立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设兼职监控员,做好各项监测。
  
  2)各病区(部门)人、物流向符合环境卫生学要求,儿科有单独的出入通道。
  
  3)严格遵守清洁卫生制度,保持室内外清洁卫生。
  
  4诊疗用物按规定消毒灭菌
  
  5)护理做到一床一毛巾、一桌一抹布。用过的毛巾和抹布及时清洗消毒,床刷每日消毒1次,患者出院或死亡后按要求做好床单位的终末消毒。
  
  6)准确配制各种消毒液,监测消毒液的浓度及消毒效果。
  
  7)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的要求,对免疫力低下患者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对特殊感染和传染病患者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8)洗手设施符合要求,工作人员讲究个人卫生,遵守手卫生管理要求、做好个人防护,不准穿污染的工作服进食堂、会议室等。
  
  9)保证患者饮食卫生。做好卫生员、配餐员、陪人、探视人员的卫生管理及宣教工作。
  
  10)无菌操作时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219826.html

  • 上一篇范文: 安全征文9篇
  • 下一篇范文: 监理安全管理制度

  •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规章制度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