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师资岗培感悟
高校师资岗培感悟
前言
2009年暑期(7月19日~8月18日)在我的教师生涯里是一个值得纪念的一段时光,我在四川师范大学参加了四川省第十七届高校青年教师为期一个月的岗前培训班学习,首先我要感谢四川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为我们提供的学习平台,感谢我的送培单位--四川天一学院,使得我有幸聆听了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等数场高水平的专题讲座,领略了教授们治学严谨的人格魅力和工作作风,学习到了他们为高等教育事业奉献的精神。
通过培训,我得到了很大的收获,可以用“不虚此行,受益匪浅”来概括。现将自己的学习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培训雪中送炭,学习如获至宝
这次培训对于我来说如同雪中送炭、如饥似渴,教授们为我释疑了许多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产生的种种困惑,同时在教授们的身上学到了许多教学风格和教学方法,获得了许多非常宝贵的教学经验,下个学期把学到的这些经验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让我的学生受益。作为一名已经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我来说,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授课技能,但在如何组织教学,如何最大程度地提高教学效果上,还感到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通过岗前培训,把以前一些认识模糊的问题,终于搞清楚了,以前的一些实践体会,如今也找到了理论支持,更为重要的是,我深深体会到,教育确是一门艺术,一门大学问,值得我用一生的精力去钻研、去感悟。
专题课程组合,学员受益颇丰
从课表上能够看出师培中心的老师用心良苦,他们把深奥的“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等课程,分解为若干个专题,然后请省上著名的专家学者开讲座。从大课和晚上的三次选听课来看,特别是晚上的课,场场爆满,气氛热烈,这些动人场面近年在高校讲座中恐怕是少有的。何平老师的“做幸福的人”,张皓老师的“阳光心态,幸福人生”,他们教给了我们专业知识以外的内容,他们提出的“境由心生”、“达者无忧”,让我变得“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使我更加专注于自己的工作状态。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开始用“阳光心态”去思考和面对问题,自己变得豁然开朗起来。教师的使命感、责任感和幸福感油然而生。
感悟微格训练,把握试讲机会
一个月的培训,课程多、时间紧,师培中心为了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增加了研讨和交流的机会,专门安排了微格训练课程,这个课程安排得非常好,受到学员们的欢迎,从主动报名参加的人数上就能说明这个问题,学员们不愿意放弃这个难得的锻炼机会,因为它能让参加微格训练的学员在真正站上讲台之前就有机会通过视频的回放看到自己讲课的全过程,然后通过班导师和学员进行点评切磋,指出不足,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而试讲课程更是需要全程参与让我们有了提升的空间,因为是在大教室有更多的学员参加,这更有利于大家的交流和提高,通过一次一次思想碰撞,及时发现自身的闪光点和改进点。
学习名师风范,加强品德修养
陈万松教授在“教师形象与师德的两种精神”的专题讲座中,讲述了哈工大马祖光、武汉大学桂希恩和复旦大学贾植芳教授现身祖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动人事迹,让我再次感受了名师的蜡烛精神和园丁精神,使我的心灵得到净化,境界得到提升。讲座中,陈教授用《资治通鉴》中颇为耐人寻味的话“经师易得,人师难求”来说明教师要“努力把‘人’这个字写得端正些”。他说:教师责任感的强弱是职业高低的重要表现,也是学生评价和认可教师的重要标准。 他让大家思考“学生最看重教师的是什么?”他说开始学生可能注重教师的外表,但最终要看教师的人品、师德和学识,只有成为学生的楷模和让学生记住的教师才是好教师。他告诫教师们:园丁的责任贯穿于一年四季,教师的责任也贯穿于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全过程,因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不止在课堂。
找出自身差距,明确努力方向
通过学习使我懂得了教师要“立德、立功、立言”的道理,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做到“正直、上进、博学和善良”才能成为一名好老师。我感到作为一名高校教师肩上的责任以及岗前培训的重要,找出了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深知提升自己综合素质的重要。首先我要注重人文与科学素养的提高;其次要做到表里如一,更加注重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再次我在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注入自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将理论、实训和感情都融入课堂,并设法把教学内容和自己的思想让学生掌握,能有效启发和引导学生,使自己不愧为“塑造灵魂的工程师”这个崇高而光荣的称号。
结语
一个月的暑期培训,虽然辛苦,但是我们乐此不疲,因为我们是带着送培单位领导的嘱托和同学们的期待来学习的。培训虽然结束了,但真正的学习才刚刚开始,我要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完善自我,多向同行学习,特别是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争取做一名受学生爱戴的优秀的高校教师。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220493.html
前言
2009年暑期(7月19日~8月18日)在我的教师生涯里是一个值得纪念的一段时光,我在四川师范大学参加了四川省第十七届高校青年教师为期一个月的岗前培训班学习,首先我要感谢四川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为我们提供的学习平台,感谢我的送培单位--四川天一学院,使得我有幸聆听了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等数场高水平的专题讲座,领略了教授们治学严谨的人格魅力和工作作风,学习到了他们为高等教育事业奉献的精神。
通过培训,我得到了很大的收获,可以用“不虚此行,受益匪浅”来概括。现将自己的学习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培训雪中送炭,学习如获至宝
这次培训对于我来说如同雪中送炭、如饥似渴,教授们为我释疑了许多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产生的种种困惑,同时在教授们的身上学到了许多教学风格和教学方法,获得了许多非常宝贵的教学经验,下个学期把学到的这些经验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让我的学生受益。作为一名已经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我来说,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授课技能,但在如何组织教学,如何最大程度地提高教学效果上,还感到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通过岗前培训,把以前一些认识模糊的问题,终于搞清楚了,以前的一些实践体会,如今也找到了理论支持,更为重要的是,我深深体会到,教育确是一门艺术,一门大学问,值得我用一生的精力去钻研、去感悟。
专题课程组合,学员受益颇丰
从课表上能够看出师培中心的老师用心良苦,他们把深奥的“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等课程,分解为若干个专题,然后请省上著名的专家学者开讲座。从大课和晚上的三次选听课来看,特别是晚上的课,场场爆满,气氛热烈,这些动人场面近年在高校讲座中恐怕是少有的。何平老师的“做幸福的人”,张皓老师的“阳光心态,幸福人生”,他们教给了我们专业知识以外的内容,他们提出的“境由心生”、“达者无忧”,让我变得“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使我更加专注于自己的工作状态。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开始用“阳光心态”去思考和面对问题,自己变得豁然开朗起来。教师的使命感、责任感和幸福感油然而生。
感悟微格训练,把握试讲机会
一个月的培训,课程多、时间紧,师培中心为了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增加了研讨和交流的机会,专门安排了微格训练课程,这个课程安排得非常好,受到学员们的欢迎,从主动报名参加的人数上就能说明这个问题,学员们不愿意放弃这个难得的锻炼机会,因为它能让参加微格训练的学员在真正站上讲台之前就有机会通过视频的回放看到自己讲课的全过程,然后通过班导师和学员进行点评切磋,指出不足,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而试讲课程更是需要全程参与让我们有了提升的空间,因为是在大教室有更多的学员参加,这更有利于大家的交流和提高,通过一次一次思想碰撞,及时发现自身的闪光点和改进点。
学习名师风范,加强品德修养
陈万松教授在“教师形象与师德的两种精神”的专题讲座中,讲述了哈工大马祖光、武汉大学桂希恩和复旦大学贾植芳教授现身祖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动人事迹,让我再次感受了名师的蜡烛精神和园丁精神,使我的心灵得到净化,境界得到提升。讲座中,陈教授用《资治通鉴》中颇为耐人寻味的话“经师易得,人师难求”来说明教师要“努力把‘人’这个字写得端正些”。他说:教师责任感的强弱是职业高低的重要表现,也是学生评价和认可教师的重要标准。 他让大家思考“学生最看重教师的是什么?”他说开始学生可能注重教师的外表,但最终要看教师的人品、师德和学识,只有成为学生的楷模和让学生记住的教师才是好教师。他告诫教师们:园丁的责任贯穿于一年四季,教师的责任也贯穿于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全过程,因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不止在课堂。
找出自身差距,明确努力方向
通过学习使我懂得了教师要“立德、立功、立言”的道理,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做到“正直、上进、博学和善良”才能成为一名好老师。我感到作为一名高校教师肩上的责任以及岗前培训的重要,找出了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深知提升自己综合素质的重要。首先我要注重人文与科学素养的提高;其次要做到表里如一,更加注重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再次我在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注入自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将理论、实训和感情都融入课堂,并设法把教学内容和自己的思想让学生掌握,能有效启发和引导学生,使自己不愧为“塑造灵魂的工程师”这个崇高而光荣的称号。
结语
一个月的暑期培训,虽然辛苦,但是我们乐此不疲,因为我们是带着送培单位领导的嘱托和同学们的期待来学习的。培训虽然结束了,但真正的学习才刚刚开始,我要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完善自我,多向同行学习,特别是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争取做一名受学生爱戴的优秀的高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