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教学论文 >> 语文论文 >> 正文

构建“以生为本”的新型“识字教学观”



  构建“以生为本”的新型“识字教学观”
  
  张东兴
  
  几年来,我们对传统的“生字观”和“识字教学观”进行了反思,逐渐构建了“以生为本”的新型“识字教学观”。
  
  一、传统的“识字教学观”存在的误区
  
  语文课上教生字,是天经地义的事。如果追问一句:“教师该教学生学哪些生字呢?”也许有人会对此问题不屑一顾,更多的人也许会脱口而出:“当然是教课本中生字表里的生字了!”确实,几十年来,人们都习惯地认为课本“生字表”上规定的就是生字,教材上有明确要求的就是生字。当然,课改前后,语文教材中的“生字”有着明显的不同,那就是课程标准下的实验教材都体现了“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有“会认的字”和“会写的字”两种,生字表相对复杂了些。那么,这些生字是从哪儿来的呢?是专家们经过研究后确定的,都属于“常用汉字”的范畴。关于“常用汉字”和“次常用汉字”的确定,我们不去论证它,但是,学习那些“常用汉字”成了我们语文教材的“规定性”教学内容,却是不争的事实。
  
  如果仔细比较分析一下,我们不难发现,传统的“生字观”和传统的“识字教学观”背后隐含着这样一些认识上的误区:
  
  1.在小学生入学前,他们对汉字的认识和书写是“白纸一张”。
  
  以往的语文课本总安排学生从“人、口、手”或是“一、二、三”开始识字、写字。其实,入学前一个字也不认识、一个字也不会写的学生几乎是没有的,甚至有很多的幼儿园、学前班都在替小学“干活儿”,都在“像模像样”地教学生学拼音、写汉字了。例如,某版本语文教材是以《一去二三里》这首诗歌作为学生学习写字的起始课的,作为生字的“一”至“十”这十个字,多数学生是全部认识的,而且大部分会写,只有“四、五、六、七、九”这几个字需要规范一下书写。但是,许多教师却很少考虑这一点,还是教学生从“一”开始认、开始写。
  
  2.所有的学生已经掌握的字是相同的,学习的基础也是相同的。
  
  我们的教学总是在让学生“步调一致”地去认字、写字,却没有认识到学生之间是有个性差异的。有些学生认得“这些字”,有些学生却认识“那些字”;有些学生会写“这些字”,有些学生却会写“那些字”。这是学生不同的学习经历和学习途径决定的客观存在。
  
  3.所有的学生需要学习的字是相同的,因此要面对的识字学习任务也是相同的。
  
  其实,学生的学习除了共性的需求,还有很多个性的需求。比如,有的学生喜欢读一些童话故事,有的学生却喜欢读一些科幻作品,那么由个性化的“阅读”催生的“识字”需求肯定会有所不同。
  
  4.学生在学习每课生字之前,他们肯定对这些生字一无所知。 如果仔细分析我们语文课堂教学上“识字”的环节,确实有很多的教师都持这样的观点。因此,课堂教学中的识字也往往都是“从头开始”,学生的认知前提没有被得到充分的关注。
  
  5.识字是一个教学环节就可以全部完成的。 诸多的阅读教学课,都设置了一个所谓“识字教学”的环节,教师指导书写,让学生认读生字、生词,用生字组词,用词语说句子……该环节“完成”后,就进入学习课文内容的环节。众所周知,“识字”应该包括字音、字形、字义三要素。字音和字形需要在整个阅读过程中不断强化、巩固,字义、词义也是需要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来加以理解和把握的。
  
  综上所述,传统的“识字教学观”最大的弊端就是只注重汉字序列的所谓“科学性”,而忽视了学习者——学生的“主体性”;只注重了学习内容的“规定性”和“共性”,而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只注重了教学要求的“唯一结果”,而忽视了学生学习的“过程变化”;只注重了识字的“流程”,而忽视了识字的“过程”和“进程”。
  
  二、“以生为本”的新型“识字教学观”的含义
  
  鉴于传统的“生字观”种种弊端,经过对“什么是生字”“如何确定生字”以及“如何进行识字教学”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实践,我们逐步确立了一种符合学生科学发展的新型“生字观”。它包括这样几点基本的认识:
  
  1.什么是生字?
  
  只有学生不认识、不会写的字才是“生字”。也就是说,一个汉字到底是不是“生字”,不是教材说了算,不是编者说了算,也不是专家说了算,它应该是相对于学生来说的,应是由学生“决定”的。这里包括“是否会认”和“是否会写”两种情况,分别对应着学生学习“阅读”和“书面表达”两种功能。
  
  2.如何认识教材中的生字?
  
  教材中的生字,对学生只是一种规定性的共性要求。而每个学生“会认的字”和“会写的字”是不尽相同的,是个性化的。学生的“个性”和教材的“共性”是并存的,应该得到我们的关注。
  
  3.识字的过程是怎样的?
  
  识字包括音、形、义三部分,识字的过程和阅读的过程应该有机融合为一个整体,识字过程要贯穿在阅读过程的始终。
  
  4.怎样进行识字教学?
  
  教师要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前提进行识字教学,对学生学习生字的过程进行细化研究;要在生字学习的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了解汉字的文化内涵,掌握学习汉字的方法和规律。
  
  三、“以生为本”的新型“识字教学观”下的课堂教学
  
  在“以学定教,自主识字”的新型“识字教学观”的支配下,识字教学的具体策略也发生了诸多变化,下面简单列举一下。
  
  1.由“根据教材确定生字”转变为“师生共同确定生字”。 在低年级,先让学生自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用“点”或“圈”标注出来。这样做的结果是学生们标出来的字是不同的,体现了个体差异;学生们标出来的字和“生字表”中的字也不一定一致,体现了“教材规定性”和“学生实际水平”的差异。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地对生字表进行调整,或是在详略上做技术性处理。
  
  在起始阶段,教师让学生“圈出不认识的字”,结果学生在书上经常画着很多的圈圈。随着“认读”和“书写”流程的推进,要让学生把已经学会了的生字上的圈用橡皮擦掉。这样,既是对学生识字情况的评价,也使学生获得了从“我不会”到“我会了”的成就感,还恢复了阅读读物(课文)的原始状态,消除了后期阅读的不良干扰。
  
  在高年级,学生已经有了预习课文的学习过程,识字教学的目标就更需要重新确定。很多教师是在学生初读课文的过程中来考查他们认读生字的情况的。有些教师是在上课伊始就对学生进行生字新词的认读和听写等测评,如果学生已经达标了,就会表扬学生,如果某些生字词学生掌握得不好,那就确定为本节课识字教学的具体内容。
  
  2.由“教师范读、范写”转变为“学生尝试认读和书写”。
  
  就认读生字词而言,以前每当学习一篇新课文时,教师们经常采用的是“范读课文”和“听课文录音”等方式,以期起到示范和订正字音的作用。现在,更多的教师采取让学生自读课文的方式,并提出要求: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然后再采取“指名读”“开火车读”“轮读”等方式,检查学生对生字的认读情况。对学生容易读错的字,再特别加以矫正。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有些生字表上的字对一些学生来说可能不是生字,而没有列入生字表的字对某些学生来说也可能是生字。所以,让学生自己先认读,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对容易出错的字教师要在全班矫正,以便突破教学难点。
  
  同样的道理,写字也是如此。先让学生自己尝试着写,他们能够自己写好的字,教师就不再指导;学生写起来都感觉困难的字,教师要重点指导学生反复练习。这也体现了“以学定教”的思想。
  
  3.由“教师教学生”转变为“学生教同学”。
  
  现在的教师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因素,注意摸清学生识字的认知前提和差异性,并作为教学的资源来开发利用,更多采取的是“让学生教同学”的合作学习教学策略。哪位学生先认识了一些字,先有了一些识字的心得,他就可以当“小先生”,领着其他的同学去读、去认、去写。而且,由于个性化的差异,几乎每个学生都有当“先生”来“领学”的机会,也都有当“学生”去“跟学”的机会,他们经常变换着“先生”和“学生”的角色,学习的主动性也就被极大地调动起来了。
  
  新的“生字观”更加注重识字的“过程”,注重发现和总结识字方法,培养学生识字的能力,在教学中“交流”与“分享”也就比较突出地体现到了课堂上。教师经常引导学生:“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把你的好方法介绍给同学们。”“大家来分析一下这个字,看看我们怎样才能把它写好。”
  
  4.由“教师教规律、方法”转变为“学生发现和总结规律、方法”。
  
  目前各个版本的语文教材中的生字表,大都是按照生字在课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来编排的,教师在教这些生字时也往往是一个一个地去指导。这样的教学效率是低的,也不利于学生掌握规律、学会方法。我们提倡对每课的生字从读音、字形或是字义角度进行归类,从认读或是书写上指导学生发现规律、总结方法。我们经常看到,教师和学生在一起研究归类:哪些字是形声字,哪些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哪几个字要写得左窄右宽,哪几个字要注意笔画的变形……
  
  例如,《小溪流的歌》一课在生字表中的生字有:拐、闸、泡、挠、怨、洪、锈、愉、蓄、歇、嗓、截。经过学生的整理被分为以下几类:
  
  左右结构,要写得左窄右宽:拐、挠、泡、洪、锈、愉、嗓。
  
  上下结构,每一部分写宽扁,上下紧凑才好看:怨、蓄。
  
  形声字很好记,声旁表读音,形旁表字义:嗓、锈、愉、蓄、挠、泡、洪。
  
  汉字魅力大,就像一幅画:闸。
  
  形近字,长得像,对比记,不易忘:栽、截、栽、裁、戴。
  
  给生字分类这样的事情,低年级可以是教师领着学生做,到了中高年级,则是学生们自己在兴趣盎然地做。
  
  5.由“识字与阅读脱节”转变为“识字与阅读有机结合”。
  
  “将生字音、形、义的教学分步走;识字和阅读有机结合起来;在阅读教学中,以阅读为主线、识字为暗线”已经成为我们识字教学比较成熟的做法。
  
  比如,一位教师在执教一年级《荷叶伞》这一课时,将该课的重点词语“荷叶伞”“小鱼”“青蛙”“蜻蜓”“遮雨”“游过来”“飞过来”“跳过来”“淋湿”“翠绿”这些词语做成词语卡片,让学生投射在银幕上的课文插图上。这样的教学手段,将词语的认读、文中相关事物的认识、故事内容以及思想情感等都融为了一体。
  
  再比如,一位教师在执教《瘸蝉》一课时,发现学生对“蜕”字的字音总是读不准,就把这个字大大地写在黑板上,然后让学生从工具书中查找“蜕变”的意思,还播放了蝉的幼虫蜕变成蝉的视频片段。这样,阅读中发现了识字的重点,识字又推进了阅读,可谓一举两得,相得益彰。
  
  6.由“语文课堂上的识字”转变为“生活中的识字”。
  
  学生识字的差异是一种客观存在,而且这种差异还将不断持续下去,这源于学生生活的差异。因此,“在生活中识字”的原则也就被确立下来,也被更多的教师认同。在这样的理念支配下,我们登高望远,大力提倡并构建学校文化和班级文化,让丰富的校园文化成为学生在生活中自主识字的源泉,如板报、壁报、手抄报、口袋书、阅读卡,富有个性的班名、班训、班级日志,还有学习专栏、文化长廊……我们提出“要让教室里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浓郁的校园文化提升了学校的品位,同时丰富了学生的童年生活,也理所当然地丰富着学生的识字。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220943.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语文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