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科技特色课程浅谈
学校科技特色课程浅谈
作者/刘 歆
在长期的教学中,笔者深刻体会到学校科技特色的发展应该植根于良好的科技教育的普及活动中,通过科技教育的普及,才能真正地使特色教育进一步提高。然而,在过去多年的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学校开展科技特色教学总是以片断性的形式存在,即通过几次的科技竞赛或活动来推动科技特色的发展。其弊病在于:无助于学生个体的连续性发展;无助于教学的整体化发展;无助于教学的普及化发展;无助于学校教学的系统化发展。这些无疑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与实践能力的提高,也成为了制约学校科技特色发展的重要“瓶颈”。因此,进一步更新课程理念,改革现有课程结构,使实践与发展学校科技特色校本课程成为可能,真正意义上实践国家关于课程改革的三级管理建议,充分地运用社会、学校、家庭资源开展科技教学,并在国家相应课程目标的指引下发展学校科技特色校本课程,既保证统一的基本要求和质量,又办出各自的特色,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使特色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
一、着眼于课堂教学的科技特色课程改革
为了使科技特色教学发展具有长期性、延续性,必然要将科技特色教学纳入学校日常教学活动之中,一定量的课堂教学设置将有利于学生持续发展与提高,也保障了科技特色教学的有序发展。课堂教学必然涉及到课堂教学的内容上,即“文本课程”的建立。通过一年来的实践研究,我校已基本制定一套相应的适合各年龄段教学的科技文本教材。在目前国家、地方尚无相应教材前提下,根据我校多年的教学经验与实践产生的这套教材,通过运用相对来讲是一个较为可行的方案。教材从学生本位出发,将学生作为教学过程的主体,提倡科学的实践、科学的探究,关心学生有序的发展、持续的发展,重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能力的提高。不仅重视基本技能的发展,更重视学生科学思维、创新思维的发展,不仅注重学生个体的发展,更注重学生作为社会个体的发展。实践告诉我们,真正实现校本课程在课堂教学中的开展将大大有利于科技普及教育的发展,有利于科技特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科学教学应利用社会、学校、家庭的一切资源,使学生置身于这样的大环境中,深切体会到掌握科技知识与技能的作用,从而增强社会责任感。因此,实行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的教学结构是更好地提高和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
二、校本课程的建立应以学生发展为本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是注重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与尊重个性差异相统一的课程。这就必须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开发的着眼点。为此,在教材编写的过程中应努力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1.将学生的发展置于学科发展、社会需求之中。2.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3.突出学生智能的发展。
三、校本课程以突出“四基”要求为主
围绕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校本课程,具有自主性、灵活性和可持续性,它更有利于“因材施教”,更有利于“个性发展”。与此同时我们应根据目前新课标的要求,进一步调整以往课程设置上的一些问题。例如以往在“双基”上的要求,在目前新形势下相对来说应有针对性变动,变动并不是不重视“双基”,而是更重视“双基的落实”和“如何重视双基”的问题。从学生本位出发,我们以为科技校本课程的设置应该注重与突出以下“四个基本要求”。
基本要求一:学会求知的能力。教材要重视学生的实践,在实践中求知识,在实践中求理解,在实践中形成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基本要求二:学会在应变中做事的能力。教材重视创造与实践过程中的“一题多解”“自主创造”“自主探究”,以学生的能动性参与活动,教师允许学生“殊途同归”,更允许学生“殊途多归”,反映了课程的灵活性,也反映了学生学习自主过程中应变能力的确立。
基本要求三:学会共处的能力。教材中处处要求合作,培养合作精神也是开展“共同探究”的重要目标,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提倡学生如何在共同合作中,将分配与合作有机结合,学会共处,在合作中提高学习效率。
基本要求四:初步学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技能。教材用发展的眼光,将学生年龄段需掌握的工具及使用方法作了必要的讲解与分析,使学生充分的掌握工具的不同使用方法,从而发展了学生的基本技能,提高了学生的生存能力。以发展学生的基本技能为基础,内化为智能,内化于生活、内化于实践,必然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从而提高生存能力及生存质量。
四、校本课程体现“大综合”趋势
综观当今的科学技术发展,无不体现了学科综合的优势。“卫星升空”“网络技术”等等都是多学科、多领域合作的典范。
当今的教学,学科的综合也得到一定的体现,然而切实地思考却很少。由于校本课程更多的灵活性与自主性在这一方面更具优势,将学科综合体现在更高层次上是一种学科间的整合。在校本课程中我们渗透了其它学科的内容特别将学科间进行有机整合,整合使校本课程设置更富科学性,契合学生发展,契合相应学科作为基础学科的共同发展。例如根据四年级数学案例而发展来的《鸡尾酒的秘密》,通过教学实践,我们认为其价值与可行性是值得思考和广泛应用的,而当数学富于科学内容时,则数学更具实践性,更能体现其“工具”价值。整合并不是所有的融合,而是学科交叉点上的深化,在这个点上我们不要去计较是什么学科内容。正如世界上有两条路,一条南北向,一条东西向,在两条路交叉点上无分南北与东西,只有具备这种思考才能使学科真正得到整合,而起到单学科不能起到的作用,既增强学科的理论性,又增强学科的实践性,使学科更具灵活性而达到“学以致用”。
学校校本科技课程是实践的课程,是科学的课程,其实践在于重视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的能动性,及应用于实践中所体现的灵活的智能;其科学性则在于课程的设置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个性发展轨迹为依据,以社会发展需求为条件,以当今社会要求“大融合”、提倡“协作”为背景,真正得以体现科技校本课程的社会化和生活化,是实践的科学,是科学的实践。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221043.html
作者/刘 歆
在长期的教学中,笔者深刻体会到学校科技特色的发展应该植根于良好的科技教育的普及活动中,通过科技教育的普及,才能真正地使特色教育进一步提高。然而,在过去多年的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学校开展科技特色教学总是以片断性的形式存在,即通过几次的科技竞赛或活动来推动科技特色的发展。其弊病在于:无助于学生个体的连续性发展;无助于教学的整体化发展;无助于教学的普及化发展;无助于学校教学的系统化发展。这些无疑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与实践能力的提高,也成为了制约学校科技特色发展的重要“瓶颈”。因此,进一步更新课程理念,改革现有课程结构,使实践与发展学校科技特色校本课程成为可能,真正意义上实践国家关于课程改革的三级管理建议,充分地运用社会、学校、家庭资源开展科技教学,并在国家相应课程目标的指引下发展学校科技特色校本课程,既保证统一的基本要求和质量,又办出各自的特色,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使特色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
一、着眼于课堂教学的科技特色课程改革
为了使科技特色教学发展具有长期性、延续性,必然要将科技特色教学纳入学校日常教学活动之中,一定量的课堂教学设置将有利于学生持续发展与提高,也保障了科技特色教学的有序发展。课堂教学必然涉及到课堂教学的内容上,即“文本课程”的建立。通过一年来的实践研究,我校已基本制定一套相应的适合各年龄段教学的科技文本教材。在目前国家、地方尚无相应教材前提下,根据我校多年的教学经验与实践产生的这套教材,通过运用相对来讲是一个较为可行的方案。教材从学生本位出发,将学生作为教学过程的主体,提倡科学的实践、科学的探究,关心学生有序的发展、持续的发展,重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能力的提高。不仅重视基本技能的发展,更重视学生科学思维、创新思维的发展,不仅注重学生个体的发展,更注重学生作为社会个体的发展。实践告诉我们,真正实现校本课程在课堂教学中的开展将大大有利于科技普及教育的发展,有利于科技特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科学教学应利用社会、学校、家庭的一切资源,使学生置身于这样的大环境中,深切体会到掌握科技知识与技能的作用,从而增强社会责任感。因此,实行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的教学结构是更好地提高和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
二、校本课程的建立应以学生发展为本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是注重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与尊重个性差异相统一的课程。这就必须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开发的着眼点。为此,在教材编写的过程中应努力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1.将学生的发展置于学科发展、社会需求之中。2.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3.突出学生智能的发展。
三、校本课程以突出“四基”要求为主
围绕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校本课程,具有自主性、灵活性和可持续性,它更有利于“因材施教”,更有利于“个性发展”。与此同时我们应根据目前新课标的要求,进一步调整以往课程设置上的一些问题。例如以往在“双基”上的要求,在目前新形势下相对来说应有针对性变动,变动并不是不重视“双基”,而是更重视“双基的落实”和“如何重视双基”的问题。从学生本位出发,我们以为科技校本课程的设置应该注重与突出以下“四个基本要求”。
基本要求一:学会求知的能力。教材要重视学生的实践,在实践中求知识,在实践中求理解,在实践中形成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基本要求二:学会在应变中做事的能力。教材重视创造与实践过程中的“一题多解”“自主创造”“自主探究”,以学生的能动性参与活动,教师允许学生“殊途同归”,更允许学生“殊途多归”,反映了课程的灵活性,也反映了学生学习自主过程中应变能力的确立。
基本要求三:学会共处的能力。教材中处处要求合作,培养合作精神也是开展“共同探究”的重要目标,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提倡学生如何在共同合作中,将分配与合作有机结合,学会共处,在合作中提高学习效率。
基本要求四:初步学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技能。教材用发展的眼光,将学生年龄段需掌握的工具及使用方法作了必要的讲解与分析,使学生充分的掌握工具的不同使用方法,从而发展了学生的基本技能,提高了学生的生存能力。以发展学生的基本技能为基础,内化为智能,内化于生活、内化于实践,必然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从而提高生存能力及生存质量。
四、校本课程体现“大综合”趋势
综观当今的科学技术发展,无不体现了学科综合的优势。“卫星升空”“网络技术”等等都是多学科、多领域合作的典范。
当今的教学,学科的综合也得到一定的体现,然而切实地思考却很少。由于校本课程更多的灵活性与自主性在这一方面更具优势,将学科综合体现在更高层次上是一种学科间的整合。在校本课程中我们渗透了其它学科的内容特别将学科间进行有机整合,整合使校本课程设置更富科学性,契合学生发展,契合相应学科作为基础学科的共同发展。例如根据四年级数学案例而发展来的《鸡尾酒的秘密》,通过教学实践,我们认为其价值与可行性是值得思考和广泛应用的,而当数学富于科学内容时,则数学更具实践性,更能体现其“工具”价值。整合并不是所有的融合,而是学科交叉点上的深化,在这个点上我们不要去计较是什么学科内容。正如世界上有两条路,一条南北向,一条东西向,在两条路交叉点上无分南北与东西,只有具备这种思考才能使学科真正得到整合,而起到单学科不能起到的作用,既增强学科的理论性,又增强学科的实践性,使学科更具灵活性而达到“学以致用”。
学校校本科技课程是实践的课程,是科学的课程,其实践在于重视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的能动性,及应用于实践中所体现的灵活的智能;其科学性则在于课程的设置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个性发展轨迹为依据,以社会发展需求为条件,以当今社会要求“大融合”、提倡“协作”为背景,真正得以体现科技校本课程的社会化和生活化,是实践的科学,是科学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