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川省泸定县一中 王晓燕
【摘 要】语文是一门非常具有美感的学科,但我们的学生却不能感受到,一是因为我们的语文教师没有挖掘出里面的美,二是我们带领学生去寻找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就是给他们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关键词】语文 欣赏 审美
语文内涵丰富,无所不包,既有天文地理、科学奥秘,又有风土人情,音乐绘画。在语文的天地里漫步,随处可以观赏到美景,遇到高尚的人,有趣的事,这些都是极具美感的。如果我们能从美学的角度引导学生去观察这些美,欣赏这些美,就能把语文教学从分析结构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进入审美的自由天地,培养出具有高尚审美情操和富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把欣赏美作为他们学习生活的一部分。前段时间,网上疯传的民国时的语文课本就因为他们的美育和素质教育打动了无数网民的心。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我认为我们应该将把美育贯穿于我们的整个语文教学中。因为美育既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我们课堂教学的需要,学生情感的需要。下面我结合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浅谈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一、揣摩好词句,激发美的感受
词、句是语言的基础建筑材料。我们可以通过对文章中精美的词句赏析,引导学生感受美。语文教师应让“教”和“学”更自然、更科学地结合起来,使“教”吸引“学”,“学”促进“教”,达到教学上的美的境界。如果在课堂上只是单纯地分析阐述,甚至还运用一些公式来分析概括,那么学生就会在这种枯燥的环境中失去应有的弹力和活力,那么学生会在对语文课的学习中产生厌恶感。因此,我在教学中就十分注重让学生通过朗读去品味好词、好句的精彩,体会美的意境。有的老师认为上了初中,朗读就不重要了,而且时间也少了,就不让学生朗读了,更多的用来给学生分析课文,介绍阅读方法。其实,我觉得这种做法是舍本逐末。为什么我们小时候学的很多课文,我们不但到现在都还会背,还记得它曾经带给我们的美感。那就是老师要求我们朗读的结果。所以,在我的语文课堂中,仍然十分重视学生的朗读。如我在教学《春》时,我就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在春天来临时看到春意盎然的景象时的思想感情。让学生从“春景”入手,通过“轻悄悄”、“软绵绵”、“让”、“闹”、“眨”、等一系列词语,让学生感觉生机勃勃的画面美,同时又让学生体会这个“酝酿”一词感受作者为我们极传神地描绘出的空气中各种香味混合的清新画面。通过这些词语的理解体会,学生对文中的意境和思想感情就有深刻真切的领会了。
二、巧辩修辞,感受语言美
什么是修辞?它就是为了把文章修饰的更美而运用的一种语言,或者说是一种活动。文章如果没有修辞就像一个美女没有化妆,太过于本色而不生动。可以说修辞是语文教学中美育的源泉,要培养学生美感就要从了解修辞手法做起。修辞学是一个不小的天地,里面有许多的内容,比如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通感、顶针等等,学生掌握了这些修辞手法的作用,阅读时就能更好地获得美的享受,阅读教学就变得轻松起来。如《荷塘月色》中的通感。所谓通感是利用诸种感觉相互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的心理现象,以一种感觉来描述表现另一种感觉的修辞方式。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句就是把嗅觉转为听觉的比喻通感。用“歌声”比“荷香”,真切、新奇,还可以启迪读者的想象和联想。“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这句是把视觉转换成听觉。用“旋律”比“光与影”把单调的难以描摹的月色写得轻盈荡漾,绘声绘色,写出了月光与月影的和谐。让学生充分想象,就能体会到朱自清先生淡淡的哀愁。
三、精炼语言,创造美
教师语言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这一堂的成功与否。语言是教师用来传授知识,进行教学的主要手段。能否掌握语言艺术,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课堂语言的特征首先是精当,即要做到发音正确、语义明确、语速适当、抑扬顿挫,这样才能突出重点、难点,准确而鲜明地传授知识。其次应生动,尤其是作为语文老师,更是应该把自己的课堂教学语言锤炼得更好。做到运用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并善于运用一些幽默口吻和风趣说法,运用一些语言修辞技巧,把学生引入课文情境,提高学生对语言的理解能力。最后在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还应注意发声传情,声情并茂,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四、寄情于景,体会美
语文教学中,要获得作品给你的美感享受,不从写作手法的角度去分析理解作品,也是无法理解作品的美的。如《我的空中楼阁》就是寄情于景的好文章。《我的空中楼阁》中的景物都是作者情志的蕴含者,“山”、“绿树”、“花”、“小屋”、“山路”等,一一现出灵动、娇美的姿色,庄严的尊容。“山如眉黛,小屋恰是眉梢的痣一点。”“山”比做女子描画过的眉毛,“小屋”比做眉梢上的一点“痣”,相映成趣,就是一个美人的面容了。作家这清淡的一笔,使那普通的山、平常的屋顿然生辉,见出了“风致”。小屋是“玲珑”立着的,立着角度是“柔和”的;山的寂寞是被小屋“点破”的;山上的小屋好比“漂过”的风帆,“掠过”的飞雁。其情态静中有动,以动衬静,实为出奇制胜,活脱脱地突出了山和屋的那种令人神往、令人陶醉的优美风姿。
五、运用多媒体,展示美
随着我们教育的不断发展,我们教学手段也在不断推陈出新。现阶段,多媒体——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正因它的直观性和形象性而在我们课堂中流行。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投影仪、幻灯片等进行教学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理解力、记忆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电教媒体的恰当运用,既可节约时间,又可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把语文课本里的一些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内容给我们充分地展现出来,可以提高学生的信息接受能力,提高教学效率。但我们在制作时也要注意,使用的电教媒体要与我们的教学内容相符,不要为了用它而用,要让学生从你使用的电教媒体中感受到美,体会出美。
美是需要我们用一双慧眼去发现,用一颗敏感的心去细细体会的。只要我们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能帮助学生练就这样一双慧眼,激活学生那可好奇而善感的心,就能让学生在教学中受到美的熏陶。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221145.html
四川省泸定县一中 王晓燕
【摘 要】语文是一门非常具有美感的学科,但我们的学生却不能感受到,一是因为我们的语文教师没有挖掘出里面的美,二是我们带领学生去寻找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就是给他们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关键词】语文 欣赏 审美
语文内涵丰富,无所不包,既有天文地理、科学奥秘,又有风土人情,音乐绘画。在语文的天地里漫步,随处可以观赏到美景,遇到高尚的人,有趣的事,这些都是极具美感的。如果我们能从美学的角度引导学生去观察这些美,欣赏这些美,就能把语文教学从分析结构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进入审美的自由天地,培养出具有高尚审美情操和富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把欣赏美作为他们学习生活的一部分。前段时间,网上疯传的民国时的语文课本就因为他们的美育和素质教育打动了无数网民的心。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我认为我们应该将把美育贯穿于我们的整个语文教学中。因为美育既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我们课堂教学的需要,学生情感的需要。下面我结合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浅谈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一、揣摩好词句,激发美的感受
词、句是语言的基础建筑材料。我们可以通过对文章中精美的词句赏析,引导学生感受美。语文教师应让“教”和“学”更自然、更科学地结合起来,使“教”吸引“学”,“学”促进“教”,达到教学上的美的境界。如果在课堂上只是单纯地分析阐述,甚至还运用一些公式来分析概括,那么学生就会在这种枯燥的环境中失去应有的弹力和活力,那么学生会在对语文课的学习中产生厌恶感。因此,我在教学中就十分注重让学生通过朗读去品味好词、好句的精彩,体会美的意境。有的老师认为上了初中,朗读就不重要了,而且时间也少了,就不让学生朗读了,更多的用来给学生分析课文,介绍阅读方法。其实,我觉得这种做法是舍本逐末。为什么我们小时候学的很多课文,我们不但到现在都还会背,还记得它曾经带给我们的美感。那就是老师要求我们朗读的结果。所以,在我的语文课堂中,仍然十分重视学生的朗读。如我在教学《春》时,我就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在春天来临时看到春意盎然的景象时的思想感情。让学生从“春景”入手,通过“轻悄悄”、“软绵绵”、“让”、“闹”、“眨”、等一系列词语,让学生感觉生机勃勃的画面美,同时又让学生体会这个“酝酿”一词感受作者为我们极传神地描绘出的空气中各种香味混合的清新画面。通过这些词语的理解体会,学生对文中的意境和思想感情就有深刻真切的领会了。
二、巧辩修辞,感受语言美
什么是修辞?它就是为了把文章修饰的更美而运用的一种语言,或者说是一种活动。文章如果没有修辞就像一个美女没有化妆,太过于本色而不生动。可以说修辞是语文教学中美育的源泉,要培养学生美感就要从了解修辞手法做起。修辞学是一个不小的天地,里面有许多的内容,比如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通感、顶针等等,学生掌握了这些修辞手法的作用,阅读时就能更好地获得美的享受,阅读教学就变得轻松起来。如《荷塘月色》中的通感。所谓通感是利用诸种感觉相互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的心理现象,以一种感觉来描述表现另一种感觉的修辞方式。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句就是把嗅觉转为听觉的比喻通感。用“歌声”比“荷香”,真切、新奇,还可以启迪读者的想象和联想。“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这句是把视觉转换成听觉。用“旋律”比“光与影”把单调的难以描摹的月色写得轻盈荡漾,绘声绘色,写出了月光与月影的和谐。让学生充分想象,就能体会到朱自清先生淡淡的哀愁。
三、精炼语言,创造美
教师语言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这一堂的成功与否。语言是教师用来传授知识,进行教学的主要手段。能否掌握语言艺术,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课堂语言的特征首先是精当,即要做到发音正确、语义明确、语速适当、抑扬顿挫,这样才能突出重点、难点,准确而鲜明地传授知识。其次应生动,尤其是作为语文老师,更是应该把自己的课堂教学语言锤炼得更好。做到运用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并善于运用一些幽默口吻和风趣说法,运用一些语言修辞技巧,把学生引入课文情境,提高学生对语言的理解能力。最后在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还应注意发声传情,声情并茂,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四、寄情于景,体会美
语文教学中,要获得作品给你的美感享受,不从写作手法的角度去分析理解作品,也是无法理解作品的美的。如《我的空中楼阁》就是寄情于景的好文章。《我的空中楼阁》中的景物都是作者情志的蕴含者,“山”、“绿树”、“花”、“小屋”、“山路”等,一一现出灵动、娇美的姿色,庄严的尊容。“山如眉黛,小屋恰是眉梢的痣一点。”“山”比做女子描画过的眉毛,“小屋”比做眉梢上的一点“痣”,相映成趣,就是一个美人的面容了。作家这清淡的一笔,使那普通的山、平常的屋顿然生辉,见出了“风致”。小屋是“玲珑”立着的,立着角度是“柔和”的;山的寂寞是被小屋“点破”的;山上的小屋好比“漂过”的风帆,“掠过”的飞雁。其情态静中有动,以动衬静,实为出奇制胜,活脱脱地突出了山和屋的那种令人神往、令人陶醉的优美风姿。
五、运用多媒体,展示美
随着我们教育的不断发展,我们教学手段也在不断推陈出新。现阶段,多媒体——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正因它的直观性和形象性而在我们课堂中流行。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投影仪、幻灯片等进行教学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理解力、记忆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电教媒体的恰当运用,既可节约时间,又可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把语文课本里的一些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内容给我们充分地展现出来,可以提高学生的信息接受能力,提高教学效率。但我们在制作时也要注意,使用的电教媒体要与我们的教学内容相符,不要为了用它而用,要让学生从你使用的电教媒体中感受到美,体会出美。
美是需要我们用一双慧眼去发现,用一颗敏感的心去细细体会的。只要我们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能帮助学生练就这样一双慧眼,激活学生那可好奇而善感的心,就能让学生在教学中受到美的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