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的照片作文:热点而前,请冷静
莫言的照片作文:热点而前,请冷静
文/焦 阳[北大附中]
小学试卷上,莫言的照片赫然出现,题目要求学生回答照片中人物的姓名,并写出想对他说的话。小学生们令人啼笑皆非的回答引来网友热议。不少人大肆批评小学生文化素养太差,竟不认识诺贝尔奖得主。我认为想法未免有些偏颇。
我们无权以成人的视角和口吻批评孩子文化素养差——要知道在莫言获奖前,不在少数的人从未阅读过其作品,只是在他声名鹊起后抢购他的书以“赶潮流”。孩子们的回答只能说明他们很少关注时事而无关文化素养。
令我质疑的是学校出此题的用心。何时起辨识公众名人的照片竟成了验收学习效果的一条准绳?记得钱钟书先生的“鸡蛋理论”——作品如鸡蛋,你会因为吃了一个鸡蛋觉得味道极佳而去寻找下蛋的母鸡吗?文学是一门艺术,对作家最好的尊敬莫过于认真研读他的作品,而非去辨识他的照片。学校显然被“莫言热”冲昏了头脑,才会出此题为难学生。除了“引爆”一个笑料外,这种做法裨益甚少。学校应做的是普及优秀作品,让学生们在其能理解的范围内多阅读经典。
学校的“热”并不是个案,在它背后是近乎病态的“名人热”风潮。今天是郭敬明、韩寒,明天是周国平、余秋雨,如今又是莫言。一个个作家被推上“追捧”的风口浪尖,人们疯狂买回他们的作品追赶风潮。看似是中国文学的“突然兴起”,实则未必是好事。把“当红作家”的履历倒背如流以显示自己的文化素养,倒不如静下心来品茗读书有意义。况且,“火起来”的作家不可避免要分心做宣传活动,思考、写作的时间难免遭受挤占。“捧”,也许是“毁”。
一直欣赏莫言对待荣誉的谦逊——“我是农民的儿子。”我们又何必非要将他的照片贴在试卷上逼问孩子他的姓名?不如给他留一点儿空间,让“热点”的“火”渐渐熄灭,催生出新的文学巨著。
在一个讲待遇的人多了,讲艺术的人少了;讲名利的人多了,讲追求的人少了;公众人物多了,大师少了的时代,何不为“热点”降降温?不要将大师推出去做公众人物了,毕竟他们的作品远比他们的照片重要。孩子们的“无知”,以另一种方式为躁动的我们敲响了警钟。
考场点评
诚如作者所料,多数文章“大肆批评小学生文化素养太差”,从而慨叹当代中国文化缺失、娱乐当道,至于写作者作为高三学生,本人有没有读过莫言作品,大多讳莫如深。而本文所呈现出的态度的诚恳、分析的理性则给阅卷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作者一语道破“不在少数的人从未阅读过其作品”,因而孩子们的错认也“只能说明他们很少关注时事而无关文化素养”。读过莫言作品的人都知道,其实莫言的代表作多不适合小学五年级学生阅读,因而本文作者“让学生们在其能理解的范围内多阅读经典”的提法就显得颇为中肯、可行。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221292.html
文/焦 阳[北大附中]
小学试卷上,莫言的照片赫然出现,题目要求学生回答照片中人物的姓名,并写出想对他说的话。小学生们令人啼笑皆非的回答引来网友热议。不少人大肆批评小学生文化素养太差,竟不认识诺贝尔奖得主。我认为想法未免有些偏颇。
我们无权以成人的视角和口吻批评孩子文化素养差——要知道在莫言获奖前,不在少数的人从未阅读过其作品,只是在他声名鹊起后抢购他的书以“赶潮流”。孩子们的回答只能说明他们很少关注时事而无关文化素养。
令我质疑的是学校出此题的用心。何时起辨识公众名人的照片竟成了验收学习效果的一条准绳?记得钱钟书先生的“鸡蛋理论”——作品如鸡蛋,你会因为吃了一个鸡蛋觉得味道极佳而去寻找下蛋的母鸡吗?文学是一门艺术,对作家最好的尊敬莫过于认真研读他的作品,而非去辨识他的照片。学校显然被“莫言热”冲昏了头脑,才会出此题为难学生。除了“引爆”一个笑料外,这种做法裨益甚少。学校应做的是普及优秀作品,让学生们在其能理解的范围内多阅读经典。
学校的“热”并不是个案,在它背后是近乎病态的“名人热”风潮。今天是郭敬明、韩寒,明天是周国平、余秋雨,如今又是莫言。一个个作家被推上“追捧”的风口浪尖,人们疯狂买回他们的作品追赶风潮。看似是中国文学的“突然兴起”,实则未必是好事。把“当红作家”的履历倒背如流以显示自己的文化素养,倒不如静下心来品茗读书有意义。况且,“火起来”的作家不可避免要分心做宣传活动,思考、写作的时间难免遭受挤占。“捧”,也许是“毁”。
一直欣赏莫言对待荣誉的谦逊——“我是农民的儿子。”我们又何必非要将他的照片贴在试卷上逼问孩子他的姓名?不如给他留一点儿空间,让“热点”的“火”渐渐熄灭,催生出新的文学巨著。
在一个讲待遇的人多了,讲艺术的人少了;讲名利的人多了,讲追求的人少了;公众人物多了,大师少了的时代,何不为“热点”降降温?不要将大师推出去做公众人物了,毕竟他们的作品远比他们的照片重要。孩子们的“无知”,以另一种方式为躁动的我们敲响了警钟。
考场点评
诚如作者所料,多数文章“大肆批评小学生文化素养太差”,从而慨叹当代中国文化缺失、娱乐当道,至于写作者作为高三学生,本人有没有读过莫言作品,大多讳莫如深。而本文所呈现出的态度的诚恳、分析的理性则给阅卷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作者一语道破“不在少数的人从未阅读过其作品”,因而孩子们的错认也“只能说明他们很少关注时事而无关文化素养”。读过莫言作品的人都知道,其实莫言的代表作多不适合小学五年级学生阅读,因而本文作者“让学生们在其能理解的范围内多阅读经典”的提法就显得颇为中肯、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