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取缔“金牌至上”这颗毒瘤
谁来取缔“金牌至上”这颗毒瘤
文/南京一考生
2012年8月1日,伦教奥运会羽毛球比赛现场。与往常不同的是,比赛现场并没有欢呼和打气声,取而代之的是观众席上传来的无数唏嘘声。
在这场比赛中,中国、印尼和韩国的共四对选手出于“策略”安排而消极比赛,被取消了参赛资格,由此引来国内外各方的强烈指责,而国家羽毛球队总教练李永波在接受专访时则表示“竞技场上金牌是唯一的标准”。
李永波的这一表态顿时遭到了许多人的攻击,抨击时下“金牌至上”的功利性侮辱了体育精神。但是仔细想来,李永波形成这样的认识也有其现实原因和必然性。
在成为中国国家羽毛球队总教练之前,李永波是一名出色的羽毛球运动员。然而他在退役前的最后一场比赛中却意外受伤。当带伤坚持打到最后获得了一枚铜牌的李永波一瘸一拐地带着铜牌回国时,却无人问津。在他刚当上教练不久的时候,国家队比赛成绩不够“理想”,有一届亚运会上只拿了七枚铜牌,被舆论嘲笑为“破铜烂铁”。那个时候,冬天寒风刺骨,李永波想把运动员房间的窗户装得更结实些以抵御寒风,却一分钱都没有。那个时候的残酷现实深深烙印在李永波的脑海里,才使得他对金牌如此看重,如此渴望。因此,我们在谴责“功利心”的同时,更应该反思这背后的“残酷现实”。
事实上,“金牌至上”的原则早就在不知不觉中渗透进中国人的心里。那些强烈抨击消极比赛、高呼要崇尚体育精神的媒体,在面对交白卷的女举小将周俊时,却用“最耻辱一败”来挖苦。不正是因为这个成绩的不好看,觉得丢了国家的脸,就把“重在参与”这一小学生都知道的比赛精神抛之脑后。当朋友早上刚在我面前对“金牌至上”表示出鄙夷,晚上就因为乒乓球女单决赛双方都是中国选手而表示“反正金牌是中国的,有什么好看的”时,我也只好笑笑。谁又敢否认,每次看奖牌榜时,不是只盯着金牌数和奖牌数的变化?人们总是记得历届奥运会中金牌数的高低,又有谁记得那些失败的运动员的名字?所以不要一味地去批评别人的不是,而要从自己的思想上找问题。
当然,决定了这种“金牌至上”主义出现的还是我国的举国体育体制。这种体制不仅阻碍了体育人才的合理流动,造成人才资源的大量浪费,也使得举国体制下的运动员过分的竞技专业化而影响到其全方位发展,尤其造成运动员文化知识的缺失。换句话说,一个运动员,在他的体育生涯中如果一块金牌都未获得过,那么他在退役后将“无路可走”。相反,如果获得了金牌,不仅有来自国家的一大笔资金,甚至还有广告代言等找上门来,即使是退役后也有地方愿意请去做教练。这巨大的反差,使得生活在现实中的运动员不得不为了一块金牌想尽方法,以至于出现“消极比赛”这样的“策略”。
小小的一块金牌,背后却承载着太多太多的压力。
想要取缔“金牌至上”这颗毒瘤,营造一个良好的竞技氛围,不仅需要全民从思想上更正认识,更重要的是从制度上进行改革。
考场点评
本文作者从李永波个人经历出发,挖掘其“金牌至上”思想的必然性,又进而深入到对国民性的探讨,因为没有国民“金牌至上”的心理又怎么会有教练员和运动员的“金牌至上”?之后,对举国体育体制的评论也是发人深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