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与乡土文化资源的融合
初中历史教学与乡土文化资源的融合
文/江洁敏
摘 要:初中历史教学新课改的过程中,乡土文化起着必不可少的作用。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学生对本地的乡土文化有一定的印象和了解,结合乡土文化资源对历史事件进行讲解,能增加学生的熟悉感,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相关教育部门以及学校应该给予足够的支持,历史教师也要善于利用乡土文化资源,不断改变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教学。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乡土文化资源;学习积极性
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由于内容较为繁多,一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未能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导致很多学生感觉历史是一门非常枯燥的学科。要降低学生对历史的恐惧感,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关键就在于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改进。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结合乡土文化资源对学生进行讲解,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地学习。如何充分利用乡土文化资源,并结合到历史教学当中,是历史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下面对初中历史教学与乡土文化资源的融合进行分析,为历史教学提出几点科学的建议。
一、初中历史教学与乡土文化资源融合的必要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如何能够体现主体的作用,关键就在于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探究、团队合作的精神。历史教学不仅仅需要依靠课堂的灌输,学生还需要通过实践探索获得新的知识,而乡土文化资源的运用则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培养探索能力,通过对本地区独特的历史、乡土文化进行教学,让乡土文化的丰富性弥补教材的不足,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历史教学与乡土文化资源融合的现状
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一些历史教师并没有使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再加上教育部门对乡土历史重视程度不高,导致学生和家长都没有加大重视。根据相关调查统计,广州市约半数以上初中学生没有对广州本地的历史进行了解,对学校所分发的《广州历史》也没有进行翻看,学生对于历史的学习只停留在“应试”的程度上。很多学生对广州的历史并不熟悉,如,佛教方面:华林寺、光孝寺、六榕寺等建筑历史缘由;一口通商贸易的定义;基督教传入广州的具体时间等。这些独特的乡土文化历史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进行主动探索,因此必须将其融入历史教学当中。
三、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与乡土文化资源融合的意义
1.有利于加深学生的印象
对学生进行历史教学,使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很容易限制学生的思维发展,降低学生学习的欲望。因此,历史教师要善于利用资源,在进行历史事件讲解时,可以结合本地同一时期的历史进行讲解。教师可以刻意安排授课的内容和方式,如,带领学生参观各种历史博物馆,让学生亲身感受,让学生的印象更加深刻。
广州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城市,在进行历史事件的讲述时,可以将广州的相关事迹融入其中。举个例子,在讲述佛教传入中国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佛教传入广州的相关事迹进行讲解:早在东汉时期,中国佛教历史上第一位佛经翻译者安世高来到广州,并从广州北上江淮地区。由此可见,广州在当时佛教传入的影响较为重要。在东吴之后,越来越多僧人来到广州进行佛教传颂。最著名的是在南朝大通元年间(527年),南天竺高僧菩提达摩来到广州传教,被称为禅宗初祖。为了纪念这一事迹,后人将此地称之为“西来初地”,并修建著名的华林寺纪念。除了进行讲解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照片或带学生到广州上下九路西来正街中的华林寺进行参观,从而加深学生的印象。
2.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学校的历史资源有限,要想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善于应用乡土文化资源是非常必要的。教师可以通过对本地的事迹和遗址进行讲解,培养学生的价值观。
举个例子,在进行近代史的讲述时,教师可以结合广州的近代史进行讲解。其中可以对广州近代史的贡献进行介绍:广州是中国的文化名城之一,也是近代史上各种思想的发源地,早在清朝末年,康有为、梁启超等先进思想家于1891年,在广州创办万木草堂,宣扬维新变法。又如,在讲述起义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广州黄花岗起义,并带领学生参观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让学生重新感受一下1911年农历三月二十九日下午发生的那一场起义。通过现场的参观以及教师的讲解,能让学生认识到近代革命起义中广州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责任感,从而有助于培养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3.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兴趣是人类最好的老师,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重要,一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便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历史知识一方面具有时间严谨性,另一方面也具有趣味性,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只要善于利用各种乡土文化资源,通过让学生参与各项活动,就能使枯燥的课堂充满乐趣。
在进行近代革命起义历史教学时,免不了对人民起义进行讲解。因此,教师可以结合广州人民起义进行讲解。举个例子,在进行人民起义时,广州有很多示威游行事件,其中较为有名的是“六二三事件”。1925年6月23日,广州群众约10万人支援上海“五卅”反帝国运动。此次游行队伍在经过沙基时,遭到了帝国主义者的射击,导致52人死亡,因此历史上称为“沙基惨案”。为了纪念这一事件,市政府将沙基路改为“六二三路”并竖立纪念碑。
由于一些学生家住在广州六二三路附近,在听完老师的讲课之后,不免会对其产生兴趣,在空余的时间内,学生会到六二三路,感受一下当地的历史氛围。
又如,在讲述秦汉古代史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广州的历史进行介绍,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南越国,教师可以结合南越国对秦汉历史进行讲解。还可以带学生到南越王墓博物馆中进行观察,博物馆内的出土文物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进而对该时期历史进行调查和研究,从而提高学习质量。
4.培养和提高学生自动探索历史相关知识的能力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对学生进行“填鸭式”的历史知识传递,不如传授学生探索知识的技能,提高学生搜索历史的能力。新课改下,要求学生学习要有主观能动性。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采取灵活手段激发学生的各个感官,促进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并将热情转化为探索的动力。此外,还要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举个例子,在广州越秀公园内,有保存较完好的明代城墙,距今已经有600多年历史。城墙上沧桑气息凝重,给人一种肃穆之感。通过将这些独特的岭南历史资源融入教材当中,引导学生独立观察、实践,并对历史实践进行思考,并激发求知欲望,提高探索知识的能力。
四、历史教学与乡土文化资源融合的注意事项
结合乡土资源对学生进行历史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教育起了很大的作用。如何加强对资源的利用,下文提出几点建议:
1.学校领导给予足够重视,鼓励教师结合乡土文化资源进行授课。
2.与当地的文物单位合作,签订相关协议,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免费参观历史基地。
3.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不仅要对当地资料进行查找,还必须懂得如何进行结合,考虑如何进行讲解才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注意灵活多变,不仅要在课堂上进行,还可以通过请相关的历史学者对某一个历史事件进行讲解来获得对历史知识的认知。另外,如果时间不允许,则可以通过播放一些历史纪录片,让更多学生对历史事件有准确的认识。
随着科教改革的不断深入,“填鸭式”的教育方法已不可取,教师必须将乡土文化资源融入历史教学当中,让历史更加贴近生活,从而提高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沈敏。初中历史教学与乡土文化资源的融合[J]。考试周刊,2013(08)。
[2]李宝祥。黄仁宇的历史比较法述论[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9(07)。
[3]黄浩森。乡土课程资源的界定及其开发原则[J]。中国教育学刊,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