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矛盾”切入解读《项羽之死》
一曲本色英雄的千古绝唱——从“矛盾”切入解读《项羽之死》
文/黄剑芳
摘 要:《项羽之死》选自人教版高二语文选修课本《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是《史记·项羽本纪》中描写最为精彩也最具悲剧性的一幕。文中巧妙地隐含了多组“矛盾”,通过多角度描绘,以史实和想象呈现了一个血肉丰满、真实鲜活的项羽,一个永远的本色英雄!教学时如果能紧扣“矛盾”,通过抓住文本细节(关键字)分析矛盾,既可还原项羽的情感逻辑,又可还原作者的情感逻辑;不但可以读出项羽性格的丰富与层次,而且还能读懂司马迁的热情与悲痛。
关键词:矛盾;文本细节;项羽之死;人物形象;本色英雄
刘熙载云:“太史公文,精神气血,无所不具。”《项羽之死》记叙了项羽这位悲剧英雄最完美的落幕,表现他失败时的英雄气概,刻画出了项羽的“精神气血”——有诀别美人名骓的血性柔肠,有感天怨地的自负自叹,有拼死决战的勇猛刚强,有乌江拒渡的知耻重义,有赠马赐头的豪侠意气。整篇文字读来荡气回肠,令人不免对这段传奇历史感慨万千,对项羽这个悲剧的本色英雄悲之叹之,爱之怜之。
本单元的鉴赏要点是“创造形象,诗文有别”,从形象性入手欣赏散文。单元所选的几篇课文在艺术形象方面均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而项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一个历史人物,同时亦是争议较大的一个人物,故文本的解读重点放在从“矛盾”处入手,分析评价人物形象上。
什么是矛盾?矛盾就是对立,而对立最容易激发人的思维热情。现在的语文课堂常常充斥着太多无价值的所谓合作探讨,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探讨的多是无意义的问题。然而,“问题”的核心本应是“需要研究讨论加以解决的矛盾”。无价值的问题设置与探讨是对学生认知的漠视,简单的“是”与“不是”只能让学生思维僵化,个性矮化。只有在矛盾的尖锐冲突中,阅读兴趣才能得以激发,论辩欲望才能得以激活,思维智慧才能得以闪现,最终达到师生教学的互动与智慧的互生。细读《项羽之死》,本人发现了如下几组矛盾:
一、身陷重围的“泣”与慷慨就死的“笑”之矛盾
司马迁善于通过神态描写以形传神,这在本文中体现得比较显著。“项王泣数行下”,是司马迁笔下的霸王项羽唯一的一次落泪,男儿有泪不轻弹,更何况是西楚霸王?一个“泣”字,极其传神地刻画出项羽被困垓下时内心复杂的情感,也渲染出英雄末路的悲凉。项羽为何而泣?《垓下歌》这一千古绝唱做出了回答——短短四句诗,清晰地概括出项羽在反秦斗争中叱咤风云、不可阻挡的气势,以及在短短的时间内骤然覆灭的悲剧;与前后文相互照应、相互勾连,是项羽对自己戎马生涯的回忆,更是作者对项羽人生经历的反思。这四句短诗,也是打开思路,走进文本的切口,“力、气”二字写出项羽之勇;“时、骓”二字品读项羽之悲;“骓、虞”二字则可体悟项羽之真。而与“泣”相矛盾的则是乌江自刎前的“项王笑曰”,这一笑,不是强自矜持,不是凄然苦笑,而是壮士蔑视死亡,是率性的笑,更是镇定从容、慷慨赴死的笑:进一步显示了他临大难而不苟免的圣者之勇——“知耻近乎勇”。项羽就是项羽,他知道“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面对死亡的来临,他没有“二十年后还是一条好汉”这样虚假的豪言壮语,也没有怨天尤人悲悲戚戚毫无意义的伤怀,他拒渡乌江,笑赠宝马,坦然赐头。那曾经“泣数行下”的血性男子,临了反而笑了。一个“笑”字,展现了盖世英雄项羽临死前的独特风采。一“泣”一“笑”,两种截然不同的神态意味深长:“泣”而悲歌,是英雄本色!“笑”而自刎,是华丽落幕!“泣”与“笑”的矛盾中,项羽重情重义、率性知耻的性格突显得更真实和鲜活。
二、杀出重围后的“欲渡”与有船可渡时的“拒渡”之矛盾
为什么项羽“欲东渡乌江”,却又在有船可渡时拒渡了呢?一个“欲”字让我们明白,项羽原意是要杀出重围、渡江而去的。是什么使项羽突然改变想法?不应是项羽不信任乌江亭长,因为项羽不但“知公长者”,还赠以宝马。那么乌江亭长所言“江东虽小……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就应是项羽改变想法的原因。其一亭长所撑的船太小,小的仅容项羽一人,项羽不忍独自逃命而置二十余位部下于死地,其二回到江东卷土重来又将有多少父兄姐妹陷入战争之痛?“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两个“纵”字,聚焦出项羽之“愧”:深深的“无颜见江东父兄”的羞愧。当然更是项羽绝不在人格上屈辱自己,自认无敌天下号称“霸王”,临死之时还要溃围、斩将、刈旗证明“天亡我”的项羽,怎可让人“怜而王我”?所以,项羽改变原意,决然拒渡。这个身陷重围时依然侠骨柔情、坚定从容,败局已定时依然不显沮丧、勇猛自信的刚强汉子,却在对家乡父兄的愧疚忏悔前停下了脚步,在强烈的自尊下选择了拒渡自刎。“欲渡”与“拒渡”的矛盾一化解,项羽的性格之美:知耻重义,人格不屈也就绽放在我们面前了。
三、失道寡助的“绐”与得道多助的“待”之矛盾
“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说明项羽失民心。乌江亭长檥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则说明项羽得民心。文本运用次要人物对比描写,透视项羽。一个是田父的“绐”,一个是亭长的“待”,一失一得,矛盾却真实。这正是《史记》的实录原则,不虚美,不隐恶。在失道寡助的“绐”与得道多助的“待”的矛盾中,司马迁为我们呈现一个优点突出、缺点分明的真实项羽。
四、“我何渡为”的反问语气与感叹号之矛盾
宋代著名学者陆九渊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细读可发现“我何渡为”的“为”在句末表反问语气,但文本中不用问号,用感叹号——可见这已无须设疑,项羽已坚定了自刎的决心!至此,一个有血有肉的立体的英雄形象出现了:他重情重义、他骁勇善战,他自负自叹,他维护尊严、荣誉、血性而死。套用余光中先生评价屈原的话:他是站着死,他的死就是他的不死。反问语气与感叹号的矛盾中,我们看到了一个顶天立地的汉子和他气贯长虹的死。
他虽然死了,但留给我们的思考却一直延续着。易中天论项羽:项羽原本是可以不死的……这是一个英雄的时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刘邦是英雄,项羽是英雄,韩信是英雄,张良、陈平、萧何、樊哙,这些人也都是英雄。……项羽是本色英雄,他所表现的是自己的英雄本色,是没有遮掩顾忌、不计利害成败地把它表现出来,因此,在“成者王败者寇”这样一种历史传统中,项羽依然能得到人们的凭吊和同情。
文本中的矛盾还有许多,如生死决战时项羽孩子气的“何如”,“快战”;明知必死的情况之下,三次重言“天之亡我”,到死都不自省——“认输不服气,故言之不足,再三言之。”都是值得细细品读的。
教学中,唯有正视文本中的矛盾,把握文本中的矛盾,理解文本中的矛盾,文本中人、情、物、事的丰富与层次之美才会绽放在我们的面前。“从接受美学的角度而言,我以为文本的矛盾解读是文本、作者、读者互动的契合,从课堂教学的目标而言,它促成了文本、教师、学生的三者互动,因此,文本的矛盾解读既有文本接受意义上的理解与创造,又有课堂教学的必要与意义。”可见,我们解读文本紧抓矛盾时,要尊重作者,尊重文本客观,同时又要不囿于作者束缚,重构文本意义不背离文本客观,只有这样的解读才能给语文课堂带来活力,让语文课堂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刘熙载。艺概。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09.
[2]陆九渊。陆九渊集·语录下。中华书局,1980-01.
[3]钱钟书。管锥篇。中华书局,1979-08.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221904.html
文/黄剑芳
摘 要:《项羽之死》选自人教版高二语文选修课本《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是《史记·项羽本纪》中描写最为精彩也最具悲剧性的一幕。文中巧妙地隐含了多组“矛盾”,通过多角度描绘,以史实和想象呈现了一个血肉丰满、真实鲜活的项羽,一个永远的本色英雄!教学时如果能紧扣“矛盾”,通过抓住文本细节(关键字)分析矛盾,既可还原项羽的情感逻辑,又可还原作者的情感逻辑;不但可以读出项羽性格的丰富与层次,而且还能读懂司马迁的热情与悲痛。
关键词:矛盾;文本细节;项羽之死;人物形象;本色英雄
刘熙载云:“太史公文,精神气血,无所不具。”《项羽之死》记叙了项羽这位悲剧英雄最完美的落幕,表现他失败时的英雄气概,刻画出了项羽的“精神气血”——有诀别美人名骓的血性柔肠,有感天怨地的自负自叹,有拼死决战的勇猛刚强,有乌江拒渡的知耻重义,有赠马赐头的豪侠意气。整篇文字读来荡气回肠,令人不免对这段传奇历史感慨万千,对项羽这个悲剧的本色英雄悲之叹之,爱之怜之。
本单元的鉴赏要点是“创造形象,诗文有别”,从形象性入手欣赏散文。单元所选的几篇课文在艺术形象方面均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而项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一个历史人物,同时亦是争议较大的一个人物,故文本的解读重点放在从“矛盾”处入手,分析评价人物形象上。
什么是矛盾?矛盾就是对立,而对立最容易激发人的思维热情。现在的语文课堂常常充斥着太多无价值的所谓合作探讨,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探讨的多是无意义的问题。然而,“问题”的核心本应是“需要研究讨论加以解决的矛盾”。无价值的问题设置与探讨是对学生认知的漠视,简单的“是”与“不是”只能让学生思维僵化,个性矮化。只有在矛盾的尖锐冲突中,阅读兴趣才能得以激发,论辩欲望才能得以激活,思维智慧才能得以闪现,最终达到师生教学的互动与智慧的互生。细读《项羽之死》,本人发现了如下几组矛盾:
一、身陷重围的“泣”与慷慨就死的“笑”之矛盾
司马迁善于通过神态描写以形传神,这在本文中体现得比较显著。“项王泣数行下”,是司马迁笔下的霸王项羽唯一的一次落泪,男儿有泪不轻弹,更何况是西楚霸王?一个“泣”字,极其传神地刻画出项羽被困垓下时内心复杂的情感,也渲染出英雄末路的悲凉。项羽为何而泣?《垓下歌》这一千古绝唱做出了回答——短短四句诗,清晰地概括出项羽在反秦斗争中叱咤风云、不可阻挡的气势,以及在短短的时间内骤然覆灭的悲剧;与前后文相互照应、相互勾连,是项羽对自己戎马生涯的回忆,更是作者对项羽人生经历的反思。这四句短诗,也是打开思路,走进文本的切口,“力、气”二字写出项羽之勇;“时、骓”二字品读项羽之悲;“骓、虞”二字则可体悟项羽之真。而与“泣”相矛盾的则是乌江自刎前的“项王笑曰”,这一笑,不是强自矜持,不是凄然苦笑,而是壮士蔑视死亡,是率性的笑,更是镇定从容、慷慨赴死的笑:进一步显示了他临大难而不苟免的圣者之勇——“知耻近乎勇”。项羽就是项羽,他知道“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面对死亡的来临,他没有“二十年后还是一条好汉”这样虚假的豪言壮语,也没有怨天尤人悲悲戚戚毫无意义的伤怀,他拒渡乌江,笑赠宝马,坦然赐头。那曾经“泣数行下”的血性男子,临了反而笑了。一个“笑”字,展现了盖世英雄项羽临死前的独特风采。一“泣”一“笑”,两种截然不同的神态意味深长:“泣”而悲歌,是英雄本色!“笑”而自刎,是华丽落幕!“泣”与“笑”的矛盾中,项羽重情重义、率性知耻的性格突显得更真实和鲜活。
二、杀出重围后的“欲渡”与有船可渡时的“拒渡”之矛盾
为什么项羽“欲东渡乌江”,却又在有船可渡时拒渡了呢?一个“欲”字让我们明白,项羽原意是要杀出重围、渡江而去的。是什么使项羽突然改变想法?不应是项羽不信任乌江亭长,因为项羽不但“知公长者”,还赠以宝马。那么乌江亭长所言“江东虽小……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就应是项羽改变想法的原因。其一亭长所撑的船太小,小的仅容项羽一人,项羽不忍独自逃命而置二十余位部下于死地,其二回到江东卷土重来又将有多少父兄姐妹陷入战争之痛?“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两个“纵”字,聚焦出项羽之“愧”:深深的“无颜见江东父兄”的羞愧。当然更是项羽绝不在人格上屈辱自己,自认无敌天下号称“霸王”,临死之时还要溃围、斩将、刈旗证明“天亡我”的项羽,怎可让人“怜而王我”?所以,项羽改变原意,决然拒渡。这个身陷重围时依然侠骨柔情、坚定从容,败局已定时依然不显沮丧、勇猛自信的刚强汉子,却在对家乡父兄的愧疚忏悔前停下了脚步,在强烈的自尊下选择了拒渡自刎。“欲渡”与“拒渡”的矛盾一化解,项羽的性格之美:知耻重义,人格不屈也就绽放在我们面前了。
三、失道寡助的“绐”与得道多助的“待”之矛盾
“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说明项羽失民心。乌江亭长檥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则说明项羽得民心。文本运用次要人物对比描写,透视项羽。一个是田父的“绐”,一个是亭长的“待”,一失一得,矛盾却真实。这正是《史记》的实录原则,不虚美,不隐恶。在失道寡助的“绐”与得道多助的“待”的矛盾中,司马迁为我们呈现一个优点突出、缺点分明的真实项羽。
四、“我何渡为”的反问语气与感叹号之矛盾
宋代著名学者陆九渊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细读可发现“我何渡为”的“为”在句末表反问语气,但文本中不用问号,用感叹号——可见这已无须设疑,项羽已坚定了自刎的决心!至此,一个有血有肉的立体的英雄形象出现了:他重情重义、他骁勇善战,他自负自叹,他维护尊严、荣誉、血性而死。套用余光中先生评价屈原的话:他是站着死,他的死就是他的不死。反问语气与感叹号的矛盾中,我们看到了一个顶天立地的汉子和他气贯长虹的死。
他虽然死了,但留给我们的思考却一直延续着。易中天论项羽:项羽原本是可以不死的……这是一个英雄的时代,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刘邦是英雄,项羽是英雄,韩信是英雄,张良、陈平、萧何、樊哙,这些人也都是英雄。……项羽是本色英雄,他所表现的是自己的英雄本色,是没有遮掩顾忌、不计利害成败地把它表现出来,因此,在“成者王败者寇”这样一种历史传统中,项羽依然能得到人们的凭吊和同情。
文本中的矛盾还有许多,如生死决战时项羽孩子气的“何如”,“快战”;明知必死的情况之下,三次重言“天之亡我”,到死都不自省——“认输不服气,故言之不足,再三言之。”都是值得细细品读的。
教学中,唯有正视文本中的矛盾,把握文本中的矛盾,理解文本中的矛盾,文本中人、情、物、事的丰富与层次之美才会绽放在我们的面前。“从接受美学的角度而言,我以为文本的矛盾解读是文本、作者、读者互动的契合,从课堂教学的目标而言,它促成了文本、教师、学生的三者互动,因此,文本的矛盾解读既有文本接受意义上的理解与创造,又有课堂教学的必要与意义。”可见,我们解读文本紧抓矛盾时,要尊重作者,尊重文本客观,同时又要不囿于作者束缚,重构文本意义不背离文本客观,只有这样的解读才能给语文课堂带来活力,让语文课堂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刘熙载。艺概。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09.
[2]陆九渊。陆九渊集·语录下。中华书局,1980-01.
[3]钱钟书。管锥篇。中华书局,197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