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作文阅卷报告之全国旧大纲卷和上海卷
2012年高考作文阅卷报告之全国旧大纲卷和上海卷
作者/ 马俊强
全国旧大纲卷
【作文真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周末,我从学校回家帮着干农活。今春雨多,道路泥泞,我挑着一担秧苗,在溜滑的田埂上走了没几步,就心跳加速,双腿发抖,担子直晃,只好放下,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
妈妈在田里插秧,看到我的窘态,大声地喊:“孩子,外衣脱了,鞋子脱了,再试试!”
我脱了外衣和鞋袜,卷起裤脚,重新挑起担子。咦,一下子就觉得脚底下稳当了,担子轻了,很快就把秧苗挑到妈妈跟前。
妈妈说:“你不是没能力挑这个担子,你是担心摔倒,弄脏衣服,注意力不集中。脱掉外衣和鞋袜,就甩掉了多余的顾虑。”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阅卷精神】
从命题类型来看,今年全国旧大纲卷的作文命题仍为材料作文。从命题思路来看,今年的这道材料作文命题就属于“关注人生成长”类命题。显而易见,若考生能从正面立意,紧紧围绕“只有甩掉多余的顾虑,注意力集中,才有能力挑起担子并完成任务”这一材料的核心含意展开命题立意,则均在“符合题意”的范围之内。其中,“顾虑”一词,《现代汉语词典》将之注释为:“困担心对自己,对别人或对事情不利而产生的顾忌和忧虑”(组词有“打消顾虑”“顾虑重重”)。需要注意的是,“顾虑”本身是个中性词,并非所有的“顾虑”都不可取:但本题强调的是“甩掉多余的顾虑”,修饰语“多余的”不可或缺。“多余的”三个字,可以界定为不必要的、干扰性的、不可取的:“多余的顾虑”,具体可指人情世故、利害得失、面子问题、他人评价、自我期待等顾虑:若顾虑过多,则会成为一种负担、一种束缚、一种障碍,难免使人畏首畏尾、战战兢兢、裹足不前。其中,“注意力集中”这一短语,即指心无旁骛、集中精力、全神贯注、心神专一、专心致志、专心注意等。其中的“担子”,可以是学业方面的、事业方面的、责任方面的、追求方面的、生活方面的、生命方面的等,是值得人们用心用力去承担的一切。
【最优佳作】
今心
甘肃一考生
林清玄在他的《心的菩提》中说:“我们要以全心来绽放,以花的姿态证明自己的存在。”我想,是啊,在生活中,如果我们能以全心全意、集中思想、心无旁骛的态度为人做事,那么,结果也应是遂心如意的。
我们其实有共同的感受:站在泥泞的田间,那双溜滑的鞋子让我们很难挺直站稳;而当脱下鞋,卷起裤脚,重新回到那片土地上时,你顿时觉得有一种稳重之感。你的脚的每一根神经都感受着泥土,你的脚像大树一样有牢固的根基。也因此,你的每一个脚印都是那样实在。那样一步一步地走来;也因此,你没有了负担,不再害怕滑倒,走得很专心、很踏实。最终,你踏过了那片泥泞的土地,感到一种成功,而这种成功来源于你的全心和专一,来源于心无旁骛的境界。
苟子有云:“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我们就应像蚯蚓那样全心、专一。
首先,就是要心静。只有在静中,我们才可屏气凝神,用一股浩然之气,全心地对待一件事,也因全心而忘我。就如有一泓清泉,一片叶落于其上,顿时水面起伏,但泉的深处,却安谧静止。这也说明,不管外界如何变化,我们自己始终要有一颗沉静之心,才可能有所作为,才可坚持到最后。
其次,就是要抛开一切杂念。不管外界多么美好或丑恶,我们都不能因此丧失了自我的节奏。要把多余的顾虑全放下来,安心地做自己的事,不能躁动,更不能急功近利,否则,结果往往很不好。
再者,就是要忘我。只有在忘我之中,我们才能让一件事更加圆满:也只有在忘我之中,一切事物才会变得自然。忘我,可让我们专心,专心则让我们更加用心。世间之繁杂,让我们每个人都有点不安、有点躁动,那何不学学陶潜,拥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淡定,何不学学王国维进入“内美以修能”的无我之境。有这样的心态,我们才能有这样的思想与认知。也因此上升到整个人生,把物与我相结合,达到一种忘我、无我之境,那么,我们的步伐才会更加稳重。
证严法师说:“凡心佛心,实乃一心,只要秉持一心,立足之地即为灵山。”要秉持一心,我们才可从中获取人生中的大智慧。也正如同在泥泞的路中挑担子,忘记你的衣服,忘记你会摔倒,那么,你将踏过这片土地,走到对岸。同时,也会悟到人生的真谛。
全心,忘我,去除一切杂念,这是我们今后所要做的,同样,也是人生的至高境界。有了至高的人生境界,才可能有高尚的品行与情操。也同样,在静、稳、沉中,才可能具有这样的品行。因为心静,就如一泓水,可以容纳一切,也可以被一切容纳,能屈能伸,柔能克刚。人心稳重,就如磐石般坚不可摧,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正因此,以全心之态,对待生活中的每件事,才可至善、至美!
【给分理由】
作者从材料中提炼出“全心”的命题,表达了“以全心全意、集中思想、心无旁骛的态度 《2012年高考作文阅卷报告之全国旧大纲卷和上海卷》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22220.html
作者/ 马俊强
全国旧大纲卷
【作文真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周末,我从学校回家帮着干农活。今春雨多,道路泥泞,我挑着一担秧苗,在溜滑的田埂上走了没几步,就心跳加速,双腿发抖,担子直晃,只好放下,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
妈妈在田里插秧,看到我的窘态,大声地喊:“孩子,外衣脱了,鞋子脱了,再试试!”
我脱了外衣和鞋袜,卷起裤脚,重新挑起担子。咦,一下子就觉得脚底下稳当了,担子轻了,很快就把秧苗挑到妈妈跟前。
妈妈说:“你不是没能力挑这个担子,你是担心摔倒,弄脏衣服,注意力不集中。脱掉外衣和鞋袜,就甩掉了多余的顾虑。”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阅卷精神】
从命题类型来看,今年全国旧大纲卷的作文命题仍为材料作文。从命题思路来看,今年的这道材料作文命题就属于“关注人生成长”类命题。显而易见,若考生能从正面立意,紧紧围绕“只有甩掉多余的顾虑,注意力集中,才有能力挑起担子并完成任务”这一材料的核心含意展开命题立意,则均在“符合题意”的范围之内。其中,“顾虑”一词,《现代汉语词典》将之注释为:“困担心对自己,对别人或对事情不利而产生的顾忌和忧虑”(组词有“打消顾虑”“顾虑重重”)。需要注意的是,“顾虑”本身是个中性词,并非所有的“顾虑”都不可取:但本题强调的是“甩掉多余的顾虑”,修饰语“多余的”不可或缺。“多余的”三个字,可以界定为不必要的、干扰性的、不可取的:“多余的顾虑”,具体可指人情世故、利害得失、面子问题、他人评价、自我期待等顾虑:若顾虑过多,则会成为一种负担、一种束缚、一种障碍,难免使人畏首畏尾、战战兢兢、裹足不前。其中,“注意力集中”这一短语,即指心无旁骛、集中精力、全神贯注、心神专一、专心致志、专心注意等。其中的“担子”,可以是学业方面的、事业方面的、责任方面的、追求方面的、生活方面的、生命方面的等,是值得人们用心用力去承担的一切。
【最优佳作】
今心
甘肃一考生
林清玄在他的《心的菩提》中说:“我们要以全心来绽放,以花的姿态证明自己的存在。”我想,是啊,在生活中,如果我们能以全心全意、集中思想、心无旁骛的态度为人做事,那么,结果也应是遂心如意的。
我们其实有共同的感受:站在泥泞的田间,那双溜滑的鞋子让我们很难挺直站稳;而当脱下鞋,卷起裤脚,重新回到那片土地上时,你顿时觉得有一种稳重之感。你的脚的每一根神经都感受着泥土,你的脚像大树一样有牢固的根基。也因此,你的每一个脚印都是那样实在。那样一步一步地走来;也因此,你没有了负担,不再害怕滑倒,走得很专心、很踏实。最终,你踏过了那片泥泞的土地,感到一种成功,而这种成功来源于你的全心和专一,来源于心无旁骛的境界。
苟子有云:“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我们就应像蚯蚓那样全心、专一。
首先,就是要心静。只有在静中,我们才可屏气凝神,用一股浩然之气,全心地对待一件事,也因全心而忘我。就如有一泓清泉,一片叶落于其上,顿时水面起伏,但泉的深处,却安谧静止。这也说明,不管外界如何变化,我们自己始终要有一颗沉静之心,才可能有所作为,才可坚持到最后。
其次,就是要抛开一切杂念。不管外界多么美好或丑恶,我们都不能因此丧失了自我的节奏。要把多余的顾虑全放下来,安心地做自己的事,不能躁动,更不能急功近利,否则,结果往往很不好。
再者,就是要忘我。只有在忘我之中,我们才能让一件事更加圆满:也只有在忘我之中,一切事物才会变得自然。忘我,可让我们专心,专心则让我们更加用心。世间之繁杂,让我们每个人都有点不安、有点躁动,那何不学学陶潜,拥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淡定,何不学学王国维进入“内美以修能”的无我之境。有这样的心态,我们才能有这样的思想与认知。也因此上升到整个人生,把物与我相结合,达到一种忘我、无我之境,那么,我们的步伐才会更加稳重。
证严法师说:“凡心佛心,实乃一心,只要秉持一心,立足之地即为灵山。”要秉持一心,我们才可从中获取人生中的大智慧。也正如同在泥泞的路中挑担子,忘记你的衣服,忘记你会摔倒,那么,你将踏过这片土地,走到对岸。同时,也会悟到人生的真谛。
全心,忘我,去除一切杂念,这是我们今后所要做的,同样,也是人生的至高境界。有了至高的人生境界,才可能有高尚的品行与情操。也同样,在静、稳、沉中,才可能具有这样的品行。因为心静,就如一泓水,可以容纳一切,也可以被一切容纳,能屈能伸,柔能克刚。人心稳重,就如磐石般坚不可摧,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正因此,以全心之态,对待生活中的每件事,才可至善、至美!
【给分理由】
作者从材料中提炼出“全心”的命题,表达了“以全心全意、集中思想、心无旁骛的态度 《2012年高考作文阅卷报告之全国旧大纲卷和上海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