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教学论文 >> 地理论文 >> 正文

改变观念,提高地理教学



改变观念,提高地理教学
  
  辽宁省大洼县第三高级中学 侯 江
  
  【摘 要】课堂是学生接受知识、提高自我认识的场所,也是教师引导学生提高自身素养的场所。而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学生知识获得的多与少、能力的高与低。课堂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想学、乐学、愿意学,学习效果就会事半功倍。地理学科需要教师能够在传统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实现教育观念和手段更新。为此本文以地理课堂教学为突破口,采取恰当的方式,论述了如何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课堂效果;转变观念;教学准备
  
  地理学科以地理事物的形成、分布规律及其自身以及和人类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其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与人类日常生活联系最紧密的学科之一。作为地理老师就要选择正确途径来提高学生的素质,从而实现地理课堂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的特点。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就必须改变老师的课堂教学理念。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主线,以学生发展为主旨。
  
  一、转变教育观念
  
  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场所,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场所,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教师应改变教学观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陶行知先生说:“只有民主才能解放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而且使最大多数人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现代教育思想更关注学生的生活心理世界,打破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的无关现状,给学生以主动探索、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创设对学生有挑战性的问题或问题情景,从而使教师所教与学生所学、所需能有机结合。所以课堂效果如何,营造民主氛围至关重要。
  
  地理课程重视了学科知识的交叉、综合和渗透。这就要求教师要真诚的学会倾听,鼓励学生以独立的角色、探索的态度对教师提出质疑乃至争辩,形成促进学生发展、提高其整体素质的“教学对等”的“关系链”,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同时教师又是一名成功的赏识者,要关注课堂上每一个学生、每一件“小事”,赏识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表现。
  
  二、做好教学准备
  
  备课要以“活动设计”为中心,备课程理念,备课程资源,备学生心理,备学生活动,并将学法指导,思路分析,知识迁移,规律总结等明确地体现于教学过程之中,使课堂教学尽量呈现开放性和动态性,从而增强备课的实效性。一些教师在课前备课时只注重备内容的系统化、全面化,只关注自己的教学过程,不备学生,不备方法,导致教师讲课、学生学习两层皮,教学效果不好。教师必须研究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现代教学的要求,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首先要了解学生的生活环境,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为课堂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实施做好准备。其次要了解学生现有的地理基础知识,知己知彼方能随心所欲地驾驭课堂。
  
  兴趣是学习的挚友,是学习的一种原动力。愉快是一种积极的情绪,它能促进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认识过程的运转,可以使人们提高行动的效率,起到推动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创设合作的情境与机会,营造出探究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体会与他人合作的乐趣与价值。在合作交流的学习中,学生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对别人的意见发表自己的看法或修正意见,这正是学习者之间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最好机会。
  
  传统教学中教师只凭一张嘴、一支笔、一幅挂图,手段单调、呆板,学生很容易感到枯燥和乏味。若在教学中把一些难以理解的概念,通过多媒体化虚为实、化静为动,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就可以帮助学生利用直观的图像演示,深化地理概念,并形成空间观念。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可以突破教学重难点,优化教学效果,训练读图能力;揭示地理事物的本质,培养学生智能促进信息反馈,减轻学生负担。例如:在讲《地球的自转与公转》、《河流地貌的发育》时可以自制课件,利用多媒体进行动态模拟,使静止图成为动态图,从中观察到整个变化过程,学生边观察、边操作、边思考讨论,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也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传授起来也会得心应手。
  
  设计问题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树立小组合作学习理念,引入团队竞争机制。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后解决不了的疑点问题。讲核心问题,总结思路方法,精讲精练。给学生以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主动激活的状态,主动积极地动手、动脑、动口,从而使学习成为自主的活动。开展“研究型”教学是把课堂还于学生的重要手段。研究性教学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对全过程的主动学习,变被动、机械地接受知识为积极、灵活地认识和应用知识信息,整节课的内容可以转化成若干个小问题,让学生通过看书、思考解答。教师则在退居次席的同时,又充分发挥出“主导”的作用,推动学生的主体活动正常有序、高效地进行。主动学习有激情,教学效果自然会较好。
  
  三、优化评价方式
  
  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不仅要看课堂内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要关注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思考时是否积极,小组讨论时是否投入,能否倾听别人的意见,有没有创新精神等。学生在评价中才能不断进步,才能保护学生学习的热情,真正使评价成为学生发展的“推动器”。比如:教师在一堂课结束前,可以向学生提出如下几个问题:第一,你认为今天课堂上有什么收获?你在课堂上哪些方面有了提高?第二,你对自己在课堂上的哪一环节感到最满意,哪一环节感到最不满意?为什么?这样的课堂提问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分析自己的优缺点及原因,回顾一节课的学习过程,客观地评价这一节课的得失,使学生正确地看待学习。
  
  四、课后及时总结
  
  在授课过程中学生会遇到一些问题,教师也会有一些问题不一定能够圆满地解决,因此在课后要及时地回顾总结,不断地调整、改进,及时反馈,以期达到下一节课时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这一环节对于教学尤其重要,在课后对自己多提一些问题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比如:你的教学目标在本次课中是否已经达到了?你预先的教学设计与实际的教学进程之间有何区别?你在课上又是如何处理这些区别的?这次课你感到比较得当的地方有哪些?存在的问题又有哪些?在下次课中你打算如何克服在这次课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等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地理课程标准》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222732.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地理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