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桌面快捷方式 - - 设为首页 - 手机版
凹丫丫旗下网站:四字成语大全 - 故事大全 - 范文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 范文大全 >> 教学论文 >> 政治论文 >> 正文

浅谈德育教育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渗透与应用


浅谈德育教育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渗透与应用
  
  辽宁省大洼县第三高级中学 马 会
  
  【摘 要】通过研读相关资料,并通过反思与教学实际相结合,在课堂的教学当中逐渐融入德育教育目标。针对学生思想上的误区,要及时的发现解决,在短期之内消化问题。
  
  【关键词】德育教育;渗透与应用
  
  一、问题的提出
  
  1.学校德育课堂教学的困惑
  
  中学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常识和社会主义政治、思想、道德教育的课程”,“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和重要途径”。在我国学校是德育教育的主要场所,课堂是主渠道,无论是思品课,还是思政课,都是把德育作为一种课程形式来进行。传统的教学模式基本上习惯于老师讲,学生被动地听,导致人们一提起德育,就总给人一副扳起面孔说教的姿态,因而学生们对说教式的德育教育就会产生反感情绪。在这种状态下,“全面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教学目的就难以实现。
  
  2.我国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趋势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就明确提出:“改变课程实施过程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其中教育改革的两个重要反面就是:
  
  (一)课程改革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方向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是注重学生个性的养成、潜能的开发、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的课程。现代教学改革的方向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而教师则充当着一位引导者,给予学生更多的思维空间,教会他们研究问题的方法和一般程序,即类似探索研究性学习。
  
  (二)加强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倾向
  
  道德情操的养成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养成道德在历史上一度是教育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至今也仍然是学?校教育肩负的重任。特别是当今全球化、网络化发展迅速的情况下,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和难度都加大加重了。我国社会的进一步改革开放和经济市场化的过程,给学校德育带来了新的特殊的难题。在此情形下,道德教育如何才能在学校课程中更好的体现并融为一体,产生有效的德育效应和氛围,是教育研究和实践面临?迫切任务。学校、社会和家庭之间?在道德教育上相互脱节,进而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三本“教科书”的局面。这种情形不是靠行政命令或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必须在发现和尊重德育的规律方面做巨大的努力。那么,怎样教学才能达到既使学校德育课堂教学取得实效,又能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我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发现探索研究性学习可为德育课堂教学开辟一片新天地。
  
  二、探究研究性学习的内涵及可行性
  
  所谓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立研究课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如果说人的学习过程分为三个层次,即接受知识、体验知识和探究知识。研究性学习无疑就是让学生去探究、去实现最高层次的学习。因此,教育者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设置一些富有辩证性的德育问题,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去分析德育材料,探究德育问题。这样,在探究过程中,既使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升华,又培养了学生自主查找学习能力。
  
  三、高中政治课堂中德育教育探索研究性学习的方式
  
  1.尝试让德育主体上课
  
  让学生成为德育主体,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和明辩是非能力,力求学生在接受教育的同时懂得进行自我教育,培养学生道德教育的自我享用功能,并尊重德育主体的“个性”,因人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德育最高境界。在德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关键。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是教师。”在德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教育的关键是要让学生成为德育主体。采用学生自己身边发生的个案,将他们作为主体,让他们自己去讨论、总结、学习,使学生能多方位、多角度思考,能够明辨是非,作出道德判断,去发展他们的理性思维,从中受到德育教育。因此我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先让学生个体(或群体)按一定的要求自由选择课题,充分预习,并要求自己设计板书,设置问题情境,自己选用典型生动的例子、材料阐述和论证德育观点,自己得出结论。在这样充满挑战任务的驱使下,学生不再有教师“周到细致”的服务作依靠,失去了拖自己走的纤绳,他们只能横下心来依靠自己。他们不得不在阅读中积极思考、发现问题,多方搜集材料,并认真梳理,仔细提炼,独立探索前进,自我尝试上台。
  
  2.进行探究式问题教学与探究式辩论赛活动相结合
  
  德育的根本任务是在于品德的形成。而个体德性的形成仅仅通过认知层面即关于道德的知识的掌握,是不可能实现的。只有个体自己探究出来的道理,才易于被接受,才易于纳入学生的主观世界,为学生内化。可是,由于多方面的因素,德育课堂教学常让学生感到带有说教的滋味,以致有抵触心理。在这样心理基础上个体要形成德性谈何容易。因此,为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情境,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一个有效的途径--营造浓郁的问题情境,建构"问题场",诱发出学生自己的问题,引导学生交流解答或讨论解答问题。
  
  四、结语
  
  探究性学习是学习者对科学研究的思路和研究方法的亲身体验,它着眼于学生的自主体验,而这正符合德育的特点。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充分的课前准备,是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的基础;创设民主、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提供交互式的学习平台。总之,探究性学习在高中德育课堂教学中的渗透和应用,既优化了德育的形式,拓展了德育的领域。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oyaya.net/fanwen/view/222738.html

★温馨提示:你可以返回到 政治论文 也可以利用本站页顶的站内搜索功能查找你想要的文章。